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实践
2020-07-20刘杰
刘杰
引言
随着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受到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目前,传统意义下的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应用广泛,为了在保护生态旅游区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价值,景区需要探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并不断进行实践,保障生态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立足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生态旅游管理过程中积极融入环境政策,为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新途径、新视野。
一、环境政策概述
所谓的环境政策,指一个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发展方针,会对该国家的环境立法以及环境管理产生直接影响,能够保护该国家的整体环境状况。环境政策是由我国政府制定并公布的政策方针,经国务院批准方可发布,属于环境类的政策方针,能够引导和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在实际的环境保护与评价工作中。
政府从发现某一环境问题到制定相关的战略方针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首先,要发现环境问题,该过程的主要科研范畴就是发现以及阐述问题,命名应将问题与类似问题区分,甚至可以从原来单独的大问题中单独分离出来,对相关法律、道德、技术以及科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当某一个环境问题能够科学解释后,相关机构就会在公众面前公布该环境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会被公众重视。其间需要相关政治干预,与媒体也有联系。在公众认知某一环境问题的前提下,该环境问题会被提上政治议程,经过切实的讨论与研究,制定相关环境政策。
二、环境政策的主要分类以及重要性
环境政策能充分体现一个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意志力,是一个国家治理环境的重要手段。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过程大致上经历了3个阶段。
首先,环境政策是命令控制型的,这是国家最原始的一种环境治理方式。由于该阶段人们没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只能依靠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护环境。
其次,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强化,这种命令控制型政策逐渐向经济激励型政策转变,在各个发展阶段中人们更重视经济发展,开始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但是,这种环境保护的意识依然不强,要想引导人们积极保护环境,还要采用人们感兴趣的经济激励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开始出现,全球变暖、各种地质灾害频发都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面积遭受到破坏的环境也让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环境方面的问题,相关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
最后,环境政策开始向公共参与型转变,所有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再是强制命令型,更多人愿意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大潮中,积极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号召,这是环境政策的最高形态。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管理工作需要同时开展上述3种管理层次,只有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我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管理现状
(一)尚未形成协调的发展机制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经济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尚未形成协调的发展机制。而我国很多地区为了片面提升当地的旅游收入水平,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工作上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没能充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完善各个细节方面的统筹与发展,解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并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
(二)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由于我国面积十分广阔,各个地区之间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都有所不同,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管理标准,还约束了生态旅旅游行业的发展,导致生态旅游行业发展不规范。
四、新形势下环境政策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应用
(一)确定科学的发展观念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坚守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同样应坚守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不动摇。对于一些环境保护的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旅游行业应积极转变自身的传统发展观念,顺应时代变化,遵循国家的发展目标。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样应涉及国家,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充分结合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升生态旅游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不能仅把可持续发展当作一个口号,要避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健全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应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寻找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二)将保护工作与法律相关联
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法律政策能够对生态旅游管理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更能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保障各项生态旅游管理工作都能有法可依。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相关法律也明确要求我国公民应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口号,也并不单依靠政府的力量就能得到很好地管理,人人都应参与其中,并且,政府要严厉惩戒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
(三)明确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开展生态旅游工作的前期,由于人们严重缺乏资源保护意识,导致生态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各个地方政府应站在宏观层面明确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提出的生态旅游管理有关规划发展理念还停留在经济发展层面。对此,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基本目标,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況合理规划、利用资源,结合经济效益的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使生态旅游景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生态旅游产业在新形势下同样能得到良好发展。政府应站在发展经济的角度提出发展理念,重视各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当地的环境制订相关限制方案,确立可行的环境保护条例,保证环境保条例的权威性,确保相关管理者能够充分尊重制度规范。此外,还要把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管理者身上,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我国经济长足发展。
(四)命令控制性环境政策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应用
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必不可少的一种环境政策就是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现阶段,这种政策似乎并不太适应现代的环境治理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种强制性政策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充分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发展体系尚未形成,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在生态旅游管理过程中,要应用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有效避免这种问题,发挥命令型环境保护政策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以及生态旅游管理的作用。要将命令型环境保护政策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将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遏制在萌芽中。命令型环境保护政策是维护环境、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時强硬的工作手段。国家通过强制的命令手段以及法律政策对相关生态旅游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管理。例如,国家颁布的一些环境保护法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法律文件,更是国家通过强制干预手段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实例。这种命令型的政策能够体现出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更能体现国家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期待,通过这种有效的政策干预保障生态旅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可以促使生态旅游产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五)激励形式的生态旅游管理促进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因此,政府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些对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具有激励作用的政策,促进生态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将命令型环境政策看作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武器。在生态旅游管理中应用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应该更加重视生态旅游本身的管理,这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措施,类似诱导性的管理手段。经济激励性环境政策是连接生态旅游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的管理手段,能够充分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具主动性,保障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实现相应的目标。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层面,而经济的发展不能因为生态环境的压力止步不前。应用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下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五、结语
我国现阶段建设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发展好生态旅游,切实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这需要相关工作者在开展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较强的专业素养。由于生态旅游管理中广泛应用了环境政策。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环境政策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只有更加注重环境政策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才能保障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实现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