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临床分析※

2020-07-20练芮含王平平祁平安1王卫凯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甘肃省核酸

练芮含,王平平,祁平安1,,马 雯,王卫凯,3,马 彬,

李秀霞4,5,易 彬1,2,3&,杨克虎4,5&&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730050;3.甘肃省儿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4.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基础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5.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儿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被定为甘肃省儿童冠状病毒定点收治医院以来,共收治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

自2020年1月26日至2月11日我院收治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儿9例,按严格隔离要求收入专置病区留院观察及治疗,经本院NCP专家组鉴别诊断后排除或升级,最终无1例上升为NCP临床诊断病例。目前9例痊愈离院。

临床诊断标准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当时更新到试行第五版)和《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一版)》。

2019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将新鲜采集的血清或咽拭子标本用RT-PCR荧光探针法行2019-nCoV核酸检测,检测盒由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提供。同时留取两份标本,一份送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一份送甘肃省儿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至少送检两次。

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9例患儿中男5例、女4例,年龄7.6月~11.1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3天,平均6.6天。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区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9例患儿均有发热,有中度热(38.1℃~39℃)者7例、高热(39.1℃~41℃)者2例。其中,咳嗽者6例,咳痰者4例,流涕鼻塞者3例,乏力者3例,四肢酸痛者2例,离氧不耐受者1例,腹泻者1例,咽充血者9例,肺部湿啰音者4例,皮疹者1例。

9例患儿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者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者3例,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正常。小于6岁的8例患儿中,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6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小于1.5×109/L者2例,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者6例,C-反应蛋白增高(>10mg/L)者4例,血清淀粉样蛋白增高(>10mg/L)者7例。所有患儿离院前复查血常规均恢复正常。

影像学检查示肺部可见斑片状或絮状密度增高影者5例,肺部可见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者1例,局限性肺气肿者1例,肺部未见明显改变者3例。其中,1例重症肺炎患儿胸部正位片及胸部CT均显示 多发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见图1。

图1 重症肺炎患儿胸部影像图

重症肺炎患儿多次查新冠病毒核酸和其他病原体均呈阴性,予美罗培南联合红霉素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明确流感病毒或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予奥司他韦,明确肺炎支原体感染予阿奇霉素,咳嗽咳痰者予布地奈德、干扰素或乙酰半胱氨酸雾化,高热者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有缺氧症状者给予呼吸支持。所有患儿均配合清热解毒中成药及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入院治疗48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者7例,入院治疗48小时内咳嗽减轻者5例,目前9例患儿均痊愈离院。最终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3例、流行性感冒者2例、支气管肺炎者2例、急性支气管炎者1例、幼儿急疹者1例、重症肺炎者1例。

2 讨论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文献报道,COVID-19成人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伴或不伴有呼吸道及其他系统症状,临床特征与一般病毒性肺炎类似[1];从目前收治的儿童病例情况来看,多数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可无发热或肺炎表现,预后良好,多在1~2周内恢复,部分儿童病例或可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2]。本案9例疑似患儿均以发热就诊,中度热为主,伴或不伴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且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疑似COVID-19临床特点。

COVID-19患者发病早期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正常甚至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4],本案观察的9例疑似2019-nCoV感染患儿大多数符合COVID-19临床特点,因此从血常规检查上不能完全排除COVID-19。

COVID-19患儿胸部病变CT表现形态多样,病灶多位于肺底胸膜下,多数病灶范围小、较局限,少数范围广,部分患儿表现不典型,与儿童冬季其他肺炎难以鉴别[5]。虽然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目前尚缺乏特异性,仅凭影像学特征不能单独做出明确诊断,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案观察的9例疑似患儿无典型磨玻璃影,有5例呈支气管炎表现(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从中内带走行,呈多个斑片状或絮状模糊影),有1例重症患儿胸部CT示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透光增亮区,高度接近COVID-19影像学特点。

有专家指出,2019-nCoV核酸检测可为COVID-19诊断提供直接证据[6]。本案观察的9例疑似患儿两次或两次以上咽拭子或血清2019-nCoV核酸检测均呈阴性,这是目前排除COVID-19的重要依据。但需注意的是,较多客观因素(方法学因素、疾病发展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与运输因素、核酸提取因素、扩增体系因素、人员操作因素等)都可能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7]。故9例患儿痊愈离院后仍需隔离观察7~14天。

此次发生的COVID-19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一样,都属于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在SARS和MERS爆发期间儿童病例均较少且症状轻,分析原因可能是儿童多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属于第二代或第三代感染,病毒的毒力减弱,因此我们大胆推测COVID-19的儿童感染率依然不高。

从目前报道的COVID-19儿童病例可知,其早期临床表现与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有相似之处,且新冠病毒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也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现象,或同时感染,或短期内先后感染。因此需密切关注发热患儿的流行病学史,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影像学改变结果和治疗效果综合分析判断。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甘肃省核酸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核酸检测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