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一种用于附着式脚手架防雷的快速拆装接地装置

2020-07-21赵明君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防雷接地专利技术

摘 要 目前建筑行业因多方面原因,对附着式升降架的采用越来越广泛,附着式升降架因方便快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已被建筑行业广泛采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架是高耸的金属构架,又紧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旁,二者都是极易遭受雷击的对象,因此避雷措施十分重要。为满足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要求,展现安全文明施工亮点,体现其方便性、快捷性、实用性、美观性,设计制作附着式升降架防雷接地连接板并申请新型实用专利。

关键词 防雷接地;快捷方便;美观实用;专利技术

1现状

目前建筑行业因多方面原因,对附着式升降架的采用越来越广泛,悬挑式脚手架存在反复搭拆、占用大量周转材料等缺陷,附着式升降架恰恰解决了这一缺陷,附着式升降架是由落地式脚手架发展而来,它具有三个条件:

(1)架体应是刚性较强的整体,因此要求有定型的主框架和相邻两个主框架中间的架体的定型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还必须以主框架作为底座。

(2)架体的荷载应通过主框架均匀合理的传递到建筑物结构上,也就是说架体要在结构上生根。

(3)升降时不坠落,不倾斜。

2附着式升降架的优势

(1)低碳性:节约钢材用量70%;节约施工耗材30%。

(2)经济型:45米以上建筑主体均宜采用,楼层越高经济性越明显,每栋楼可综合节约30%~60%成本。

(3)实用性:可用于各种结构的建筑主体。

(4)安全性:采用全自动同步控制系统,可主动预防不安全状态,并采用多重设置的星轮防坠落装置,防止复位装置失效等故障,能够确保防护架体始终处于安全状态有效防坠防倾。

(5)智能化:采用微电脑荷载技术控制系统,能够显示升降状态,自动采集各提升机位的荷载值当某一机位的荷载超过设计值的15%时,以声光形式自动报警并显示报警机位,当超过荷载值30%时,该机组升降设备将自动停机,直至故障排除,有效避免了超载或失载过大而造成的安全隐患[1]。

(6)机械化:实现低塔高用功能,在建筑主体底部一次性组装完成,附着在建筑物上,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不断提升,整个作业过程不占用其他起重设备,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管理维护更轻松,文明施工效果更突出。

(7)美观度:突破传统脚手架杂乱的外观形象,使施工项目整体形象更加简洁、规整,能够更有效、更直观展现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形象。

3存在的问题

附着式升降架因方便快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已被建筑行业广泛采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架是高耸的金属构架,又紧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旁,二者都是极易遭受雷击的对象,因此避雷措施十分重要。

升降架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防雷保护范围之外,则应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并將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随着建筑物主体的施工,各种防雷接地线和引下线都在同步施工,建筑物的竖向钢筋就是防雷接地的引下线,所以当升降架一次上升工作完成时,在每组架上只要找一至两处,用直径大于16mm的圆钢把架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竖直钢筋焊接起来(焊缝长度应大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使架体良好接地,就能达到防雷的目的。在每次升架前,必须将升降架架体和建筑物主体的连接钢筋断开,置于一边,然后再进行提升。提升到位后,再用连接圆钢筋把架体和主体结构竖向钢筋焊接起来。所有连接均应焊接,焊缝长度应大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这种做法耗时多,反复焊割,动用焊机,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等。

4快拆快装式防雷接地连接板做法

(1)初步构想:为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展现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亮点,体现其方便性、快捷性、实用性、美观性,初步对附着式升降架防雷接地连接板做法,进行了初步构想。

(2)设计制作(命名为:防雷接地连接板)。个体装置所使用的材料:Φ12×50镀锌螺栓5套(包括平垫片、弹簧垫);40×40方管一根(如防雷接地引出点为圆钢可采用圆管);3×150×400钢板一块;Φ50以上导线一根(其长度根据架体连接点与室内防雷接地引出点距离而定);与导线截径符合的接线端子2个。以上材料均采用国标材料。

详细做法(略)

(3)实地测试。设计制作完成后,安装于在某建项目附着式升降架与主体防雷接地(楼层等电位引出扁钢)之间,升降架分为两段提升,每段安装两处防雷接地点,共4处接地点。并进行了实地测试,两段架体实地检测数据(见防雷基地电阻测试记录表),符合《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12(5.4.6条)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接地的冲击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的要求。

(4)完成推广。通过实地检测,符合相关要求,因其方便、快捷、美观、实用性等,根据工程需要计划,将此防雷接地做法应用到在某建项目住宅楼附着式升降架防雷接地系统中使用,成为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的一个亮点。

(5)申请专利。通过多方面了解与调查,目前建筑市场未采用此类做法,《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12(5.4.2条):当最高机械设备(一般是现场塔吊)上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能覆盖其他设备,且又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大多数施工单位未对架体进行防雷接地连接。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参考文献

[1] 刘光武.施工现场钢脚手架的防雷接地[J].天津电力技术,2012(1):42-46.

作者简介

赵明君(1970-),男;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安全技术。

猜你喜欢

防雷接地专利技术
增量升级专利技术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施工
专利特有技术评估中的问题研究
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探讨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我国平板式汽车氧传感器专利技术综述
耐磨钢领专利技术综述
防雷接地和静电接地技术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