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胸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及赘生物形成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2020-07-1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经胸心内膜炎主动脉瓣

周 娟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省醴陵市 412200

微生物是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因素,病发后会诱发心血管内膜、瓣膜等炎性病变,损害心脏瓣膜,形成赘生物[1]。一旦赘生物脱落,将造成器官组织栓塞,影响血流情况,提高患者死亡率。如果能及时确诊、及时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经胸超声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方式,能清晰呈现瓣膜形态、赘生物分布等情况,为诊断提供参考。此次我院为了进一步明确经胸超声的应用价值而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5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患者,其中女21例、男3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9.43±7.16)岁;外伤手术史者2例、风湿性心脏病者39例、先天性心脏病者18例;心功能分级:Ⅱ级43例、Ⅲ级12例、Ⅳ级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心脏杂音、发热、关节疼痛、心脏杂音、贫血、皮肤黏膜淤斑或出血点等症状。

1.2 方法 检查中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频率为1~5MHz的探头。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对胸骨上窝、胸骨旁、剑突下、心尖等部位扫描,切面包括大动脉短轴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四腔或五腔心切面,测量左室壁厚度、各瓣膜口血流参数、各房室腔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大小,掌握瓣膜运动、血流、心脏功能及结构等情况;认真观察是否有瓣膜穿孔、脱垂,以及瓣膜脓肿等情况;特别注意瓣膜上、心内膜、大血管根部赘生物情况,包括回声特点、数量、形态、活动度、所处部位、大小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经胸超声诊断结果,包括赘生物数量、大小,并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赘生物分布情况以及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用[n(%)]描述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胸超声及手术病理诊断赘生物情况比较 59例患者经胸超声诊断28例存在赘生物,阳性率为47.46%,手术病理诊断出36例,阳性率为61.0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诊断方式对赘生物数量、大小的诊断结果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经胸超声及手术病理诊断赘生物情况比较[n(%)]

2.2 经胸超声检查中赘生物分布情况及特点 经胸超声检查赘生物分布情况:1例(3.57%)肺动脉瓣、5例(17.86%)三尖瓣、10例(35.71%)二尖瓣、12例(42.86%)主动脉瓣。

二尖瓣赘生物特点:较多累及前叶,主要处在瓣叶室面,有瓣膜穿孔情况,瓣膜存在不同程度反流。主动脉瓣赘生物特点:主要处于瓣叶左室面,会累及多个瓣,可联合累及无冠瓣、右冠瓣;形态不规则,主要是团絮状,运行时表现为串珠状,瓣口存在不同程度反流。室间隔缺损赘生物特点:主要出在缺损右室面,可累及肺动脉瓣、主动脉瓣无冠瓣及右冠瓣、三尖瓣隔叶及前叶。赘生物呈强回声、中等回声、低回声,钙化后呈较强回声,类似钙化组织。

3 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就是赘生物形成、心脏瓣膜损害,这是因为细菌入侵心内膜后,会在血液异常流出处、低压腔室近端受损部位粘着,继而增殖产生赘生物[2]。由于此类赘生物在血流冲击下易碎,并形成栓子,阻塞各个器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所以要早诊断、早治疗。血培养、经胸超声均是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不过血液培养结果会受到耐药菌种增多的影响,常出现假阴性。而经胸超声能系统评估心脏大小、腱索形态、瓣膜情况,还能直观呈现赘生物形成及分布情况,同时还能辨别患者是否合并先天心脏畸形、是否瓣叶穿孔或缺损,是否瓣膜关闭不全或脱垂,所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损害及赘生物形成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3]。

本文结果表明,59例患者经胸超声检查,共计检出28例有赘生物形成,阳性检出率为47.46%,与手术病理诊断的61.0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经胸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在本文研究中,大部分患者赘生物为2个,占比57.14%;同时,赘生物大小以2~15mm居多,占比89.29%。赘生物主要分布在肺动脉瓣、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中,心脏长轴切面下,主动脉瓣下呈团絮状,瓣膜有着较大的活动度,舒张期光团会和瓣膜一同进入左室流出道,呈串珠状;心底部实时切面下,能呈现赘生物数量、大小及附着位置。在超声心动图中,收缩期无冠瓣赘生物会后移,右冠瓣赘生物会前移,若左冠瓣上附着赘生物,主动脉腔有异常光团,而且赘生物附着会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及赘生物形成的诊断中,经胸超声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清晰呈现赘生物数量、大小、活动情况、分布情况等,还能评估瓣膜反流程度、心脏功能,为疾病诊断、手术方案制定、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不过,因为赘生物与瓣膜钙化和纤维化、瓣膜增厚等病变的声像表现相类似,所以要加强鉴别诊断,认真观察各切面瓣膜与赘生物活动度、关系等,如有必要可结合血液培养等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经胸心内膜炎主动脉瓣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术期护理配合分析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经胸乳入路腔镜术与传统开放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