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箬岙村:百年老屋诉沧桑 一碗糅羹旧时光

2020-07-20胡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村民传统文化

胡珊

作为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宁海县一市镇箬岙村的特点有二:其一是门户威严、庭院宽敞、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清代民居群,因为保存得较为完整,被专家称为“一篇用砖石泥木写成的文化古诗”;其二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

走进箬岙村,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村口的海港早已滄海桑田,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养殖塘,而这个海滨渔村却能在岁月的洗刷下,将传统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

这个答案只有站在箬岙村的制高点——太婆坛的风亭里才能找到。在风亭里俯瞰箬岙,小渔村卧于群山环绕之中,这道天然的屏障只在东南角面朝海港开了一个小小口子,使得村庄的地理位置“形如燕窝,又如凤巢”,宛如桃源般既隐秘又安逸,较少受到外界的冲击。

一首浙东民居的“古诗”

箬岙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当时箬岙村的开村始祖褚裕卿兄弟自宁海县牛台迁徙至此,见此处既依山又傍海,山岙中箬竹丛生,一条清溪从山峡穿越而下,便定居下来,箬岙村也因此得名。

箬岙村自明代永乐以来就是褚氏家族的聚居地,褚姓人口占总人口的90%,形成以祠堂、族田和族谱为核心的血缘村落。

历史上,箬岙村因海而兴。箬岙村村口即原来的一市港,海洋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两便,加之箬岙先民善经营,明朝中期后,箬岙村已成殷富之地,农、工、渔、商诸行业都十分发达。明、清两朝,箬岙人不仅在外村和一市街开设有田庄、店铺、钱庄,更有数百条商船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运输,并开始规模化地修建精致的民宅,可谓富甲一方。因为富庶且临近海域,免不了受海上匪寇的侵扰,因此也奠定了箬岙独特的海防空间文化。

箬岙村如今仍留有古城墙的墙基,那些斑驳的石块如同饱经沧桑的老人,讲述着一段辉煌而不易的抗倭历史。古城墙旁是抱村环流的箬岙溪,村支书禇勇坚告诉记者,箬岙溪上原本有10座桥,连成了一条从港口到村口的必经之路。站在城墙头,来客是敌是友一清二楚。如今随着村庄的发展,10座古桥失去了防御的意义,逐渐被水泥桥所取代,终将慢慢湮没在时光里。

箬岙村共有1座古庙、1处宗祠、5处书院和9座清代的宅院,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建于村口的镇宁神祠是宁海屈指可数的海神庙,供奉天妃娘娘,如今依然香火袅袅。位于村委会旁的褚氏宗祠经过整修重焕光彩,宗祠里的戏台与厢楼雕画并举、工艺精美,里面还有村民引为自豪的三宝:正堂大匾“引之堂”、“一门三节”匾与五副“金贵”板对,可见箬岙村人文历史丰富。建于清朝道光七年的植桂书舍以前是褚氏公塾,供族童免费入学,到年底,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公塾还有奖励,这个传统也保留至今。

受海防文化影响,村内小巷幽深、纵横交错,宅院林立。箬岙村的民居多为清代建筑,宅院的外墙、台门、道地、风火墙以及斗拱、月梁等都很精致。有的宅院还有设计别致的小姐楼、做工精细的涂金床和龙锦的陶质水缸。种种生活细节都透露出当时箬岙村先祖生活之富庶。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一幢幢宅院的石窗。箬岙村的石窗图样有140多种,繁复精美,无一重复,整个宁海县无出其右。这些石窗除了具备装饰功能,还能架枪击寇,起防御作用。据《箬岙石窗集》记载,制作石窗时,匠人必须尽阅村内的名家之作,再行打样设计,而且打样时皆为腹稿,为的就是避免雷同。

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如果说古建筑是箬岙村传统文化的“形”,那么村民们沿袭数百年的生活习俗则是箬岙村传统文化的“神”。这些习俗很多都与日常饮食有关,是舌尖上的传承。

走在村里,常常能闻到一股酒香。据了解,箬岙村自明末清初就开始酿酒,历史悠久,是村里主要产业。箬岙酒又叫“箬岙烧”,无论是白酒还是黄酒,都有一整套严格的操作流程和独特配方,酿成后烈度适中,香味浓郁,多饮不上头,在当地有“小茅台”之称,不仅村民自己爱喝,还畅销三门、象山等地。

有美酒的地方,通常美食也少不了,“四盆八”就是箬岙村的特色饮食之一。“四盆八”原本是明末清初流传在宁海一带用于官场接待以及大家族迎宾的菜谱,由于箬岙村居住的都是大户人家,这个菜谱逐渐被箬岙村村民借用在婚娶庆生上,成为箬岙村的筵席传统。箬岙村的“四盆八”包括“两热两冷”“前四碗”和“后四碗”。“两热两冷”指的是花生酱、望潮干、炒肉丝和白银鱼,根据不同的做法分别寓意“桃园结义”“肝胆相照”“五子登科”以及“金玉满堂”。“前四碗”指的是鱼胶、肉圆、海参、莲子,合称“四君子”。“后四碗”指的是羊肉、鸡肉、猪肉、鲻鱼,合称“四世同堂”。这“四盆八”菜谱至今仍有沿用。

除了正式的筵席,箬岙村的传统小吃也很有特色。比如箬岙村人在偶然中发现的美食——箬岙饼。相传箬岙村的一家糕点房本该在后半夜起来和面做饼,但因为老板太累,那天他早早和好面就上了床,打算第二天多睡会,谁知第二天起床后却发现和好的面馊了。这一大团面团老板舍不得扔,一直放到中午,竟然有了微微酒香。老板又往面团里加入菜油和红糖,烤出来的面饼又酥又脆,比以前好吃很多,于是箬岙饼的做法就流传开来。

此外,箬岙村还有节庆舞狮和过“十四夜”的习俗。箬岙舞狮也称“狮子棒”,是一种武艺。箬岙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需要抵御倭寇,因此村民尚武,族童也从小练习武艺。人人习武成就了箬岙村的舞狮文化,逢年过节,村里就会组织村民舞狮热闹一番,增加节日气氛。

“十四夜迎灯”则是箬岙村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十四夜”指的是正月十四,当天各家男丁每人都要制作一盏大红灯笼,新生男孩要做“花灯”。大户一家一串,人丁少的人家则同兄弟伯叔家合并一串,全村约50串。正月十四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之时,各家都到“百岁坊”前聚齐,等鼓亭敲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全体村民向村外大路巡行,直至海塘岸边。

此夜,全村灯火通明,每家都要制作糅羹迎灯回家,共度佳节,连续三夜,到正月十七结束落灯。糅羹是用糯米粉或红薯粉制成的小吃,里面加了猪肉、蛏子、目鱼干、虾皮或各种水果。在很多箬岙人心里,“十四夜”的这碗糅羹代表了太多东西,里面有期待、寄托、思念,还有浓浓的乡愁。

努力求变中未来可期

数百年来,积累了深厚文化底蕴的箬岙村像一本古书一样,期待着被打开。

2016年,箬岙村申报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之时,村里的古老建筑迎来一次新生。“留住乡愁根脉,就要有自己的特色。箬岙村的特色就是传统村落文化,这种文化需要保留、维护、推广和发展。”褚勇坚说。为此村里定下了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

2016年,箬岙村对每一处传统建筑、每一项非遗文化都进行收集整理,同时清理掉倒塌的老房子和杂草丛生的道地,对褚氏祠堂、小姐楼、近智堂等年久未修的老建筑进行维修。同年底,箬岙村顺利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国家下拨了300万元的古建筑保护资金,也都被村里用在了荷花池、太婆坛和近勇堂的维修、重建上。这次大规模整修后,古村焕发勃勃生机,步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之路。

2017年端午节,箬岙村与当地电视台合作举办了首届“粽香耕读文化节”,噱头之一是60元一人的海鲜大餐。箬岙村靠海,村民多以养殖为生,还有很多传统特色小吃,因此吃文化是箬岙村的优势。那次活动之火爆让褚勇坚至今记忆犹新。“短短三四天就有250余人报名,远超预期,以至于后来不得不提前结束报名。”褚勇坚说。当天自驾过来的车辆从村头一直排到了一市镇,村里游客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大家吃完海鲜大餐,踩在吱呀响的楼梯上,读着褚氏族谱里的诗词,品着源远流长的古村传统文化,对于箬岙村,是一次绝佳的宣传。

这次活动也让褚勇坚萌发了用美食撬动古村发展的念头。“2020年我们还想跟第三方合作,吸引更多人气,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箬岙,了解箬岙,读懂箬岙。”褚勇坚如此说道。

猜你喜欢

村民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