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指路”物业“出招”
2020-07-17郑欣宇
郑欣宇
“我在这小区住了20多年,以前小区没有物业,环境脏乱差,路边的垃圾堆几天也没人管。现在有了物业,环境大变样。你看这鸟语花香的,多好!”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红庙社区机二委小区居民左惠英坐在新建成的凉亭里,将小区的变化娓娓道来。
“有急事,找物业;有困难,找党员。”近年来,朝阳区委八里庄街道工委通过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多方联动的“党建+物业”体系,破解了一系列物业管理难题,为居民精心打造了有品质的生活环境。
“三带”工作法激励党员担当风险
“以前小区没有路灯,晚上黑乎乎的。楼道里灯泡坏的多,也不知道找谁修。”机二委小区居民张淑玲说。这个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区,在2017年以前长期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存在环境治理难、居民生活不便等诸多问题。2018年,八里庄街道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开始专项施治。
“你看,现在路两侧都有路灯,楼道里的灯也是一拍手就亮,家里灯泡坏了,给物业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我感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张淑玲高兴地述说着这些变化。
在完善小区物业服务的过程中,社区党委发挥网格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三带”工作法,即横向实施党委带单位、支部带网格、党员带队伍;纵向实施一个党员带一户、三个党员带一门、十个党员带一楼的办法,激励社区党员发挥专长,参与小区建设管理。
在小区引进物业之初,看到物业项目维修部人员力量不足,党员赵玉宝便主动请缨,要求负责小区的电路改造:“我是党员,退休前的工作一直跟电打交道,也有电工证,自然得为咱们小区出一份力。”改造期间,赵玉宝每天都早早地来施工现场报到,设计走线布线规划,参与用电设计和流量计算。在赵玉宝的指导和推动下,小区很快完成了路灯、楼道灯的改造和安装,并引进了电动车充电桩,极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截至6月,共有132名社区党员参加了小区建设、管理工作,形成了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促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良好互动。”红庙社区党委书记高书鹏说。
自管会汇集民智出实招
“自從小区成立了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再也不会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解决了。”社区居民王英敏老人说。
在物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为完善居民自治机制、全方位收集民情民意,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有效发挥了居民参事议事、协商共治的作用。
停车问题曾是机二委小区的大难题。改造前,小区内自行车乱放,地锁横行,小区仅有的一个大门又要进出车,又要走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小区自管会成员刘玉琴、刘昌义等党员骨干主动征求民意,将居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物业。
随后,物业拆除了4号楼门前一处废弃的花坛,清理了被各种地锁占据的停车位,并重新施划了停车线;每辆进入小区的机动车都有专门人员进行停车引导;小区保安24小时在岗,电动自行车电瓶失窃现象再没有出现过……
把党的宗旨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在八里庄街道工委打造的社区党组织、小区自管会与物业公司“三位一体”运行机制下,机二委小区形成了“社区党委领导小区自管会、小区自管会监督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服务居民、居民意见建议反馈小区自管会和社区党委”的运行闭环,进一步织密了“社区党委统全面——基层支部统网格”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网,时时处处把党的宗旨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机二委小区里老年人多,为提高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小区自管会建议给予前来看望老人的车辆每月20个小时的停车优惠。与物业公司沟通协商后,物业公司表示,这样的想法虽好,他们也愿意配合执行,但由于停车系统的问题,无法实现自动识别车辆减免费用的功能。
随后,社区党委立即召集自管会和物业公司,专门召开了一次协调会。经反复研究讨论,最终决定采取发放免费停车券的方式,鼓励儿女多回小区看望父母。人性化的服务,让小区居民对物业公司的进驻有了信任与期待。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居民们的小事儿都是我们的大事儿。”物业公司经理俞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