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飞路线:条条通向爱的远方

2020-07-20徐树春

旅游纵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护鸟爱鸟鸟类

徐树春

候鸟迁徙的春夏之际,成群的鸟儿从南方,跨过江河,飞过原野,向着适宜的北国飞去。一路上,春风为它们助力,人类为它们护航。天空中,不时出现的人字形雁阵,翻飞的鸟浪,构成一幅幅壮观的画面。

然而,鸟的迁徙路线充满艰辛,停歇的驿站也是险象环生。在善良的人们眼中,鸟儿是美的化身,是友爱的使者,可是在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眼中,鸟儿是盘中的美餐,手中把玩的宠物,是可以换来金钱的商品。

迁飞季节,保护候鸟,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民众参与的一致行动。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从2017年开始启动的保护候鸟志愿者“护飞行动”,就是调动各级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开展的有益活动。

志愿服务精神永存

盗猎和伤害鸟类行为为何屡禁不止?无非就是人的贪欲使然。各地志愿者举报和执法部门查获的案件表明,鸟类的厄运不仅仅是囚禁于花鸟市场的鸟笼那样简单。在一些隐蔽及阴暗的角落遍布罗网,大量的飞鸟被捕获,在养殖场催肥,然后屠杀冷冻,长途运往销售的黑市,由猎捕到餐桌成为利益链条,一些饕餮者也以滥食野味而炫耀,种种乱象让人触目惊心。

多年来,国家加大打击盗猎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形势,仅靠政府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够,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志愿者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力量。在田野,在山岗,在湖畔,在林间,凡是容易出现伤害鸟类的地方,总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有的结成组织,有的单兵作战,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怀着一颗爱心,默默做着有益社会的事业。志愿者从事的是正义的行为,但是由于没有执法权和相应的手段,发现和处置违法现象,还要承受各种误解、压力甚至危险,有时显得很无助,但是困难和挫折始终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

2018年 7月12日,北京竹藤大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在这里成立,这无疑确立了志愿者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地位,也向社会发出了重要信号。来自基层的志愿者代表在发言中激动地表示,志愿者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

志愿者委员会成立的宗旨就是唤起全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团结和吸纳更多民间力量,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围绕野生动物保护重大主题开展志愿活动。

志愿者委员会成立伊始,首先搭建野生动物保护平台,建立志愿者骨干微信群,形成通达的信息联络和指挥系统,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注册志愿者四千多名。志愿者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做好各地志愿者的登记、注册、证件发送等各项基础工作。之后,反复修改和完善了《护飞活动通知》《护飞行动方案》《志愿者委员会工作规则》《志愿者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使委员会的工作规范有序,像一架机器高速运转。

护飞旗帜迎风飘扬

保护候鸟志愿者“护飞行动”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连续多年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2020年的“护飞行动”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形势下,在各地志愿者的积极配合下如期展开。协会领导陈凤学、李青文和郭立新等多次指导制订护飞方案,安排部署护飞工作。

從2月中旬开始,志愿者委员会着手研究起草“护飞行动”方案。此前因有组织护飞工作经验,根据疫情变化和各地实际,适时提出不搞集中启动仪式,实行“双线联动”的方式,协会给予经费补助,因地制宜,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织和安排了130支护飞队伍,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方面在条件适宜和疫情安稳的地带,结合鸟类迁徙情况,开展护飞行动;一方面在网上开展培训,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全国人大的《决定》精神,调查和举报违法行为。

护飞行动自3月下旬启动以来,各地护飞队积极响应,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新疆等重点区域的护飞队根据当地鸟类迁徙情况,开展巡查候鸟栖息地、救助受伤鸟类、发放爱鸟护鸟宣传资料、签订《共建爱鸟护鸟文明乡村协约》等行动。各地护飞队信息联络员随时上传护飞活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护飞微信群异常活跃,大家在这里展示护飞成果,互相借鉴和交流经验。

护飞行动中,各护飞队以野外巡护为重点,清理鸟网、鸟笼等捕鸟用具,救助受伤鸟类。湖南湘潭护飞队通过巡护,发现并拆除了千米长的巨型鸟网;河北康保团队为因恶劣天气食物短缺的遗鸥投喂活体面包虫等约200公斤,队长麻喜荣发挥自己外科医生的特长,救助和治疗多只受伤遗鸥、大鸨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辽宁营口护飞队仅一天就清运垃圾10余车,清洁海岸近6000平方米;江西南昌护飞队签订了4个《共建爱鸟护鸟文明乡村协约》;吉林镇赉护飞队自活动开展以来深入乡村巡护40多次;内蒙古锡林郭勒护飞队两天内就开展5场野保科普和普法讲座,黑龙江和辽宁志愿者为了救助一只毛脚鵟,跨省接力,使伤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鉴于今年护飞行动面临的特殊形势,部分护飞队采取大篷车广播、微信朋友圈接力等无接触方式宣传爱鸟护鸟常识。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张德志一行到辽宁营口、盘锦等地,巡查志愿者护飞情况,转达中动协领导对基层志愿者的问候,并与当地志愿者座谈,调查了解护飞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

志愿者反映,今年非法猎捕、贩卖野鸟的行为较往年有所减少,人们爱鸟护鸟意识有所提高。黑龙江猎鹰大队在鸟类栖息地、花鸟市场等地宣传普法,捕鸟者在志愿者劝说下能够主动销毁捕鸟器具,各店主也积极配合,放飞野鸟600多只,销毁粘网,并表示不再销售伤害鸟类的违禁物品。

护飞行动声名远播

面向全国开展的护飞行动,带动了各地一批又一批爱心人士了解、参与、热爱野保活动,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许多民间保护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身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旗帜下,一些大学生团体、宗教界人士、电力巡线工等都成为志愿者而活跃在护飞的前线。

志愿者“护飞行动”不仅是对鸟类的关注,更深层次的是对环境的保护及民众保护意识的呼唤和引导。大连谷国强等志愿者通过宣传和呼吁,推动了大连西海湿地的保护;盘锦志愿者刘德天密切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把黑嘴鸥栖息地的保护列入政府工作要点;宁夏志愿者刘德厚探讨和实践反盗猎的妥善方法,通过沟通和劝导达到转化的效果,让盗猎份子自觉收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康保遗鸥保护协会把主管副县长发展为志愿者。如今身着浅绿色马甲的志愿者获得了社会的尊敬与支持,不再是被人忽视的散兵游勇。

每一次“护飞行动”也是各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地护飞队与新闻媒体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通报活动信息。各级报刊、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的报道也让社会更多地了解了护飞行动的意义。新华网、央广网、人民日报海外网、央视新闻直播间、中新网、光明网、中国林业网、澎湃新闻等66家媒体报道、转发护飞行动新闻100余条。5月8日,大型系列主题公益直播访谈节目《新闻2+1》播出第四期“爱鸟护鸟,志愿者在行动”,中国野生動物保护协会负责志愿者组织工作的史晁羊处长做客直播间,阐释广大志愿者在爱鸟护鸟、保护生态行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节目获得广大网络电视观众一致好评,直播收获106万的访谈节目高收视率。

护飞的路程还很长,充满爱心的志愿者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护鸟爱鸟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关注候鸟,保护环境
我们都爱鸟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山中护鸟人
鸟类的叫声
我想有个爱鸟节
爱鸟的人
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