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疫情防护和防灾避难需求谈健康城市的构建

2020-07-22朱昊然曹灿景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朱昊然 曹灿景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与快速传播,暴露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过于密集、开放公共空间缺乏、建筑密度过大等,不利于公共卫生防护,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健康城市建设与发展需求出发,从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科学控制人口密度、改善提升城乡公共卫生和公共空间环境、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城市空间体系和卫生隔离绿带等方面,探讨满足疫情防护和防灾避难需求的“健康城市”建设有关策略,希望对今后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能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健康城市;疫情防护;防灾避难;公共空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如其来,此次疫情之所以扩散范围广、治理难度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武汉等大城市由于中心城区资源过于集中,城市人口密度过大,流动人口多且流动性非常强,当传染病发生时,更容易在人群之间传染。城市规模过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居民生活区过于集中,卫生防护系统规划建设滞后,疫情突发时,缺乏有效的缓冲公共空间和公共卫生防护体系等,这些问题值得反思。这次疫情让城市公共卫生和灾难防护方面的不足暴露了出来,这就要求城市建设必须要升级换代,也凸显了构建健康城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健康城市的由来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在城市建设的问题中关注到公共卫生与空间环境的关系问题,但并没有进一步重视研究。直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大工业化与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问题日趋严重,相关学者才由此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健康多伦多2000”会议上首次正式对“健康城市”做了全面的阐述,并把建设健康城市作为全球性计划进行推广。由此,健康城市的系统性规划与实践才在欧洲及北美洲等地区建立发展起来[1]。

二、健康城市的内涵

健康城市是保持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相协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健康发展理念,强调人的发展、城乡互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一种可持续关系[2],它的本质是为人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健康城市的构建需要合理地规划与布局城市公共休憩场所、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公共休憩场所、公共卫生健康防护体系等,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和防护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经过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城市卫生防护和防灾避难体系建设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域划分不均衡,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布局难以满足需求。在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由于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过于集中,城市公共绿地空间不足、分布不均衡,城市中心区公共服务空间和卫生防护绿地不足[3]。

二是城市规划建设中防灾避难体系规划重视不够,防灾体系建设和治理方面经验不足。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防灾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建设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条文规范建设滞后,导致城市防灾避难应急体系建设不足,难以应对大规模的公共安全和卫生事件。

三是城市疫情防控和防灾避难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现象普遍。健康城市体系的防灾避难用地面积应与人口密度和服务人口数量成正比,而我国多数城市防灾绿地总量不足或分布不均,人均绿地面积处于较低水平,服务效果较差。

四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不高,城市绿地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建设及功能有待完善。国内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只重视建筑、基础设施等硬质环境建设,而忽视了绿地、水体等柔性环境建设[4]。设计只注重形式上的美观,追求短期内的速成设计,却对绿地的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建设及服务功能缺乏系统考虑,为城市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的防护埋下了隐患。

四、疫情和防灾避难需求下的健康城市体系构建

针对我国当下的情况,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城市体系,做好卫生防控规划,是每个相关专业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和防疫、防灾避难等实际需求出发,今后的健康城市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度控制城市规模

此次疫情暴发的速度快,范围广,且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病例较多。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过大、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空间不协调是疫情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病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更多,就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因此,为防止传染病大规模传染扩散,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做好传染病防治体系规划。

(二)合理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

良好的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是建立健康城市的必要条件,一些大型城市之所以会成为传染病暴发的高发地,是因为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导致人口聚集程度过高,大大增加了人传人的机会。

从城市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应适当分散,例如组团式布局,它根据自然条件将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分隔,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区布置。每个功能区块都布置有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成为一个组团,各组团之间有便捷的交通相互联系。这样的分配布局既可以使城市人口和功能分散,减少人口流动交叉,有突发疫情时也可以大大减少交叉传染,又可以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运转的效率[5]。

(三)科学控制城市人口密度

科學控制好城市人口密度,减少人口交叉性流动,是建设健康的城市体系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完善城市居住区等密集区域的分配布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组团城市、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引导人流分散,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四)改善城乡公共卫生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城乡公共卫生环境的好坏与管理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卫生治理不达标,公共环境质量差,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如19世纪暴发的霍乱,就是水污染造成的。因此,城乡建设发展,要重视改善提升城乡公共卫生环境,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合理布置绿地植物,增强对病毒和公共灾害的防护能力。

(五)规划建设传染病防护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加快建设传染病防治公共空间体系,争取建立设施健全等级完善的城市公共卫生防护系统。城市规划阶段,要把主要医院附近的学校、政府单位附属绿地、公园绿地、体育场、酒店等纳入卫生防护和防灾避难备用空间规划设计,使之具有可在第一时间征用并改装为紧急医疗救助场地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灾情出现,就诊患者快速增加的情况下,防疫大堤不会溃决。

此外,为建设传染病防护城市空间体系,还需要建立城市应急避难用地系统。要规划建设应急防灾避难空间用地,如公园、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等大型开放空间,要考虑到疫情防护和防灾避难的需求,场地要具有安全性,并配套建设一些可用于应急救援的基础生活设施,保证征用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功能转换,做到平灾结合。

(六)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设卫生隔离绿带

19世纪的霍乱,波及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研究者发现城市绿地不足是促使病毒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专家针对霍乱研究后,提出的传染病防治措施是擴大城市绿地和建立卫生隔离带,如法国1853年由奥斯曼主持的巴黎重建计划和19世纪末美国纽约开始的以扩大城市绿地、广场、公园、景观大道来防治霍乱的治理规划[6],都有效地防止了霍乱的再传播。

城市绿地不仅能有效隔离化解一些存在于空气中的病毒,起到阻隔传染病菌的作用,还具有相应的防灾避难功能。当灾难发生时,大面积的绿地可以作为灾民的紧急避难地、救灾物资的集散地、临时医院的所在地等等[7],它可以有效应对一些紧急情况。因此,规划好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和功能布局,增加绿地在城市用地中的比例,是提高城市防灾避难能力、建设健康城市的有效措施。

(七)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

健康的城市体系建设需要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病毒滋生,降低传染病发生概率,还有利于居民开展社会活动与保持身体健康。健康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重视人在城市空间中的心理健康,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要考虑人的参与性与心理感受,做人性化的设计,营造有利于健康的人居生活环境。

二是有效利用自然要素(如绿地植物、水、土等),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既能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又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是城市公共空间硬质环境建设与软性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好生态规划设计。同时,利用防灾绿地和防灾植物,设置通向公共安全空间的绿色通道。

四是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空间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活动,规范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提高公共空间环境质量。

五、结语

健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既需要科学规划方法与理论支持,也需要切实落到实地的发展规划,更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为我们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了珍贵且深刻的经验教训,也让我们懂得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为下一步的健康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源动力。希望每一个从业者都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共同建设和守护优美且健康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李丽萍.国外的健康城市规划[J].规划师,2003(Z1):40-43.

[2]陈明星,叶超.健康城市化:新的发展理念及其政策含义[J].人文地理,2011(2):56-61.

[3]顾朝林,袁家冬,杜国庆.全球化与日本城市化的新动向[J].国际城市规划,,2007(1):1-4.

[4]唐进群,刘冬梅,贾建中.城市安全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J].中国园林,2008(9):1-4.

[5]申世广,王浩,费文君.基于避震减灾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09(2):1-4.

[6]李秉毅,张琳.“非典”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启示[J].规划师,2003(S1):64-67.

[7]李洪远,杨洋.城市绿地分布状况与防灾避难功能[J].城市与减灾,2005(2):9-13.

作者简介:

朱昊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曹灿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