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是不让任何人被抛下
2020-07-20曹林
曹林
豆瓣上那篇《被公共汽车抛下的人》,讲了作者坐公交车时目睹的一幕,坐公交车需要乘车码,一个提着大袋小袋上车的外地人不会弄,手机没有绑银行卡,没有下载软件,又被系统提示不是安全账户,弄半天都是“无效码”,司机一直让他下车叫路边的年轻人帮着弄一下,车上很多人都觉得他耽误了自己时间,让他下车。别人帮着刷不行,得实名制坐车,现金也不能用,最后那人只能下了车。与其说是被公交车抛下,不如说是被技术抛下。
因为不是媒体报道,无从考证文中叙述的真假,但反映出的生活镜像却很真实,所以在社交媒体引起很多讨论。特殊时期,家附近的很多商场进门都需要刷码,每次经过的时候我都会想,那些老人和不会操作的人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进商场了?
现在很多地方发普惠性的消费券都是通过手机和社交平台发放,多少人被这种设置排除在外了?2019年有个全国人大代表想到了这些群体,他追问在目前中国2.4亿的老年人中,有多少能熟练使用手机付款?会用打车软件?会在网上订票?会解锁共享单车?他指出,在信息化社会,数字鸿沟将导致出现老年人口的新的社会排斥问题和新的不平等问题。
是技术抛下了这些人吗?也不是,技术的初衷是友好的,逻辑中带着增加人类福利的亲近性,但必须看到,每个技术本身都有一道鸿沟,将那些缺乏接触能力的人排除在外。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技术以人为本,这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本身是以技术推广和使用者为中心的。
人们上着网课的时候,很难想到那些没有手机、没有无线网络、上不了网课的孩子。把坐飞机、喝星巴克、手机支付当成生活日常的时候,很难想到这组颠覆一般人认知的数据:我们的国度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90%以上的人没喝过星巴克,50%以上的人没喝过农夫山泉,6亿人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很多角落,有很多盲区。
工具理性的一个典型思维是,以工具使用者的利益为中心,而忽略那些工具之外的人。是的,对于信息统计来说,手机扫码是最方便、最有效率的方式,便于管理,可有没有考虑过那些没有手机或不会操作的人?是的,这么想会增加很多麻烦和成本,要专门安排志愿者帮那些不会操作的人,要为那些没有手机的人安排留个人工登记方式,但为了不落下每一个人,这是应该付出的成本。这些人不是“麻烦”,他们有权利享受到普惠每一个人的公共服务。
评价技术的文明友好度和社会的现代化水平,不是看那些精英人士的生活如何方便和高级,恰恰要看对老人、孩子、弱势群体是否友好。如果最弱者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这样的社会肯定坏不到哪里去。所以,每一个公共决策都应该有这样的弱者底线思维,即能够保障最弱者的基本利益,这样的底线关乎社会良心。前段时间看一个报道说,疫情期间武汉社区禁足的时候,就有很多独居老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而不能订菜买药。多亏了社区志愿者的拉网式排查,老人们的生活饮食才有了保障。
什么是文明?就是一代人为另一代人考虑,掌握资源的人替曾经呵护他们的人考虑,文明才能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每一次看到“一个人的车站”类似的新闻时,总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偏僻的地方,虽然一个站只会有一个人上车,但仍会停下来,一个站只有一个上学的孩子,仍耗费巨大成本保留着这个车站。为了不抛下一个人,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救他。学生生病无法参加毕业典礼,校长专程驱车50公里去病房为一个人完成毕业典礼。“一个人”总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对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