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的科学保护与活态发展规划

2020-07-22石成远周作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活态畲族村落

石成远 周作梅

摘 要:传统村落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传统村落消亡速度。文章通过分析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角冲村现状,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指导传统村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的自我规范意识,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发展。

关鍵词:传统村落;科学保护;活态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载体,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村落变成了“空心村”,这使得具有悠久历史的破损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最后无法修复。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村民想改善居住环境,他们随意翻新、重建与新建,改变了传统村落的传统风貌,加速了传统村落的损毁与消亡[1]。因此,要抓紧摸清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及传承的认识,科学规划指导传统村落的基础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通过科学保护促进活态发展,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相融合,促进传统村落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

一、村落文化特征分析

角冲村坐落于高山的半山腰上,村庄内建筑布局按山体的自然肌理分布,相对集中,后靠大山,前有农田,潺潺溪水从村寨脚下穿过。周围植被保护较好,山上森林茂盛,郁郁葱葱。现存建筑多为村庄自然演化过程中有机生长而成的建筑布局,建筑因地制宜,顺应地形依山而建,顺山势而行,依山傍水,注重与山体的灵巧结合。民居群体布局灵活多变,多沿等高线布局,形成高低错落、内聚有力的传统聚落空间特点。

角冲是典型的畲族古村落,传统木建筑在整个村落占95%以上,大部分传统建筑保存完整,角冲村传统木建筑民居古老多样,集中连片,多建于明清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保存良好。角冲传统民居建筑除屋顶为小青瓦外全为杉木建造,层数多为一到二层,一般一层以居住为主,二层为储物为主。有的除正房外,还搭建了一两个“偏厦”作为厨房。木质传统建筑体现了当地畲族特有的居住风格和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村内古树参天,村边绿树成荫。古树种类繁多,有樟树、皂角树、枫树、柏树、松树等,古树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具体年代不详。古树较为分散,分布在村庄的各处。村内古井保存完好,其中的大水井是在1510年时建造的,在2005年2月12日重新修整,古井的水清澈见底,水质较好,水量充足,可直接饮用。村落承载许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存完整。主要有粑糟舞、板凳舞等民俗传统舞蹈,地方特色传统节日有三月三乌饭节、四月八牛王节、开秧门节、吃新节及过小年等,主要祭祀崇礼活动有打保寨,有较为有价值的畲族大歌与畲族大戏。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传统村落在保护发展规划中应遵循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在对传统村落科学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开发,将其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转换成经济价值。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明确角冲村的建筑、生态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价值,科学编制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科学指导村落基础设施的建设,禁止无序建设。以人为本、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是独立的经济开发,因此各级政府应对其进行统筹规划,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部署,以保护为前提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村落保护。

角冲是一个传统的畲族自然村寨,较好地保留着村落自然山水格局,传统建筑特色突出,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性传统村落[2]。在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应深入调研,明确其保护对象的保护价值,形成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机制。科学规划指导角冲村的供水基础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培育起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传统村落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实现传统村落的科学保护与活态发展。

三、角冲传统村落科学保护与活态发展规划

(一)传统村落科学保护规划

角冲村保存着丰富的建于明清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木建筑群,村内有千年的古井、参天的古树。为了保护角冲传统村落,通过走访与实地调研,明确村落遗产的保护价值,摸清遗产的分布情况与现状,采用“整体保护、分区对待”的原则,将角冲村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传统建筑和自然风貌较为集中完整的区域)、建设控制区(与核心区相邻的村落未来发展的区域)与环境协调区(该区内仅允许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少量的公共配套设施)。保护区划如图1所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积极支持引导,严格保护角冲畲族民间舞蹈,规划传习场所,保护好历史的传承。组织当地居民制作畲族服饰、畲族刺绣等相关手工艺品,增加旅游收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采取政府出资与民间捐助等形式,从经济上帮助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获得长效保护。将畲族刺绣、竹编工艺等传统手工技艺编入角冲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成立非遗博物馆、村专业合作社,积极对外推广,以此提高村民收入[3]。在不影响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下,相关政府及部门应支持当地特色文化的民俗节庆的开展,组织年轻人参与节庆活动,注重培养年轻人对当地的节庆活动热情,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二)传统村落活态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通过维护更新,展示历史保护区固有价值,使之适应现代生活与经济服务的需要。角冲村发展规划应在保护传统建筑、生态文明等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发展,逐步实现角冲村的可持续的保护与活态传承。结合角冲区域现状,其发展规划布局为一轴(即东西向为主的通组道路所形成的村庄发展轴)、两心(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村庄服务中心和以核心保护范围为主的文化传承中心)、三片区(核心保护片区、村庄居住片区、村庄发展片区)。同时在适当的区域,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博物馆以及停车场等。结合村落的自然地形条件、生态资源、自然气候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重点发展特色生态种植、特色养殖,开展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参与性项目,如畲族古歌、芦笙舞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文化立村、旅游强村、产业富村”为理念,打造第一、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规划如图2所示。

(三)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完整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遵循保护优先、明确规划性质、制定保护条例、完善保护工作制度,通过多方走访与沟通,制定村规民约,提高村民在村落保护发展中的自我规范意识;设立专门的村落保护机构,明确其工作职责[4]。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使村民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执行者与支持者。

加强人才技术培训与舆论宣传。制定相关政策,调动各专业人才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来。重视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资料整理工作。加强对村民的知识培训,增强村民对当地文化遗产的热爱感与自豪感。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对外宣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

鼓励社会参与,实现众筹发展。为较好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破坏建筑外貌的情况下帮助指导村民对室内进行修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作为支撑。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吸收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使各方人士都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来。

四、结语

传统村落并非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其重要价值在于存续和弘扬优秀文化基因。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目的在于使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民俗文化等传统要素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同时对其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军华.乡村振兴视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J].改革,2018(4):130-139.

[2]代富红,刘娟,杨钧月.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与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9(22):33-35.

[3]石成远,周作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以贵州省岑巩县凯空组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208,184.

[4]陈伟煊,陈继腾,程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小城镇建设,2019(12):24-29.

作者单位:

石成远,凯里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周作梅,凯里学院大数据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活态畲族村落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油画《村落》
畲族三月三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畲族民歌
活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