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发展体育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研究

2020-07-20游龙飞

旅游纵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旅游业武术

游龙飞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单纯的以游览观光为主要方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的需求。在产业融合导向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体育旅游日渐兴起,并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选择之一。目前,我国学界对体育旅游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对体育旅游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从广义上看,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领域(刘晓明,2014)。从狭义上看,体育旅游是旅游者离开住所,以游览观光为主、体育运动为辅,以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一种旅游方式(王雅君,2016)。不论哪一种概念,相同之处都在于突出“融合”(常东东,2017)。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且质量较高。省内有龙门石窟、殷墟、太行山、云台山等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其中仅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就有13家,再加上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面对如今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产业融合导向的驱动,河南省旅游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从河南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狀入手,分析其发展的现有成果和发展问题,之后分析河南省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河南省利用本省资源实现体育旅游业更好发展的对策。

一、河南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旅游基础设施、国内外游客接待人数、旅游创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收入等方面都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为了顺应当前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同时更好地利用境内体育资源实现产业融合与经济增长。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和各类机构复合经营体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项目,支持申办中国体育旅游(文化)博览会。

目前,结合自身的体育旅游资源,河南省集中开发了四大体育旅游特色产业:武术产业、航空体育产业、冰雪运动产业、户外运动产业。近年来,河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加速,体育旅游发展初见成效。2018年底,在广州举行的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河南省焦作市凭借云台山、太极拳“一山一拳”两大特色,在全国30个省区申报的96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称号;云台山景区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中国?三门峡横渡母亲河活动”曾四次在“两博会”上荣获“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的殊荣。

但是,随着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许多问题逐渐显现。首先,河南省当前缺乏一份正式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旅游文件,导致相关项目开发缺乏规划和监管,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商业性、盲目性、无序性等问题突出。其次,河南省虽是人口大省但缺少高素质人才,服务业水平较低,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区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最后,产业链开发力度不足,其开发主要体现在户外运动、滑雪运动、“两拳”等项目上,忽视了由体育旅游业带动衣食住行娱全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较短,对餐饮、住宿和周边产品的开发不足。

二、河南省发展体育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一)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丰富且质量较高

河南省虽地处我国的中原地区,但横跨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西北部、西部和南部三面环山,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并且,河南省山地资源质量较高。其中,适合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的云台山、老君山、龙潭大峡谷等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山地地区的地势条件可以发展户外运动和野外拓展运动,同时具备高度落差和水资源的地区还可以在夏季开发漂流项目。冬季,嵩山、伏牛山、甘山等海拔较高的山区普遍存有积雪,其可以充分利用气候和山地条件建设滑雪场,未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大背景下掀起一阵冰雪旅游的热潮。除了利用地势气候条件开发登山、漂流、滑雪等常规体育旅游项目外,河南省林州市林滤山地区海拔适中、顶部平坦、直立如削,是开展滑翔运动的理想基地。当地可以积极利用自身已有资源,发展航模、跳伞、热气球等航空体育运动。目前,林州林滤山已经成功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滑翔伞基地,在接待游客前来体验的同时,开始举办国际滑翔伞公开赛。

2.本地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河南省发展体育旅游业要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条件,打造本省的标志性项目。少林拳和太极拳分别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和河南省焦作市,在其他地区鲜有发展。其历史悠久,具有强身健体、体育比赛、表演等用途,是中国武术拳种中较有代表性的两支。目前,“两拳”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旅游招牌。当地应结合自身特色,着力打造“体育+旅游+文化”的形式,加快建设相关主题的体育小镇,举办相关武术交流赛、国际武术节,不断推进武术展演、武术旅游、武术文化等业态发展。

(二)参观型体育旅游资源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河南省体育赛事的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河南省利用本省优势,成功打造一批能够凸显当地特色的体育赛事。如连接两座古城的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和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另一方面,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也逐渐开始落户河南。2019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郑州举行,该比赛同时作为混双的奥运资格赛,具有赛事等级高、影响力大、参赛人数多等特点。据统计,2006-2011年,河南省举办的国际赛事和国内赛事共22类,其中,锦标赛、联赛、冠军赛3种类型的比赛举办得最多。在体育项目方面,57.8%的运动项目都为奥运项目。从2010年起,斯诺克、高尔夫球、曲棍球等商业程度较高的比赛也开始进入河南省。参观型体育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赛事对观众的吸引力,增加体育旅游的客流量,借赛事之机提高本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的综合性强,关联性高,拉动作用突出,有利于带动本省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业态的发展。

三、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政府统筹规划,完善政策保障

体育旅游业是目前在产业融合导向下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没有政府的指导,单纯依靠市场的发展容易造成市场混乱无序。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体育旅游业加强宏观调控。面对目前河南省体育旅游缺少政策文件的现状,河南省政府应该弥补该领域的政策短板,表明政府对发展体育旅游业的态度,详细部署与统筹规划重点任务、政策措施以及组织实施方法等,合理开发、有效整合体育旅游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生态破坏,加强对体育旅游业的市场监管,防止恶性竞争、无序经营等事件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经营环境。

(二)发挥区位优势,以四大特色体育旅游产业为中心,采取体育小镇的形式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1.以四大特色体育旅游产业为中心

为了充分利用河南省的体育旅游资源,凸显本地传统体育旅游项目,通过整合本省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可以划分为4个当地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武术产业、航空体育产业、冰雪运动产业和户外运动产业。河南省应该以这四大特色体育旅游产业为中心,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特色体育旅游。

(1)武術产业。作为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发源地,其可以利用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采用“体育+文化+旅游”的模式,向游客普及武术知识,指导游客学习初级武术套路,增强游客体验感,感受武术文化。同时,开发与武术相关又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举办相关文化交流节与武术比赛,打造河南省特有的体育旅游项目。

(2)航空体育产业。滑翔运动在我国起步晚、基础弱。目前,我国航空体育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在中青年人中较有市场。安阳、新郑、林州等城市应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着陆条件,开发跳伞、热气球等项目,举办航模展。作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伞基地,林州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国际滑翔伞大赛,在带动参与型体育旅游发展的同时拥有发展参观型体育旅游的巨大潜力。

(3)冰雪运动产业。受纬度条件限制,河南省有条件发展冰雪运动的区域较少,部分山区拥有发展冰雪运动的自然条件,但难以满足四季滑雪的需求。在冬奥热持续升温的当下,游客对冰雪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河南省应抓住部分地区冬季发展冰雪运动的机会,同时努力实现四季运动体验,在其余三季推出室内滑冰、旱冰运动等项目,打破冰雪运动的季节限制。

(4)户外运动产业。河南省山地较多,部分旅游景区有条件开发户外运动,云台山、老乐山、太行山等地应结合自身地貌特征开展登山、攀岩、滑草等户外运动,部分地区还可以承办野外拓展、露营活动等。

2.采取体育小镇的开发形式

特色体育小镇是近年来“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实现形式,融合了体育、旅游、赛事、健康、文化、休闲等多个方面,形式新颖,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且对其他产业的覆盖面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2017年,河南嵩皇体育特色小镇、温县赵堡特色小镇、濮阳单拐极限运动小镇入选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其中,嵩皇体育小镇和温县赵堡特色小镇分别以传统体育项目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主题,建设体现了本省体育旅游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首先,在体育小镇的开发方面,除了原有小镇的建设,河南省还可以结合自身其他资源优势,开发冰雪体育小镇、户外运动小镇、航空体育小镇等,打造多元体验项目,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其次,要完善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学习其他省份甚至国外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提高本地区体育小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感。最后,要不断完善小镇的形态风貌,实现体育、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各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链与产业圈。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体验,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更是有利于拓宽盈利渠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一方面,要防止“地产化”的情况出现,防止小镇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要防止因政府背书、企业热情投入造成体育小镇发展过热、泥沙俱下的情况发生。

(三)积极申办大型体育赛事,用体育赛事带动当地旅游

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观赛游”成为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场球、赴一座城”的现象在广大年轻球迷中越来越普遍。对于参观型体育旅游来说,体育比赛越具有综合性、国际性和影响力,越有利于吸引体育爱好者前来观赛,门票价格就越高,比赛对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的拉动作用就越大。河南省要重视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完善各类体育场馆建设,使相关设施达到国际标准水平,积极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对于省内已有的体育赛事,如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等,要提高比赛质量与服务水平,以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体育展览方面,河南省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举办传统体育文化展、武术文化展、武术漫展,也可以争取申办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文化)博览会等高水平国际博览会。

四、结语

体育旅游业是目前产业融合导向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河南省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发展进一步深入,当地相关政策不健全,资源开发盲目无序,服务业水平较低等问题逐渐显现。作为中原大省,河南省拥有丰富且高质量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体育赛事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所以,河南省应该从政府政策保障、产业中心规划、体育小镇建设、体育赛事申办等多方面发力,充分利用省内体育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旅游业武术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武术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旅游业
畅聊体育赛事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