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020-07-21王君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王君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兴趣能够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动探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9-0171-01

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同时要有主动探究精神。基于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在逐渐发展并提高。学校是育人场所,小学阶段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

1.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

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特点,学生接触前期可能会存有新鲜感、好奇感,但时间一长,这种感觉便会慢慢消耗殆尽,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毫无趣味可言,由此会直接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所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基于新背景下,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呈现方式吸引学生关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树立探究意识。例如:在《认识更大的数》教学中,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展开教学。如从事物中寻找数字或利用学生常常接触的数字。就测量身高、体重来说,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测量,然后和同学们测量,最后互相讨论身高差、体重差,由此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便会主动思考同学到底有多高呢,会不会比自己高呢。由此便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或从学生日常喜好着手让学生关注课堂,如:“同学们喜欢喝什么牛奶或饮料呀?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毫升吗?”由此引發讨论,学生分别表示:“550ml”“300ml”“250ml”等。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讲述的各种牛奶饮料的图片呈现出来,展开情景设置,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高效学习。

2.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就以往教学理念来说,均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分别是粉笔、黑板、课本。换言之便是教师教授知识并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学生摘抄学习;师生互动也仅仅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还使得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无法行之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2]。当下教学中都投入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但是真正发挥多媒体设备作用的教师却少之甚少。主要是由于教师认为该设备的运用过于繁杂,所以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然而以往的教学观念、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下的教学需求,教师也只有改变现状,优化教学形式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科技的便捷性、直观性、实效性,动态演示图形的形成与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特征和区别,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形变换的原因,从而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使学生乐意于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掌握知识。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主动探究氛围的营造

以往教学过于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处于被动受教状态。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不停讲解,学生一直处于听讲状态,相对来说,状态稍好的能够听得进去,反之学生的思维已经飞走了,有的甚至呼呼大睡。而课后作业均是一视同仁的,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是步调一致。由此开展的课堂教学虽然方便了教师的讲解,但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还会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总体来说,没有从学生出发开展的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形成存在感、认同感,这是与教育改革背道而驰的。所以课堂教学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例如:在《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说明自己对“结绳计数”的理解,让学生阐明观点,然后教师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予以补充说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平常如何计算时间的呀?”引导学生利用结绳计数,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时间的计算方法,探究本课知识点。由此能够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探究学习搭建良好的氛围。

4.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探究习惯的形成

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并非一步达成的,需要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具有探究精神是必须的。教师要以此作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例如,在《三角形》学习中,以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为例,提出问题,“同学们认同这一理论吗?该理论可以用在所有三角形中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手动制作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探究该定力的适用性。由此能够让学生形成探究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数学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门科目,保证其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探寻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实现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文鸿.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J].考试周刊,2017(95):75-75.

[2]李俊杰.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9(9):212-21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