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

2020-07-22曹悬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曹悬

摘 要:书法艺术是我国一种形式多样且底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形式,文章研究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及设计方法,通过对书法艺术进行简要的概述,分析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特征,进而对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的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探究。同时,分析通过分解法、镂空法和拼接法将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进行形式功能化和视觉艺术化的创新性运用,得出书法艺术不仅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容,也推进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书法艺术;景观设计;园林景观

景观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正朝着个性化、趣味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设计形式的创新上,都突破了旧有的设计概念,呈现出了丰富的创新内容。另外,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地加深,曾经被遗弃或是没落的优秀文化内容正在以各种符号和形式创新性地出现在园林景观之中。书法艺术也再现生机,成为了我国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的重要艺术符号。

书法艺术自秦代以来就已经进入了园林景观之中,古典园林景观的营造追求诗情画意,中国画以及运用中国画画理所营造出的景观画面抒发着“画意”,而书法艺术承载着“诗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书法艺术在我国古典园林景观中是必不可少的。书法与古典园林在长达几千年的结合中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经典和著作,许多与书法艺术相关的造景手法沿用至今,但一味地模仿和借用缺乏趣味与新意,不利于书法的创新性传承和现代景观的发展。通过运用各种创新性方法对书法艺术进行设计,书法艺术将在与景观的结合中新生。

一、书法艺术的概述

书法即是写字的方法,伴随着汉字而产生,一方面作为文字书写形式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汉字的象形特征,书法超越了表意功能,具有了多重审美意义,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书法艺术的溯源

书法艺术的形成离不开汉字,其与汉字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书法艺术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殷商的甲骨文时期,魏晋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魏晋时期长期战乱,玄学兴起,清淡虚无之风盛行,文人和士大夫悲观厌世心态滋长,情感寄托于纸上,造就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伟大的书法家。由于统治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推崇,唐代书法艺术欣欣向荣,楷书走向鼎盛,名家辈出,先后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书法大家,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直至明清,书法艺术风格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对后世影响颇深。

(二)书法艺术的美学意义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具有内在美、外在美和意境美,独具特色。书法作为汉字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历史的长河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各代诗人和文学家等以书法的形式创作了无数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作者丰富的创作内容、对书法的审美情趣和个人修养,体现了书法的内在美。书法的外在美展现在通篇的布局上,或豪迈奔放,或灵活俊秀,或婉约流利,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的长短、粗细、虚实、浓淡、刚柔、润涩彰显了书法的独特魅力,书法艺术黑白相衬,亦产生了阴与阳、黑与白和虚与实的外在美。中国美学审美标准的核心是意境美,抽象的艺术形象产生意境,书法艺术以其抽象的艺术形象,给观者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情趣感受,并通过点与线的动态变化让观者与书者心灵相通,产生了一种无限的审美境界。

二、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的特征

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被频繁地运用,创造出了多元的设计特性和多样的形式。基于对书法艺术历史和美学特征的了解,从形式功能化和视觉艺术化两个方面分析书法在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景观设计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一)形式功能化

形式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和构造,是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设计者可以从功能的角度罗列出设计创新的方向,从而摆脱传统形象的思维定式。满足实际需要的使用功能和满足心理需要的情感功能是设计者从功能角度进行设计思考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书法艺术而言,设计者可以通过将其形式进行功能转化,做出符合現实需求的实用设计。另外,书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审美境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的精神慰藉和归宿。如图1的草书艺术景观桌设计就是以功能为目的对草书艺术形式进行转化的。该设计将草书的二维平面重构为三维的结构,作为桌子的支架,诠释了书法的节奏、韵律和空间之美,且在不同的角度会呈现给观者不同的形式景象,具有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完美地将形式与功能融于一体。

(二)视觉艺术化

视觉感受是指感受者运用视觉器官去观察事物之后产生的感觉,并根据感受者不同的审美取向和生活理念产生出不同的感受。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书法视觉艺术化再创新的手段主要有解构、裹刻、拼接等,这些手段可使书法艺术的呈现具有趣味性和独特感,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图2的景观雕塑作品《[重庆]碑林柒系-c》,在每块石灰岩的四周三面以书法形式用一个字进行裹刻,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每个字不同的部分,只有从近处仔细观看才能认清该字的含义。这种创新手段将原本抽象的书法艺术特征推向极致,且在视觉层面对文字的表意进行了模糊,使之和谐地融于自然之间,把书法艺术的表达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三、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的方法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多样化发展和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书法艺术在我国的景观环境中格外受到关注,设计工作者开始从各种角度对书法艺术进行创新性表达。创新过后的书法艺术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原理对其进行再创造,使其富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了一些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设计方法和技巧。

(一)分解法设计

分解即整体分成部分,在汉字中,一个字由各个笔画构成部首或者偏旁,再由部首和偏旁部分构成整体,笔画、部首和偏旁是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进行改造的新元素。在一些实际的汉字分解创新案例中,可大致分为以笔画、部首和偏旁为元素的装饰设计和以笔画为元素的功能设计。

1.笔画、部首和偏旁为元素的装饰设计

漢字分解的笔画、部首和偏旁以其简洁和抽象的形式特征给观者新异的心理体验和视觉感受。以笔画、部首和偏旁为景观设计元素,将其进行灵活、巧妙的组合设计,使得景观空间充满艺术气息。如图3的书法艺术景观装置,设计师将笔画、部首和偏旁进行高低、疏密、虚实的悬挂摆布,以大理石为背景,构成了一幅形式和材料创新的书法艺术作品。这样的造景方式,不仅把握住了书法艺术的精髓,让整个空间充满了艺术内蕴,还散发出了强烈的现代气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类的审美需求。

2.笔画为元素的功能设计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态美、结构美和内涵美,在汉字长期的形成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不断融入其中,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形态各异,样式丰富,同样具有形态美的艺术特征。将汉字分解为笔画,将笔画造型作为功能性的景观元素,创新性地传承了书法艺术。如图4的书法艺术景观导视系统,对汉字笔画进行三维立体化,底部承重,光滑的凹面雕刻导视信息。这种导视处理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导视造型,在传递了基本的导视信息的基础上,造型很好地融入了新中式景观环境之中,增强了现代设计新意,加强了传统文化的氛围。

(二)镂空法设计

雕刻是指在金属、木材、石头等材质上刻出文字、图案和纹饰等。《易·系辞下》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法伴随着文字而产生,而文字早期是以雕刻形式呈现的。在中国古代,书法的雕刻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和园林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雕刻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有旋、刻、插、划、转、画、削、抠、镂空等。镂空即是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文字、人物、动物或者花纹等。在景观雕塑中,对书法进行镂空的处理,是对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创新。

1.正形镂空设计

书法艺术有正形和负形之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书法的正形指的是书法的形体部分,以不同材质为载体对其进行镂空处理,是近年来景观设计的创新处理手法。如图5的行书景观雕塑的书法呈现形式,在雕塑的结构上,对汉字书法正形进行镂空的处理,观者透过文字可以看到粼粼波光,且诗句沿着雕塑的造型排列,诗意与雕塑的韵律合二为一,意境非凡,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书法艺术形式的创新表达。

2.负形镂空设计

书法艺术的负形是书法形体以外的部分,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被称为“留白”,这种艺术呈现是作者结合有意识的艺术活动,让作品达到灵动、虚幻的艺术效果。“留白”也是书者留给观者灵活想象的空间,这种空间可以引发不同观者的不同理解和情感,观者赏析的过程亦是书法艺术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书法艺术的“留白”运用领域诸多,但书法艺术在景观雕塑中的镂空“留白”实属近年来的创新运用。金文景观雕塑见图6,设计师用负形镂空的方法进行雕刻,不仅“编织”出了形状丰富的图案,还“编写”出了篆书字体,图案的边缘线以及书法艺术共同构成了一件独特的裙子。雕塑的舞者翩翩起舞,姿态优美,裙子的造型伴着舞姿曳曳飘动,篆书也融于雕塑的整体造型中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这就是书法艺术创新手法所展现出来的魅力。

(三)拼接法设计

拼接本意是把两个或多个物体通过某种手段连接在一起。设计者基于汉字的象形和表意特征,把汉字作为元素有机连接从而构成一定的形态,将使得本来形态优美的汉字更具艺术特征。

汉字书法风格多样,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小篆形成于秦代,在秦文的基础上,汲取了其他文字的特点,并加以规范和简化,是当时全国统一的文字形式。小篆体书法字形长方,大小基本一致,笔划粗细一样,瘦劲挺拔,温润圆畅,写来匀、圆、齐、整,堪称“玉筋篆”。图7的景观雕塑就运用了小篆作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将小篆字体进行拼接构成了舞女裙子的形态,整个雕塑形态优美,夸张,通透,且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气质。

四、结语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全面发展,形态优美且底蕴深厚的书法艺术不断地被设计者探索和创新利用。通过分解法、镂空法和拼接法将书法艺术进行形式功能化和视觉艺术化的创新设计,在设计者的创新运用下,书法艺术的价值再次得到了提升。文化自信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作为设计者,我们要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提升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邱明锋,郭强,林静.张大千书法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2017(6).

[2]陈东煜.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及代表人物[J].中外文化交流,1997(6).

[3]华玉宝.中国书法艺术之美[J].青年文学家,2012(5).

[4]王梅林.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1(14).

[5]陈豫.汉字的美学特征与图形化设计[J].东方藏品,2018(8).

[6]张恨无.刀笔镌书史:论书法与雕刻之关系[J].中国书法,2009(3).

[7]王凯.汉字书法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

[8]黄卫星,张玉能.书法艺术的美学思考(一):论书法艺术的美[J].美与时代,2015(11).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