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某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综述
2020-07-22张宇张丽梅徐天宝
张宇 张丽梅 徐天宝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才能逐步显现出来。随着我国水力发电众多工程的运行投产,水力发电环境影响后评价逐步成为进行后续规划布局、科学决策和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水力发电容量,分析评价已建电站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减缓或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对于指导西南水电的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该电站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工程开发任务为单一发电,无农田灌溉、防洪、航运等要求。电站装机容量为100MW,总库容50万m3,正常蓄水位821.00m,具有周调节性能,多年平均发电量4亿kW·h。
1 自然环境概况
工程所在区域属高中山区,区内总体地势北西高东南低,区内发育有两级剥夷面和三级阶地。属南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68~1657mm,多年平均气温为14.8℃~18.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86%,主导风向为南西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8m/s。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28910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25m3/s,年均悬移质输沙量782万t,多年平均推移质沙量39.1万t。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约为1200t/km2·a,为轻度侵蚀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区域植被类型以遭受反复破坏后的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次生性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次生性河谷季雨林和人工种植植被为主,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物种组成较为单一。
2 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2.1 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和运行期生产和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应尽可能回用,减少外排,确需外排部分要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电站停机时下泄6m3/s的流量,且配置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监测。
2.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采取复垦和抚育的补偿方式,植树种草,恢复生境和施工区景观。对珍稀保护植物进行迁地保护,禁止库区网箱养鱼。
2.3 移民安置保护措施
设置简易垃圾池,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对安置区饮用水水源点管道末端水质进行检测,保证供水水质。
2.4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施工期定期对施工区人员进行检查化验,定期对安置点和业主营地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检测。运行期委托当地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定期对业主营地生活用水进行检测,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介水传染病和鼠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传染病得到了有效遏制。
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验证分析
3.1 水文情势影响预测验证
通过对电站运行调度过程及坝址下游日内流量变化分析,电站建成后对月均流量基本没有影响。电站枯水期进行日内调峰运行,在机组不发电或停机检修时,在一定时段内可能出现坝下河道减脱水现象。在通过冲砂底孔坝段埋设的生态流量管道下泄6m3/s的生态流量后,可避免河道出现减脱水现象。坝下河段和库区水文情势影响现场调查结果与环境影响报告文件预测结论基本一致。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主要受上游年调节或不完全年调节运行调度影响。
3.2 水温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水温原形观测(库尾、坝前和坝下1km三个断面)和坝前断面垂向水温观测分析结果,电站水库水温分层现象不明显,河道沿程水温变化不大,对下游用水温度影响不大,与环境影响报告文件预测结论一致。
图1 水电站坝前垂向水温分布图
3.3 水质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对电站建设前后三个断面监测成果分析,电站建成后库区各断面的CODMn、BOD5、TP浓度相对电站建前均有所降低,除TP超标外(超标断面为库尾和库中断面,最大超标倍数为3.28倍,超标原因可能是由于上游来水受到污染或是沿岸居民生产生活中排放污染物引起),其余指标均满足水质环境现状目标,与环境影响报告文件预测结论一致。
3.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本次研究调查在原评价区内调查到的鱼类种数比环评阶段调查到的多。可能是随着渔业的发展和电站的建成投产后水文条件的改变,部分适应于静水的鱼类已在成为该水域的优势物种,这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预测评价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到原评价区内分布的维管束植物比环评阶段丰富,动物种类也较环评阶段丰富。总体来讲,电站建成后,虽然区域内的自然植被面积有所减少,但自然植被的多样性及分布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化,工程建设未造成任何植被类型的濒危或消失,未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显著改变,工程建设对植被植物的影响不大。库区形成后,两栖动物的活动空间(水域面积)增大,两栖动物也逐渐丰富;成库后有机碎屑明显增加,鱼类种群数量增加,有利于捕食鱼类的水禽物种数量及种群数量的增加。水库建设完成后,使得库区周围的微环境发生改变,气候朝暖湿的方向发展。暖湿的气候更有利于加速植被的恢复、演替和更新。总体而言,评价区内的陆生动物较环评阶段更为丰富,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结论基本一致。
3.5 移民安置影响预测验证
安置点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后,移民安置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免,与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结论基本一致。
3.6 人群健康影响预测验证
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在采取有效人群健康保护措施后,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介水传染病和鼠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传染病得到了有效遏制。与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结论一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该电站自投产运行至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根据评价区水文情势、水质、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的现状调查成果,结合已实施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成果,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电站建设运行对工程区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影响预测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4.2 建议
持续开展库区及坝下水质跟踪监测工作。加强施工迹地、渣场、料场植被恢复的日常管护和后期抚育工作。协助地方主管部门做好禁止库区网箱养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