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使用与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

2020-07-20周利王丽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7期
关键词:机械维修制度

周利 王丽君

摘 要:分析了在机械维修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随着工业化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是工业化显著的特征之一,工业的运营需要机械设备的支持,针对机械维修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控制措失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机械维修;机械保养;制度

中图分类号:S23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7.059

1 机械使用与维修的常见问题

1.1 忽视机械的使用寿命

工厂中有各种不同的机械设备,不同的机械设备使用年限也有很大差别,有些机械没日没夜的运作,时间久了也会像人的身体那样出现一系列的故障,进而也就大大缩减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相关维修人员一定要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明确的检查,发现问题之后及时维修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安全并且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

1.2 维修人员自身存在问题

很多操作维修人员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再加上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开始上岗操作,所以对机械本身的构造以及相关的信息并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当机械设备出现了故障之后,并不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分析,而且还可能会盲目的更换零件或者把那些机械设备大拆大卸,由于维修方法不科学,从而导致故障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还可能会使问题更加严重,造成人力物力的大幅度损失以及浪费。

1.3 机械的保养跟不上

对新的设备来讲,保养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工作初期特别容易出故障,还可能会造成设备零部件过早的损坏。一些施工单位不仅缺乏保养的相关意识,而且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益还会不断的节约保养的成本,导致他们忽略了机械设备很重要的保养内容。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如果机械设备每天都高强度的运行但是不注重保养的话,那他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性能肯定会大打折扣。

1.4 机械配件质量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机械设备是由一个个的配件组成的 ,所以对机械设备本身来说,其配件质量是不容小觑的。有些维修人员不检查新配件的质量和参数是否合格就开始装配,这样导致了装配之后出现问题以及故障的频率大大上升。这不仅会使维修的效率降低,而且还会浪费维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应该小心谨慎,因为有些配件的质量很差,甚至有的生产质量根本不符合标准。大部分的工厂是在城郊或者是比较偏僻的地方,由于交通不太便利,所以导致配件不能及时的供应,这会使维修的时间延长,这类企业因忽视配件库存易造成更大损失。有些企业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他们会选择比较劣质的配件,这样会使机械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反而会增加一些新的隐患,这也会对机械设备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1.5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把重心放在如何提高产量上,很少企业能够把目光放在生产设备以及人员的管理上。其实管理制度不局限于存在管理型的企业中,它在加工生产的企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引领着企业的发展。但是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行的,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让员工一起来遵守,这才是长远之计。但是像生产制造这样类型的工厂常常忽视管理制度,认为技术型的生产活动才是重要的。这就导致这种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使人力物力的组合达不到最优,造成闲置或者浪费,不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控制措施

2.1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尽量延长它的生命周期。对于机械设备应该要严格的按照其相关要求来使用,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经常性的让机械设备超负荷的工作。如果有特殊情况要超负荷工作的话,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监护措施,但是绝不能让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那样不利于机械长久使用。

2.2 企业加大培训力度

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相关的维修操作人员必须要进行正规的学习和培训,企业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且积极引进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相关的维修人员应该真正自觉的认识到维修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培训,相关人员必须要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和用途,要懂得怎么操作以及怎么保养,并了解如何处理相关的故障。并且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应该预先采取措施。企业要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方面的素质,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这样才能够确保维修工作高效规范的进行。在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发挥团结协助的精神,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对于维修工作的理解,也能够增强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

企业也应该让操作和维修人员多参加实践培训,参加实践培训有利于让维修人员深入了解机械设备的性能,提高他们的维修技术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鼓励维修人员跟业内技术水平高的人员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探讨维修方法,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自己的维修能力。

2.3 要切实提高企业关于的保养的意识

提高企业员工的保养意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企业管理维修人员的保养意识,要制定相关制度并且要把保养计划落到实处,不仅要保养,而且还要定期保养,企业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保养体系,并且严格按照标准的保养工作进行机械的保养。不能只用不养,或者只修不养,这样都不利于机械设备的长久使用。更不能无故拖延保养,如果实在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进行保养工作的话,要向上级报告,在得到批准之后方可延期保养。

2.4 用正确方法安装质量合格的配件

在工厂生产中,大多都是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的,不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的运作,所以在生产每个部件的时候都应该格外的注意。平常要随机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对于一些老化的零件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换。企业应当选择优质的配件并及时供应。要按照设备本身的特性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工具的合理选择对于零配件的表面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合理的进行工具的选择,并且选择合适的配件,不仅能为企業节约大量的开支,也会使机械设备的使用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5 企业要制定相关的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

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机械设备以及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人和机械都可以得到充分地利用,还应该做好人员的分工并且加强日常的管理。企业更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机械设备开始工作之前和结束工作之后的整修工作。凡是已经安装了的设备,必须要做到每台都有完整有效的规范操作与管理流程。企业也应该制定安全措施,来保障相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工作人员如果在规章制度中发现某些内容有不完善或者有错误的话,这时候就要赶紧向上级反映,管理人员应立刻到场查明情况,并且要对那些不正确的内容进行修改。企业也可以制定对员工的鼓励措施,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3 结语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机械化生产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其管理和维修以及保养也都十分重要。只有做好相关工作,才能让机械设备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更能占有优势。

参考文献:

[1] 郝彤.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3):95.

[2] 陶德忠.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4(29):82.

猜你喜欢

机械维修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模式探讨
如何在机械维修过程中进行轴承维修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城轨交通车辆机械维修》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探究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当前工程机械维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汽车机械维修保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