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与建构
2020-07-22刘勇
刘勇
摘 要:中国公共艺术(从1949年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集合,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以各类形式广泛存在于社会环境中。公共艺术会间接改变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梳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研究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结合实例分析,促进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创作;公共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速度是世界之奇迹。公共艺术作为舶来物,在中国急速的城镇化扩张中却常如影随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两者以发展速度来论不可同日而语。2019年落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质与量来说,均大幅度超越了当前公共艺术的“标准”,对公共艺术起到一定的模范和推动作用。在中国如此体量庞大的公共艺术作品基础之上,浅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公共艺术进行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的可行性分析,能够推动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公共艺术产生与发展(1949年—1978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在弥久的战争之后,社会各项事务与建设百端待举,实乃“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在这一背景下,一切在党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公共艺术也在国家专项文艺资金的资助下,以一系列纪念性题材为主的公共艺术作品,拉开了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序幕。自此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作品特点多为历史的再现与歌颂、国家文化与精神的构建、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修复战争创伤等。
这期间的代表作品包括以下三件: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国旗代表着国家与民族,当时的国旗广泛征稿,极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爱国主义情感。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结合各方意见创作而成。第三,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创作,这可以算作是中华民族史上最为沉重的美术作品,无以言表,向人民英雄致敬。这三件开国初期的公共艺术作品,汇集全中国各行各界人民的力量,确切弘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意志、民族精神、文化内涵。
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内各行各业得到苏联的援助,艺术界也不例外。当时国家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双管齐下的方法,培养社会主义所需的“红色艺术”,对内引进苏联艺术家进行教学训练,对外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学习苏联的艺术模式与方法,相较而言放弃了先前所谓的“法国模式”(由20世纪初期留法艺术家带回),选择了国家意识形态更相近的苏联模式。
二、中國公共艺术探索与转型(1978年—2000年)
中国公共艺术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权威性和人民属性为目的之后,在公共空间的雕塑、壁画的创作方式上开始发生转变。伴随着改革开放,政府部门及艺术界、民间很多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机构开始出现,公共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得到空前的关注。同时“85新潮”的推动,使公共艺术的创作得以拓展,相关学术、创作问题也日益激烈,公共艺术正式进入探索期。但在这个时期中不乏有被公众称之为“城市垃圾”的作品出现,所以在这一时期中也伴随着公共艺术的转型。笔者将这一时期定义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意识形成(探索期1978年—1989年)。 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带来了精神文明的空缺,大众对生活之美的憧憬愈加强烈,是激发公共艺术发展的内因。1979年落成的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在此背景下完成的,其中《泼水节——生命的赞歌》《长城》等影响广泛。这一批标志性的城市雕塑与空间壁画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新开始,是中国公共艺术里程碑式的发展,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固有模式的新道路,标志着新型公共艺术形式的意识构建。
第二阶段:形式蜕变(转型期1990—1999年)。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引起公共艺术的转型与蜕变,国内社会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也进入新阶段,中国公共艺术在作品形式、学术理论、实用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得到极大补充与拓展。这一时期的作品打破了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固定关系,主张公众参与创作、公众决定作品、映射公众面貌的创作新方法,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新方向,初步从装饰性服务中抽离出来,向公众化、当代化、公共化转型。
三、中国公共艺术现状分析(2000年至今)
时至今日,中国公共艺术虽历经长达70余年的发展,且有繁盛之态势,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下文就此讨论,中国公共艺术在繁盛的背后存在着哪些问题滞缓了中国艺术的发展,造成了中国公共艺术内外失衡的矛盾以及所造成现状的具体表现。
(一)中国公共艺术的外在矛盾
第一,话语权缺失。造成话语权的缺失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公共艺术建设法规的滞后。绝大部分建设法规出台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且只针对城市层面的相关建设,在下级层面上并无具体指导意见。而且相关法规还只停留在“城市雕塑”建设这一概念上,与公共艺术发展规模相匹配的文件一直没有出台,处于滞后状态。现在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早已超出了“城市雕塑”这一概念,更不必说需要涵盖中国公共艺术的实时变化与发展需要。其次,公共性的根本丢失,公众意见的无用化。在公共艺术作品建设与选择上,通常是将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摆在首位,而不重视视觉美感及艺术观念。公众现在往往是被动审美,无法参与公共艺术的建设,被强制性置入公共艺术环境中。
第二,尴尬的处境。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城市的公共设施不但与艺术无太大关联,而且大部分毫无美感且处境堪忧。公共艺术缺乏规划,公共艺术建设与管理维护脱节,导致大部分作品一旦落成后续基本无人维护。同时还有公共空间凌乱的问题,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丢失,公共艺术反而成为空间中的累赘物。
(二)中国公共艺术的内在矛盾
第一,共性与个性的挣扎。中国公共艺术的最理想之状态就是要涵盖大部分人的意志,这样才有公共性的意义。但中国当下的公共艺术仍旧欠发达,原因在于公共生活的起步晚,在公共领域的发展时间也很短,使得公众对于公共意识与公共观念甚是匮乏。因此,公共艺术在公共语境中的个性表达与共性无法找到平衡点,始终无法在不同文化层次间确保有同理心,表现为局限性的公共性,表现在一定人群之中的公共性,实则是共性的缺失和个性的放大。
第二,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貌合神离。在创作公共艺术时,要看创作客体的首要属性是艺术性还是功能性。当下业界的选择常常为“适可而止”,即两者皆有“中庸”观念。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出发点与目的皆不同,前者注重美感,后者注重实用。出发点与目的性的差异决定了两者在同一物体上的矛盾,矛盾如何找到平衡点使之契合,是中国公共艺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三)内外矛盾的具体表现
内外矛盾的失衡造成了中国公共艺术出现了种种无关乎艺术的庸俗现象,对于公共艺术文化水平的提升毫无贡献,甚至成为“视觉垃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现象:
一是简单复制的现象。在文化艺术领域存在着简单复制、简单克隆的现象,这其中究竟是对艺术的漠视还是创造力的低下还需要深入探讨。如果公共艺术摆脱不了简单复制,就更不必说传达城市的精神力及形而上的价值观。
二是内容空虚的现象。在许多城市经常可见机械复制与模仿而成的公共雕塑,是为庆祝节日或活动匆匆赶制。没有内容的支撑只有空空的躯壳,这是一种艺术缺位的现象,原因是城市缺少对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缺乏评价标准、质量标准,也缺乏优秀的艺术家創作。
三是水准低劣的现象。我国现存部分公共艺术作品在制作水平、艺术水准上非常低廉和劣质,比如矫揉造作的抽象画;构思简陋、形式粗糙、内容空洞的雕塑;造型失准、比例失调、面目狰狞的写实人物等。
四是“快生命短”的现象。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设速度十分迅速,部分作品从项目提出到项目落地缺少了许多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注重速度而忽略质量,许多作品匆匆建成而后迅速破败,造成了“快生命短”的惨淡局面。
四、结语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至今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而公共性才是其创作的前提条件。对于中国公共艺术的分析与解读要先从公共性开始,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急需获得扩展与补充,需要解决与平衡内外矛盾,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简言之,所有公共艺术的体制合法性,就它跟社会的外在关系而言,皆需经由“公共”的诞生和发生,方得以立足。
综上所述,中国公共艺术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公共精神的塑造和培养;第二个是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研究;第三个是公共艺术创作与实施的基本策略。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公共艺术才会在我国的城市空间品质升级中起到重要作用。唯有如此,才无愧于几代人对公共艺术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武定宇.融合与演变: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J].装饰,2015(11).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