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建设少数民族曲艺教育之思
2020-07-17柯琳
柯琳
少数民族曲艺,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曲艺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设和加强少数民族曲艺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应把少数民族曲艺教育、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提到文化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研究和探讨少数民族曲艺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完善和发展现有的曲艺教育,同时对曲艺学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少数民族曲艺的认知
我国的 55个少数民族多数都有本民族的民间曲种,它们大都以说唱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少数民族曲艺源远流长、形式各异,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本民族的生存、繁衍、迁徙和发展,并传播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知识,陶冶着本民族的情操,记录着各民族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过去,对普通民众来说,几乎没有条件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听书唱曲”为民众接受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曲艺的曲目也成为考察、研究和认识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分别记录着三个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通过曲艺艺人们长期说唱传承,曲艺便成为研究民族历史、宗教、民俗、文学、音乐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我国少数民族曲艺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按其本质特征分为说唱、歌唱、舞唱和杂艺等形式。它们诙谐生动,可抒情,也可叙事,有宏大的长篇史诗,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短篇小品,有美丽的传说,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各民族曲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曲艺文化宝库。
少数民族曲艺作为民歌向民间戏曲过渡的中间艺术,担负承载着表演艺术的转型作用。许多曲种都与本民族的民歌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些少数民族剧种的形成就是在本民族曲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例如,白族“大本曲”就直接吸收了白族民歌的音调,而白族的“白剧”音乐则是在本地民歌和“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朝鲜族“唱剧”是在本民族说唱“盘索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表演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布依族“布依戏”中“北路土戏”就以布依族曲艺“八音坐弹”为基础等。少数民族曲艺与其他民歌、戏剧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表演艺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而,现状中的少数民族曲艺教育极为贫乏,只有极少的学校开设有曲艺教育,比如目前仅有的两所专业性曲艺学校,一是1962年创办于苏州的苏州评弹学校,二是于1986年创办于天津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近年来虽然一些院校,如北京城市学院、辽宁科技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曲艺专业;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相继开办相声大专班和少数民族曲艺大专班等,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具有数百个曲种的少数民族曲艺传承的需要及相关人才培养的需要。21世纪少数民族曲艺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曲艺教育,如何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曲艺文化传承下去,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重视。
二、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曲艺教学状况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音乐人才。目前学院设有8个系40多个本科专业方向和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编教师100多人,形成了融教学、学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但是,长期以来,中央民族大學音乐学院缺乏曲艺专业教学,没有开设独立系统的曲艺教学课程。有关曲艺知识也只是零星地放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上进行简单介绍,曲艺教学(包括少数民族曲艺)极度匮乏,主要表现为:
1.对各民族曲艺价值认识不足。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对曲艺教学,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安排,课程设置缺乏对曲艺艺术的思考。普遍的情况是教师在讲授民间音乐课程内容时,自行把极少量的民间曲艺作为民间音乐内容之一进行简单零星的介绍。
2.缺乏独立系统完整的曲艺课程设置。至目前为止,少数民族曲艺没有进入主体课程设置。尽管一些课程上进行少许穿插式的曲艺介绍,但曲艺却未被系统地纳入学院的主体教学当中,而是以零星化、点缀性的方式出现,这样自然影响到少数民族曲艺人才的培养和传承。
3.有关曲艺教材缺乏。课堂上仅从民族民间音乐角度零星化介绍曲艺知识,既不全面也不系统。曲艺(包括少数民族曲艺)教材始终是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有关曲艺课程教材与其他专业科目相比,几乎是空缺。因此,常常是教师自由介绍曲艺艺术,一些音乐教材较少涉及曲艺形式,也多是介绍汉族曲艺,少数民族曲艺涉及极少,这无疑影响到整个曲艺教育的推广。可以说在现况的实际教学中,曲艺教学仅仅只相当于音乐大餐中的“调味品”,更不用说讲授少数民族曲艺了。这样的情况下,何以谈及曲艺教育。
4.曲艺师资匮乏。现状中,曲艺教育师资缺乏,在现有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缺乏对曲艺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缺乏少数民族曲艺的知识和修养。这种状况下,直接影响到了曲艺教育的发展,使少数民族曲艺缺乏应有的教育传承渠道。曲艺与其他艺术类别相比较,如音乐、舞蹈、美术的教育来说突显薄弱。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需要重新思考建构中国的曲艺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曲艺的梳理归纳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曲艺教学理论,曲艺教育现状的不足才能改观。
三、曲艺学教学模式的要素、特点和功能
1.曲艺学教学模式应具备的要素
加强和推广曲艺教育,需要建立曲艺学教学模式,即在明确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材学习的指导下展开曲艺教学活动,这是建立曲艺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基于曲艺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曲艺教学模式框架,包含五个要素:
(1)教学目标:曲艺教学模式是为教学目标而设计。所以,需要预判曲艺学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预测能够在学习者身上能产生何种效果。
(2)理论基础:指的是建立曲艺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3)教学程序:明确曲艺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学习方法,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程序。
(4)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发挥曲艺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需要对不同民族的曲艺进行教学优化,形成一定的规则,并采取可行有效的方法。
(5)评价标准:曲艺教学模式有自身的规定和教学目标,因此,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应给予重视。
2.曲艺教学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理论上来说,曲艺教学模式是指曲艺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需要具体而简明。与基础理论相比,在教学中应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即成为教学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连接。建立曲艺教学模式应有以下特点:
(1)便于讲授和学习。曲艺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曲艺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程序应该是便于理解、易于把握和运用。一方面曲艺教学模式是从自身特定角度来体现教学的规律,接近实际且易学、易懂、易掌握;另一方面曲艺教学模式的产生是为了让人们去掌握和运用,并非空谈。因此,具备自身的一套完整的表演、理论系统要求和基本程序,目的是便于曲艺教学的讲授和学习,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2)简约性。曲艺教学模式应该是简约化的教学框架理论及讲授程序,一般说来,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有条理性,即通过概念化的语言准确地对曲艺传授进行表达,全面系统,便于理解;二是严谨性,传授曲艺的逻辑脉络清晰;三是框架明晰,曲艺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学框架或类似形式进行展示,既能使纷繁的实践经验理论化,又能形成一个比抽象具体、简明的理论框架,以利于学习者理解、交流、教育和传播。
(3)针对性。在曲艺的教学模式中应有明确的针对性,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教学条件,不能超越教学模式范围,否则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整体性。曲艺教学模式应具备一套比较完整的机制,它是其教学要素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教学时,既需透彻地了解曲艺理论原理,又要切实地掌握曲艺教学模式的方式和方法,如曲艺教材的编选、表演及音乐的转换等。如果缺乏对曲艺教学整体的把控,简单套用教学程序和步骤,忽视理论学习,就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开放性。曲艺教学模式应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动态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学模式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所建立的教学模式是随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它随时代的发展而改革。
3.曲艺教学模式应具备的功能
曲艺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特定的曲艺教学目标而建立的,它从根本上基本解决了曲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应具备以下功能。
(1)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曲艺教学模式是一种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组合在一起的理论设计,它能使学习者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有效连接,并从时间和空间上阐明曲艺的发展变化关系,并在教学理论框架下不断对曲艺艺术进行探索。
(2)示范和引导。曲艺教学模式为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规范了较为完备、便于展演的实施步骤。在规范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减少了盲目摸索。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可使教师有据可行地灵活调整教学,并发挥其创造性,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对建立教学秩序,使教學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启迪功能。曲艺教学模式基本是由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操作程序、评价标准等要素组成,它能启发讲授者根据这些要素探索新的问题,如教学思想与脉络,教学目标与分类,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操作程序、评价的标准等,与目标相协调一致。超越教学模式范围,或者不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诊断预测功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曲艺教学模式进行诊断预测,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正确与否、是否具备实施条件、操作要领是否规范等,以利于改进教学。其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施条件、操作程序等,对教学模式进行预测预期的教学效果,并揭示出规律性联系,可有效地增强教学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使之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四、让曲艺教育在高校落地开花
1.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的时代意义
2015年7月2日至3日,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在辽宁科技大学举行。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评议组成员及来自全国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曲艺院团、曲协组织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高校曲艺教育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围绕曲艺学科体系建设,以及当前曲艺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曲艺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开端。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的召开,具有时代意义,体现在唯一性、理论性、综合性和运用性上,对补充中国曲艺史研究,对曲艺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机构及曲艺专业(或课程)教育教学,对繁荣新时期文艺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的召开,是国内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深入对我国曲艺传承进行反思和系统性研讨,也是对当今少数民族曲艺的一般性描述上升到理论探讨,具有拓展意义和学术理论价值,可填补我国曲艺研究中的不足,进一步构建中国曲艺学理论。
(1)概念上,从单纯对曲艺形式的关注,上升到对各民族曲艺理论的关注,进而拓展、深化了对曲艺形式、传承方式及其文化生态的关注,将整个曲艺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面。
(2)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来说,一方面让民族曲艺积极融入到现代教育当中去;另一方面也保持应有的传统性的文化整合,既加强各民族的曲艺交流,又维护自身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文化,涉及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以及多个人文学科,是具有综合学科性质的论坛。
(3)从学科建设上来说,既有系统的学科体系探讨和建构,也进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探索。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整合了现有的优势,对适应新时期曲艺学科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民族曲艺承载着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我国曲艺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各民族曲艺,建立中国曲艺学,无疑是当前和今后曲艺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当前曲艺艺术已迈入教育发展的阶段。因此,综合系统地研究各民族曲艺,较好地传承我国各民族曲艺精髓,是21世纪中国曲艺发展方向。
2.时代呼唤中国曲艺学的建立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曾经的“听书唱曲”艺术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地继承各民族传统等问题。重视曲艺教育是21世纪值得思考探索的一个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当前,中国曲艺已进入建立学科的发展阶段,具体反映在:
(1)曲艺作为一门学科,已迈入教学和研究范畴,进入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阶段。
(2)从曲艺的研究来看,产生了相关调查报告、论文和著作及由国家、各省市文化部门共同编撰总结的曲艺资料。
(3)中国曲艺研究体现出中国有深厚的曲艺研究对象。
(4)中国曲艺学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并在中国曲协的带领下,形成一批注重实践、学风严谨的曲艺研究人才。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说明,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上的研讨,显示出时代呼唤中国曲艺学的建立!
中国曲艺学的提出,具有学科性质,就其学科理论建设和研究展开学术研讨,表现出中国曲艺工作者对此学科如何完善和发展的高度热情。应该说,学科概念往往產生在学科实践之后,换一种方式说,学科概念的使用是学科实践积累和研究的体现。中国曲艺学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强调构成曲艺最基本的客观要素,即将语言、音乐、习俗作为构成曲艺的基本要素;将传统群体性意识作为曲艺的精神、心理要素;突出的是曲艺的历史范畴和社会属性。因此,我们需要在观念上反思,在研究中进一步拓展,需要学科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对中国曲艺的教育和研究做到全面、系统和完善。
中国曲艺学的建立,有利于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角度加强对中国曲艺的研究,对积极有效地开展曲艺教育,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曲艺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平台,为促进各民族曲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起到鼓舞奋进的作用。
少数民族曲艺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曲艺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把少数民族曲艺教育和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到文化战略发展的高度上认识。让曲艺教育在高校落地开花,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曲艺教育发展一定会朝霞满天!
参考文献:
[1]周建国:《新疆曲艺现状与创新发展》,《曲艺》,2019年第9期。
[2]阿布都外力·克热木编著:《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
[3] 崔凯:《 曲艺专业化教育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曲艺》,2016年7期。
[4] 韩利、谭勇:《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现状与前瞻》,《民族学刊》,2017年第3期。
[5] 李艳慧:《河南地方高校曲艺专业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S2期。
[6]冯光钰:《曲艺学学科建设与曲艺音乐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成立20周年感言》,《曲艺》,2007年第2期。
[7]刘小泉:《曲艺音乐研究的新视角——冯光钰新作〈多重视野中的曲艺音乐〉读后感》,《人民音乐》,2006年第5期
〔注:本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9ZD14)阶段性成果。〕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