APP下载

边远艰苦地区农副业生产发展对策探究

2020-07-22靳英杰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

靳英杰

摘 要 边远艰苦地区发展农副业可以缓解物资供应压力,补助伙食供给。但此类地区环境条件恶劣,对农副业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发展存在困难。基于此,阐述边远艰苦地区农副业发展的意义,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生产技术角度提出统筹安排生产、掌握生产技术、促进持续发展、发展设施农业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 边远艰苦地区;农副业;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4.067

农副业生产是指从事的农、林、牧、副、渔业及其产品加工的生产活动。在高原、海岛等边远艰苦地区,新鲜蔬菜的供应十分困难,发展农副业是辅助供给,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可在此类地区适当开展蔬菜种植、养殖和副食品加工产业。目前,边远艰苦地区发展农副业生产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探究如何发展农副业。

1 边远艰苦地区农副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国家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的提高,城镇区域可通过采购的方式购买蔬菜等农副产品,采购方便,供应充足,对农副业生产的依赖性较低。对于边远艰苦地区而言,农副业的稳定发展在补助伙食供给、保证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的伙食压力,适当提供安全绿色无污染的新鲜蔬菜。

2 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农副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海岛、高原等边远艰苦地区具有自然条件差、任务艰巨、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等特点,如果单纯依靠外来补给,很难满足发展需要。海岛远离大陆,主副食的运送主要依靠船只,日常生活和工作用水只能来自于降雨和地表渗水,如西藏地区,由于环境复杂,地形地貌给交通建设带来了极大难度,而交通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内地向西藏的物资供应。在边远艰苦地区发展农副业不仅可以解决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新鲜无污染的蔬菜。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农副业生产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有些人认为农副业没有经济效益,投入多,回报小,并且费时费力。出现这种问题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对科技兴农认识不足、对生产效益关注不够、对环境条件判断不清,造成生产投资入不敷出。农副业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而边远艰苦地区气候条件特殊,需要重新摸索新的技术,严重影响农副业生产的效益和开展效果。因此,提出边远艰苦地区发展农副业可参考的技术方法十分重要。

3 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农副业发展的建议

边远艰苦地区的农副业生产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缺乏、环境恶劣,导致农副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人员素质,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高农副业生产效率,减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在发展农副业的过程中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坚持科技兴农的思想。

3.1 统筹安排生产

对农副业生产用地、作物茬口、人员分配等进行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生产用地的规划包括用地面积、地块位置等,保障生产用地是发展农副业的基础。不同类型的蔬菜对田块面积、光温条件等的要求不同,地块选择不当必将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设施便利、环境适宜的地块为生产用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农副业生产效益。2)作物茬口的安排包括品种选择、茬口搭配等。农业生产有很明显的地域特点,尤其强调因地制宜。一般来说,作物生长受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受经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发展农副业要考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并进行合理搭配,起到生长互补、满足需求、美化环境的作用。冬季是蔬菜生产的淡季,为调剂伙食,补给供应,选择品种时可根据冬储冬藏计划,种植大家喜爱、容易储存、便于腌制的蔬菜,为搞好冬季伙食打下基础。3)人员分配包括生产用兵、劳动分配等。边远艰苦地区人员少,为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农副业生产可交由经验丰富、稳定的人员管理。进行农事活动要提前规划、掌握要点、备好器材,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劳动,保证强度相当。

3.2 掌握生产技术

1)加强基础农业知识学习。如杂交种只能播种一年、黄瓜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玉米单排种植会因为授粉量不足影响产量等基本农业常识的缺乏会直接造成产量低、品质差,应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合理进行农事操作、病虫草害防治,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以提高生产效率。2)及时更新农业生产技术。部分地区农副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过分依赖传统种植方法,不能尽快利用起现代农业科技。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地膜覆盖、化学调控、无土栽培、微喷灌溉等技术,投入较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应大力推广应用。

3.3 促进持续发展

对于很多单位和个人来说,农副业生产投入资源有限。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就要延长农副业生产寿命,增强农副业生产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物型农药等手段不断改良土壤结构,构建生态农业系统。农副业生产用地土壤结构差、营养物质少,再加上不正确的化肥农药施用,造成土质逐年下降,是影響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农副业生产中推荐使用环境友好型的肥料、农药,以保证生产用地的质量。同时,应引入先进的农业环保技术等,以优化农业土壤结构、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作物品质及产量、改善农业发展环保效果[1]。此外,应依照当地环境特点,结合多种农业类型,有效利用废物废渣,形成独特的农业循环体系。

3.4 发展农业设施

边远艰苦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生产设施依赖性大,必须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农副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设施农业是指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例如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具有采光时间长、抗风防雨、生产高效、节约用地、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各种类型大棚的建造方法、成本、自动化程度不同,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农副业生产是副业,但其本身特性决定了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因此发展先进设备,减少农业用工,提高生产效率是农副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语

综上,新形势下在边远艰苦地区发展农副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拓宽农副业发展思路,创新生产方式是提高农副业生产效益,补助供给的有效途径。科技兴农是基层农副业发展的要求和基础,同时更需要优秀的人才积极投入,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贺天新.浅谈生态农业发展中农业环保技术的运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3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
刍议现代木质门窗生产技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我国色织产业现状与产品开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