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无线环境监测系统及应用层通信协议
2020-07-20唐波
唐波
摘 要 在社會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线局域网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随着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布,无线网以及摆脱以往的舒服,可以进行网络互通,为互联网提供了可靠、移动的网络互联方案。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不断优化网络环境,本文针对无线环境进行分析,探讨相关理论。
关键词 无线环境;应用层;通信协议
1无线局域网
(1)概述。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简易性:WLAN根据自身的系统,安装便捷,减少了对管道进行搭建,对网线进行联通的工作。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一个作用较大,特点较为明显的技术。WLAN根据自身安装便捷,投资较少,使用方便的方式获得了光大用户的信赖。WLAN在整体上属于无线,但是也需要一定的布线安排。在终端需要有线,在客户端实现无线。使用带有 WLAN 功能的设备组建一个无线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成为接入固网或者Internet 的入口。配置了无线PCI 网卡的客户端可以与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并访问固网或Internet。WLAN 功能使用户能够安全的访问网络并且能在同一移动区域内进行快速漫游[1]。灵活性:由于无线技术不受环境的限制,也不需要对线路进行排布,无线局域网可以灵活地进行安装,涉及有线网连接不到的地方。综合成本较低:由于无线网的安装流程较为简便,在费用上也比有线局域网支出较少。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较为专业,只需要做好投资,在通讯等方面利用适合企业,学校发展的网口,以及其他需求,做出一次性投资,在体系结构上减少了较为复杂的布线。扩展能力强:无线局域网技术受到的限制较少,在容量等方面储存较大,在扩展能力方面可以轻松地将原本小容量的系统拓展为中型容量系统。
(2)设计原则。无线覆盖的总体原则是根据信号接收范围最大化,在全校覆盖网络中,重点是对各个地方都实现网络覆盖。对一些无线网卡也进行兼容,考虑网络的使用与扩展。①一般来讲室内容许最大覆盖距离为35~100米,室外容许最大距离100~400米;②障碍物阻挡;③要观测无线覆盖周围的障碍物确定无线路由器的数量和放置位置。
(3)4G电磁波对于各种建筑材质的穿透损耗的经验值如下:A. 水泥墙(15~25cm): 衰减10~12dB;B. 木板墙(5~10cm): 衰减5~6dB;C. 玻璃窗(3~5cm): 衰减5~7dB。
各种建筑材料对无线讯号的影响如下:
当无线路由器与终端隔一座水泥墙时,无线路由器的可传送覆盖距离约剩下< 5米有效距离。
当无线路由器与终端中间隔一座木板墙时, 无线路由器 的传送距离约剩下< 15米有效距离。
当无线路由器与终端中间隔一座玻璃墙时, 无线路由器 的传送距离约剩下< 15米 有效距离。
所以在安装选点时,一定要注意以避开墙、柱子等。
2无线环境监测
对无线局域网的建设,需要提高部署,结合对无线局域网的需求进行安全防护。在整个部署过程中,进行安全防护,利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措施对整个网络环境进行整合部署。保证使用者的信息安全,也保证整个使用过程方便快捷。通过采用两者类型的比较,增强安全信息,扩展安全的防护。加密技术是安全防护最基础的设置。IEEE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防护设置了三种协议,WEP、TKIP、CCMP。主要是对无线路由器的工作进行策略规划。在路由器使用中,进行无线局域网的信号兼容测试,增加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保证无线网络产品的使安全。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问题。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决定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性的主要问题是对网络的部署。许多硬件设备制造的厂商都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整体分析,解决整个网络环境,保证无线局域网的使用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层通信协议
①物理层。在无线发射,信息通道的选择,链路的指示等。数据发送和接送都有专门的技术手段,利用IEEE802.15.4物理层来做的工作。对IIEEE802.15.4进行结构分析,确保同步的接收装置,物理层中存在有效的单元模式,对有效的负载功能进行分析,确保协议。②MAC层。MAC层主要包括对实体的管理以及进行管理服务。在信息处理方面MAC对其进行维护,保证服务的正常进行。在信息库的建设中,公共部分和MLME-SAP两个服务后PD-SAP和PLME-SAP对整个结构进行联通,确保MAC层面的独立存在,以及对MAC层之外的实体进行钢护,同时调试相关的数据。③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包含两个服务个体,通过不同层面的管理,应用程序对协议之间进行交互,通过网络层去访问其他访问点,利用网络服务以及数据服务对整个技术进行管理。通过网络层的访问点进行数据提取。MAV层的地质以及相关的目标,要求网络地质和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路径研究。④应用层。IEC60870-5-101所进行的数据传输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创新的传输方式保证了整个网络系统的稳定,同时降低了成本。在BZT进行工作的时候,会将信息上传到监管系统,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以及多方位的应用。在检测BZT信号时,通过监测中心进行传送,规定信息传播实体,以及识别信息类型。例如,监测中心召唤02#设备的遥信量,则召唤报文的信息体单元数据为0x90(遥信量)0x00 0x02(2#设备)。
4结束语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变化,在计算方面,以及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不断的优化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同时,对无线环境进行探讨,以及对应用层的通信技术不断研究,确保网络结构符合无线网络的发展。在对无线网络进行应用的同时,需要不断地额进行更新与研究,保证信息系统的完整,以及对各个方面进行技术开发,确保整个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徐士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