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脾肾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研究
2020-07-21董旭峰
董旭峰
(河南省中牟县中医院内一科 郑州45145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 据报道,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达30%~35%,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加剧肾小管或肾间质损伤,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上升,肾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 目前,西医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方式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周期长,远期疗效欠佳。 此外,近年来中医在临床治疗DN 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理论认为,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是DN 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应以补肾健脾为基本准则[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DN 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中医温补脾肾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DN 患者105例,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4例。试验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45~74岁,平均(59.89±6.72)岁;糖尿病病程5~14年,平均(9.27±2.13)年;疾病分期:1期8例,2期10例,3期16例,4期18例,5期2例;10例合并高血压。 对照组男30例, 女21例; 年龄47~76岁,平均(61.92±6.96)岁;糖尿病病程4~15年,平均(8.91±2.05)年;疾病分期:1期7例,2期9例,3期15例,4期17例,5期3例;8例合并高血压。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DN 诊断标准[3];尿清蛋白排泄率30~300mg/d;患者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原发性肾病;先天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肺等脏器功能障碍;严重精神障碍;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研究相关药物成分过敏。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 采用常规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合并高血压者,首选马来酸依那普利(国药准字J20160083)口服,1片/次,1次/d; 治疗期间嘱患者加强饮食控制、运动,禁用其他补肝肾、活血化瘀类药物。 持续治疗2个月。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补脾肾法治疗。组方:丹参15g,泽泻10g,大黄10g,茯苓15g,山茱萸10g,黄芪20g,白术10g,党参18g,山药15g。 1剂/d,水煎取汁400ml,200ml/次,分早晚2次温服。 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血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1)疗效判定。显效:血糖恢复正常水平,24h 尿蛋白量减少>50%; 有效:血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4h 尿蛋白量减少25%~50%;无效:未达以上标准。 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2)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10ml,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MCP-1;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BAYER ADVIA2400)检测Scr、24h 尿蛋白。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无效3例,有效19例,显效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无效15例,有效11例,显效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36/5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χ2=10.509,P=0.001)。
2.2 两组24h 尿蛋白、Scr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24h 尿蛋白、Scr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24h 尿蛋白、Scr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24h 尿蛋白、Scr 水平比较(±s)
24h 尿蛋白(g/24h)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5451 tP 124.65±23.21127.42±25.740.3700.71281.93±19.2490.47±23.582.0380.0442.20±0.582.17±0.460.2930.7711.24±0.531.69±0.683.794<0.001
2.3 两组血清TNF-α、MCP-1水平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TNF-α、MCP-1水平比较(pg/ml,±s)
表2 两组血清TNF-α、MCP-1水平比较(pg/ml,±s)
组别 n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MCP-1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5451 tP 3.27±1.233.58±1.151.3320.1862.08±0.922.59±0.962.8000.006165.75±29.87172.73±31.831.1590.24982.67±23.64114.12±26.686.401<0.001
3 讨论
DN 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多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过高,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代谢异常,从而引起慢性炎症,肾小球及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脏损害,且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次于肾小球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病重要原因[4~5]。 因此,及时给予有效药物治疗,对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沙格列汀、胰岛素、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是临床治疗DN 常用药,但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患者预后效果欠佳,因此,优化治疗方案对临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DN 属中医“消渴、水肿”范畴。《圣济总录》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能为水肿”。 由此可见,DN 是消渴病日久所致,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发病初期,病在肝肾,气阴两虚,病程迁延,脾肾虚衰,肾络瘀阻,后期五脏皆受累,气血阴阳俱损,治宜益气、健脾、补肾[6]。 本研究中药组方中,丹参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泽泻可利小便、清湿热;大黄可清泻火热;茯苓可健脾、利水、渗湿;黄芪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党参可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山茱萸可补益肝肾、固涩收敛;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全方共奏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能促进肾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对机体有降压作用,改善水肿;丹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蛋白尿、抑制糖基化产物、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作用;大黄具有抗炎、止血、降血脂、利尿、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等作用, 能缓解DN 病程进程;党参具有增强免疫、抗缺氧、抗疲劳、降血糖、调节血脂、扩张周围血管等作用;山药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血糖、降脂、抗氧化、抗炎、进肾脏再生修复作用;茯苓具有利尿、降糖、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泽泻具有利尿、增加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降压、降血糖、抗炎作用;山茱萸具有抗菌、降血糖、抗休克、降血脂、抑制炎症反应作用;白术有降低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菌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 尿蛋白、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温补脾肾法治疗DN 效果显著, 降低Scr、24h 尿蛋白。
TNF-α 主要由单核细胞和T 细胞产生,水平升高会增加血管通透性,使尿蛋白排泄量增多,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肾血流动力学方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MCP-1主要由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平升高,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细胞外基质合成及纤维化, 并最终导致肾小球及间质的纤维化,引起肾功能衰竭[8]。 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温补脾肾法治疗DN,能减轻炎症反应。综上可知,温补脾肾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