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现状

2020-07-20罗水月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防护护士

罗水月

【摘要】 目的:提高手术人员在面对血液传播疾病时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做好标准预防,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选择手术室承担洗手职责的护士58名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在与血液传播疾病患者接触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防护措施的实施。结果:手术室护士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还有待加强,防护用具使用率低。结论:要努力培养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釆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实施标准预防,减少职业暴露机率,减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护士;血液传播疾病;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76-01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20多种疾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因其经血液传播的感染率高,后果严重。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丙型肝炎自90年代以来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手术室护士术中频繁传递刀、剪、针、钩等,极易刺伤、割伤或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刺、割伤发生率高于医院其他科室护士,年人均0.98次。因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加强安全教育,规范醫疗流程,减少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对5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2019年在手术室承担洗手职责的护士58名。

1.2方法

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项目,对每个项目中防护标准釆取的行为进行调査分析,针对防护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护措施,问卷发放58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2结果

2.1手术前防护状况有93.1%护士能积极与医生和麻醉师沟通,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血液传播疾病,并能在与患者接触后做好手卫生,但是术前访视的有效率偏低,在与病人接触患者前的标准预防亟待加强。

2.2手术中防护状况防护用具使用率低,只有27.5%的护士术中使用防护镜,75.9%的人不使用弯盘传递锐器,43%护士术中双手回套针帽,发生职业暴露后,护士普遍能采取正确处理,96.5%护士能及时处理伤口,94.8%能立即向有关部门备案。

3讨论

3.1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的培训,了解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流行现状,感染风险,职业防护对策,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定期授课和考核的方式,也可以用宣传册、板报等方式。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意识到感染的危险,注意工作中的各个细节,将损伤减少到最低[1]。

3.2建立健全防护制度

3.2.1落实术前访视制度术前访视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手术前的紧张心理,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真诚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的机率,而且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也大有帮[2]。术前访视能提高疾病知晓率,做好防护措施,翻阅患者病历或者询问患者的主治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患者所患传染性疾病,以提醒医护人员。

3.2.2做好标准预防有的急诊病人并未完善术前检查,医护人员无法了解病人是否患有经血液传播疾病,所以务必落实标准预防。无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体液污染,一律视为污染均需釆取隔离保护措施。标准预防是双向防护,防止疾病的双向传播,主要环节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3]。凡使用过的敷料均装入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密封处理。告知手术间清洁的师傅,手术间内的床、柜子和地面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及清水擦洗。

3.2.3完善感染器械的处理制度对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人用过的器械应明确标示,告知收器械的工人师傅,凡患者用过的器械,在专用容器内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后用清水刷洗,再进入常规清洗流程,烘干后高压灭菌。

3.3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

3.3.1洗手和戴手套洗手是最经济又效的防护措施,护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患者,保持手卫生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均应用手消毒液洗手,用流动清水冲[4]。洗完手后用抗菌溶液快速消毒可以减少微生物致病菌的传播,保护自己和病人戴手套可以减少病人血液体液污染,当医务人员手上有破溃时更能起到保护作用,在进行穿刺操作时戴手套,如果有职业暴露的危险,手套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刺入皮肤的血量减少从而减低污染的可能性,手术中发现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

3.3.2提高防护用具的使用率防护用具包括医用口罩,医用帽子,医用面罩,医用防护服,医用手套,防护鞋等,根据接触病人的不同和具体操作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防护用具[5]。手术中一般要带口罩、手套、护目镜,穿防护鞋,若血液污染帽子和口罩等,应立即更换,当手术衣被血液浸湿也务必快速更换手术衣。

3.3.3安全使用锐器手术中要经常传递锐器,为了防止针刺伤,应该用弯盘来传递锐器,传递时要提醒术者注意,用后的针头不回套,若需要回套使用单手回套法。上手术刀片时不要徒手上,用持针器规范操作[6]。术后锐器丢入黄色的锐器处理盒,满3/4后及时清理。

3.4意外暴露后妥善处理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h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h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査,请专家观察暴露级别并结合患者的检测报告制定补救方案。接触结核杆菌感染的,需立即切断感染源,进行治疗;接触HIV感染的,需要尽早服用叠氮胸普(AZT)预防性治疗;接触HBV感染的,需注射乙肝病毒高价抗体乙肝疫苗。

参考文献:

[1]李映兰.美国护土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

[2]曹艳冰,戴红霞,宋文娟.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47.

[3]刘建芬.国际艾滋病流行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56.

[4]穆兆兰·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上):748.

[5]余蓉,纪小琴.喉癌术后护理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J].华西医学,2011,26(7):1094.

[6]邹评修.医护人员要注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77.

猜你喜欢

防护护士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还有病呢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
无字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