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幸福宁波”的新时代华章
2020-07-20驹远
驹远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并亲自组织实施的,到2019年已经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全省上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实在在办成了一大批群众拥护的实事、百姓受益的好事、社会关切的难事,有力助推全省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宁波是全省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坚定践行者与积极参与者。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以民生实事工程为主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总牵引,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顽疾”,推动全市民生发展整体水平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5年来,民生实事工程在市、区县(市)、镇乡(街道)三级齐头并进,仅市本级就累计安排民生实事项目400余项,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一大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在四明大地落地生根。
民生实事工程只是宁波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点带面推进“大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相关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各级民生工作持续“提速换挡”,近年来全市居民整体民生满意度持续走高,十一大领域和10个区县(市)的分项数据均稳步提升,全部十大类社会群体中有九类民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共同推动宁波十余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宁波市民生事業的大发展,首先得益于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15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将新增财力的绝大多数投入民生工作,实现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比重达69.5%,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年均增长达到15.1%,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66.7%提高到74.3%。巨量财政资金一以贯之的投入,无疑为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市民生事业的大发展,更是来自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市紧扣增进民生福祉,积极运用“最多跑一次”理念,蹄疾步稳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全面实现各领域民生事业提质增效。特别是在民意收集、决策监督等民生工作机制方面,宁波下大力气探索出一批具备全国、全省影响力的特色经验:
——畅通“全科网格”“12345”“民生e点通”“81890”等民意收集渠道,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编织全市统一的市域治理网格体系,因地制宜划分1.1万多个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神经末梢”的感知作用。全面完成“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全天候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搭建“民生e点通”平台,116个市级职能部门、重要民生企事业单位以及10个区县(市)专人在线办理,日均点击量高达50余万人次。“81890”服务热线坚持服务百姓“无边界”,有效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24小时解决城市中“天大的小事”,其模式被推广到全国200多个城市。
——优化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为民办事决策和监督机制,努力实现民生工作政府办群众督。创新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构建“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工作格局,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该制度被全面推广到省内市、县、乡三级。建立健全“民生问政、服务问效”电视问政和“第一聚焦”新闻媒体监督机制,直面久拖不决的民生堵点“动真碰硬”。完善执行首问负责即问即办制度,绘制首问事项“一件事”工作规程图,出台单位工作人员基本行为规范,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探索创新“政保合作”等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快探索多方协力推动民生发展的“宁波经验”。深化政府与保险机构在民生领域的合作,运用市场化机制破解民生痛点,率先推出巨灾保险、医疗事故责任保险等创新险种,形成了医患纠纷等一批民生问题的“宁波解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民生事业,引导民间资本以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入民生领域,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数达全市床位总数的58.5%,民办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数量分别占到全市的52%和28%。鼓励群众通过财政补贴与居民众筹的方式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等民生难题,有效培育社会协同治理能力与社区公共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全市进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断涌现的新挑战、新问题以及群众的新需求,都要求为民办实事工作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提升实效,推动全市居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宁波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以群众最关心、最烦心、最忧心的民生痛点为切入点,持续推动保障强化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确保在持续打造“幸福宁波”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