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古诗文教学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0-07-21张壮志
张壮志
摘要: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古代诗文承载了博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不但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语言知识,更能从精神层面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给养。本文将从古诗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作用入手,对古诗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9-0059-01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古诗文,能够有助于初中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古诗文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生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1.初中阶段利用古诗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古诗文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家庭教育来看,很多家長在孩子进入到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开始启发孩子学习唐诗、宋词,利用古诗词让孩子熟悉语言,感受诗词中传递的思想情感;同时,在我国各阶段的语文教学课程中,也包括了大量的古代诗词的内容。由此可见,古诗文在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被人们深刻认知。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古诗文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从古诗文中获取语言精华,还能从中感悟到我国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品质[1]。
2.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文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路
2.1 提高对古诗文价值的认知。
古诗文是我国民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尽管在长期的传承中,文言形式已经被现代文所取代,但是很多古诗文经典语句依然被现代文所引用,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传情达意和抒发情感的效果。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对古诗文重要价值给予重视,将古诗文教学作为单一的语文教学知识,侧重于词语和文字的翻译,并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2.2 培养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单调和乏味,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古诗文的表达形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在生活中应用也较少,进而影响到学生兴趣培养。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古诗文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句,如果仅仅对字面知识进行翻译解释,学生理解很肤浅,但是如果将这句词利用多媒体影像和文字结合起来,就会让学生将生活情境与古诗文结合起来,不仅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能增进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2.3 创建古诗文学习情境。
古诗文大多具有合辙押韵的特点,比较适合大声朗读或朗诵。在朗读中往往能够通过古诗词的节奏感带给学生美感,在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朗读品味到古诗文传递的思想,进而对民族文化产生深刻的感悟。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古诗词学习情境和氛围[2]。
3.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文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3.1 古诗文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初中语文教学中,用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时,需要注意古诗文表达形式、语言韵律以及思想情感等构成了自己由外而内的知识体系,有许多精神层面的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阅读逐渐感悟出来的,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思维加以引导。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一句诗文,如果经过逐字逐句解释,将会失去诗词内的意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怎样利用古诗文注释等搞清楚文字意义,然后将诗句贯通理解,经过反复品味诗句,对诗句表述情境构思,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3.2 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品味。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对引导学生思维,品味文章具有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实现收集整理和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和背景音乐,经过编辑后,作为古诗文教学背景,让学生结合多媒体音乐和背景地古诗文进行诵读,也可以添加朗读示范,供学生效仿或欣赏,进而形成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3.3 对知识面进行拓展。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知识面的拓展。单篇的古诗文知识一个点,根据诗人不同时间思想发展拓展后就会形成线,在按照同时期诗人思想进行拓展就会形成面。例如:介绍“山东二安”时,李清照大约1155年去世,辛弃疾1140年出生,两者存在时间的关联性,李清照早年作品风格大都描述了悠闲生活,晚年写了金兵入据中原后的凄苦;李清照晚年时正值辛弃疾青年时,辛弃疾作品大多表达抗金复国的爱国热情。这样就能够将山东二安的古诗文联系起来,融入历史回顾,不仅能培养学生研究古诗文兴趣,还能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加以理解[3]。
结束语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提高自身传统文化认识基础上,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古诗文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在古诗文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段明妍.关于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
[2]许淑萍.认知·热爱·理解———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7):281-282.
[3]李倩,袁俊财.诵读古诗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甘肃教育(z1):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