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隐匿性颈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隐匿性张量受检者

李 维

(辽宁省盘锦市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辽河油田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本次研究侧重于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隐匿性颈髓损伤中的诊断效果,以健康受检者作为参照,从而佐证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抽取颈部脊髓损伤患者与健康者各80例,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方医院神经外科、骨外科中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72 h内就诊,80例患者已确诊存在急性隐匿性颈髓损伤,经常规MRI诊断未发现其脊髓组织异常反应,确诊其存在隐匿性损伤,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1.5±9.5)岁;致伤因素:22例为车祸伤、25例为摔伤、18例为高处跌落伤;15例为硬物创击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椎旁软组织肿胀、颈椎椎体及附件骨伤等症状。同时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共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3.0±9.6)岁;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资料完整,可对比。

1.2 方法:针对两组受检者,分别予以MR检测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分析,首先给予MR检测。

1.2.1 选择超导型MR扫描仪(GE SingnaHDxt 1.5T),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做好检测准备,首先给予常规MRI序列扫描,其中包括T1WI矢状位、轴位扫描,T2WI矢状位、轴位、STIR序列矢状位等[1]。同时需调整扫描基础参数信息:①T1WI扫描中,TR=2400 ms,TE为24 ms,Matrix为256×320 mm,Thk为3 mm,Sp为1 mm,FOX为320 mm×320 mm,NEX为1;②T2WI扫描参数:TR为3200 ms,TE为121 ms,Matrix为256×256,Thk为3 mm,Sp为0.5 mm,FOV为320 mm×320 mm,NEX为4。③STIR扫描参数中,TR为3800 ms,TE为36 ms,Matrix为256×256,Thk为3 mm,Sp为0.5 mm,FOV为240 mm×240 mm,NEX为2。

1.2.2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选择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的途径进行扫描,即EPI,选择多个角度(≥15个)向其施加梯度场,基础参数信息:弥散敏感系数(b)为1000 s/mm2,扫描参数:TR为7000 ms,TE为78.3 ms,Matrix为130×128,Thk为5 mm,Sp为0 mm,FOV为210 mm×210 mm,NEX为4。患者扫描范围为颈髓信号异常受压部位,正常受检者扫描部位为颈部2~7水平,以SE-EPI序列,扫描后翻转角度30°,持续扫描时间为8 min[2]。

1.2.3 执行扫描后立即进行图像处理,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基于Neuro3D软件处理技术。将原始的DTI数据传入工作站后,选择DTI后处理软件,修整图像几何变形情况,同时将受检者因小幅度运动所造成的DTI配准不良情况一并修复[3]。校正图像,从而成功降低运动伪影,随后需设定阈值为0.2,降低图像背景噪声,设定下限FA值为0.18,取得新的脊髓主治,最终获取ADC、FA参数图像。重建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即DTT图像,同时设定兴趣区,即ROI,维持面积为10~15 mm2,在b=0的图像选择感兴趣区,以ROI为圆形,放置脊髓中部,此时需注意避开脑脊液的部分容积效应与次磁敏感伪影及运动伪影的干扰,通过脊髓功能评分确定其CSCI结果,同时针对常规MR检测结果,需在其椎体骨折的重损伤部位记录其ROI的FA、ADC(单位×10-3mm2/s)数据,若患者存在2个以上的节段受压状况,或见其脊髓信号存在明显异常,需集中测量其损伤部位;以矢状图定位其在横轴面上的位置,设定种子点,针对颈髓白质纤维束示踪。每次数值测定均需反复测量30~35次,随后取其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健康受检者选择在C2~7平面上,共取得ROI区间11个,记录其层面FA、ADC值,分别求出其平均值结果,再与观察组患者进行对比[4]。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受检者的FA、ADC值结果,同时观察急性隐匿性颈髓损伤患者的常规MR序列检测与磁共振扩散张量陈各项检测结果,并采集图像进行分析说明。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和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80例受检者,其FA值测定结果在C2/3层面的水平最高(0.69),且在C5层面的水平最低(0.63),同时其ADC值在C5层面水平最高(1.12×10-3mm2/s),在C2/3层面水平最低(0.95×10-3mm2/s)。

观察组中,ASIA检测结果为:C级12例,D级60例,E级8例;对比其椎体及附件骨折损伤程度,可见其颈部软组织的最严重层面与骨折最严重层面的FA结果均相较于对照组处于更低水平,(t=5.614,P=0.001),P<0.05。同时其椎体及附件骨折的最严重层面与颈部软组织损伤的最严重层面的ADC检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差异明显,(t=11.547,P=0.001),见表1。

表1 急性隐匿性脊髓损伤患者及健康者FA、ADC结果对比()

表1 急性隐匿性脊髓损伤患者及健康者FA、ADC结果对比()

另外,根据其DTT检测结果,DTT图像中的受损区域内,白质纤维束稀疏、扭曲及断裂明显,观察其T2WI阴性CSCE组重建的DTT图像可见,其纤维束稀疏者可达72例,合并有纤维束扭曲者25例,纤维束断裂者28例,患者MR、DTI具体图像见图1~图3。

图1 图为颈部外伤后,存在双上肢感觉障碍患者的MR、T2WI图像,合并STIR序列矢状位图像;可见其中,T2WI(a)、STIR(b)明显,椎旁软组织损伤明显,但未见任何颈髓异常信号

图2 FA轴位(a)、ADC轴位(b),a中可见其中红色的正常颈髓信号存在片状异常信号,而b图中,靛蓝色正常颈髓信号中,存在湖蓝色斑片状长信号

图3 可见颈部外伤后,其存在双上肢感觉障碍的患者,其FA、ADC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比明显,颈髓白质纤维束较为稀疏,同时其扭曲及断裂面明显

3 讨论

颈部脊髓损伤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其属于高危损伤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临床上多表现为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常见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手握力差,上肢痛觉过敏等症状[5];随着现代影像学检测水平的提升,将检测后可见患者颈椎间盘突出,随着病情的进展,其后纵韧带将持续骨化,造成椎管狭窄,最终引起硬膜囊与脊髓受压[6]。根据其症状的差异,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单纯性颈髓损伤可见其脊椎损伤平面下神经功能损伤甚至丧失,患者可感受到明显的麻木感、痛感,同时其运动功能逐渐下降,严重情况可导致偏瘫[7];而颈上段脊髓损伤者同时容易导致四肢瘫痪,弱膈肌和肋间肌瘫痪,还将影响患者正常呼吸功能[8]。通过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措施,其检测内容更加复杂,同时能够检测到的敏感因素也更加丰富,其中DTI以扩散成像的形式能够测量患者损伤组织中的水分子,同时结合各向异性扩散结果,从而取得白灰纤维束的成像[9]。

本次研究发现,正常人在脊髓在不同层面的DTI水平差异明显,而各节段的ADC值与FA值差异并不明显;而损伤平面的ADC与FA值的平均值存在一定关联,即FA越低,ADC越高,因此,通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纤维束损伤呈正相关,颈髓损伤越严重,FA越小。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DTI参数的变化,能够通过FA、ADC值提升对颈髓WMFT损伤的检测效果,其能够有效检出隐匿性CSCI,确定其具体受损位置,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隐匿性张量受检者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一类张量方程的可解性及其最佳逼近问题 ①
严格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 的通解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警惕隐匿性肾炎
一类结构张量方程解集的非空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