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的青春故事:可以平凡,但拒绝平庸
2020-07-17陈全忠
陈全忠
人生的选择由自己做主
康辉1972年1月17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小时候,他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康辉觉得,老师之所以认为自己是好学生,主要还是因为学习成绩好。大人评价孩子“好不好”的另一个标准是听话与否,而康辉是一个表面上很听话、但内心很有主意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康辉也贪玩,放学后也常常四处乱跑,喜欢看“没用”的“闲书”。上学时,他的书包里经常装一本课本以外的书,放学后也往往先去书店或者报刊零售亭转一圈。
那个年代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太赞成孩子读“闲书”,认为会影响学习,但长大后康辉发现,恰恰是这些当时看似没用的东西,丰富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初中毕业,康辉进入全市前5名。当时,石家庄市一中和二中都是省重点中学,而另一所名校河北师大附中虽然是市重点,但文科实力最强。康辉初中时的数理化成绩很好,但因为自己更喜欢文科,所以就铁了心将来学文。于是,他放弃了省重点报考了河北师大附中,在当时那个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句至理名言,而康辉的父母也都是理工科出身,因此,康辉的这一选择让周围的人大跌眼镜。
因为喜欢文学,康辉也设想过大学上中文系,直到高三那年才发生转变。康辉姐姐的一个同学,读的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假期去康辉家时,讲了很多关于学校和广播电视行业的趣事。康辉被吸引住了,他决定报考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
在老师们的观念里,播音是不用学的,只要普通话说得好就行了。在反对和质疑声中,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和辅导的康辉,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考场。
有能力更有态度
康辉在上大学时,每天要从最基础的普通话学起,还要练习別人幼儿园就会的元音字母发音,因为基础薄弱,所以每次都被老师留堂。日复一日地进行机械式的练习,让他几近崩溃的边缘。
“不然……干脆转专业算了。”可是,每当出现这种想法,他都会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神奇的是,就在这一次次的反复中,忽然有一天他通晓了一切,过去每堂课的煎熬忽然就变成了享受。直到一份成绩单摆在他面前——在那次考试中,他拿了全班唯一的满分,之前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从青涩的学生到如今沉稳大气的主播,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只看到辉煌的结果,其实背后的坚持、毅力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冰心的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大学毕业之后,康辉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新闻播音员。在许多同班同学都成为知名主持人火爆荧屏时,康辉仍坚守在三尺播音台后,没有去尝试别的节目主持,他认为干一件事就要干好,在新闻播音上自己还远没有到达顶峰。
新闻播音是一种紧张、单调的工作,十分辛苦,无论是在主持《世界报道》的6年中,还是后来进入《东方时空》《新闻联播》栏目组,康辉都兢兢业业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尤其是在《东方时空》的一年多里,只要轮到他的节目,就要凌晨三四点到达办公室。对此他说:“除了职业操守之外,我的秘诀就是把每一次播出都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这样就不会懈怠了。”
2005年,康辉父亲癌症病危。那段时间,他一直不停地在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奔波。父亲弥留之际,他还在北京值联播配音班,接到姐姐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回家,可几乎同时,也是第一反应,是心中常常默念的那句话:“我在岗位上。因为很多新闻还没审完,可能会有修改,又临近播出,如果换其他同事,很多配音要重来,很可能影响安全播出。”所以,康辉在确认了最后一条新闻配音不再修改后,才飞奔上路。
等他到家,父亲已经不在了。姐姐说:“爸一直在等你,没等到你。”他深感愧对父亲,心里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是听话的孩子,因为他记着父亲对他说的话——“这辈子你要凭本事吃饭”。父亲说的这个本事,他懂,不仅有能力,更有态度。
我不是“播神”
2019年5月13日,他在《新闻联播》中的一句“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铿锵有力,继而在网上疯传,被大家盛赞。除了继续保持着越来越活泼的《新闻联播》主持风格之外,他从7月份开始坚持日更“主播说联播”,10月份参加“神仙打架”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在全新的文化节目《一堂好课》中,化身班主任领衔名家开讲……
但凡事有利有弊,在新媒体时代,主播的错误也会被网友严苛地审视。以前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大家看过也就罢了,现在却很容易被网友剪到《央视主播失误集锦》里,放在网上反复播放。康辉提到他迄今出过的最大失误,便是在2008年5月13日凌晨的那次直播中。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10小时32分钟,他走进演播室,一边焦灼地期待着灾区前方可能传回的任何一点新消息,一边不停地播报与之相关的各类信息,从凌晨1点持续到凌晨4点。当播到一组外国领导人向我国发来慰问电的新闻时,他不知怎么回事,竟将“慰问电”说成了“贺电”。这两个字脱口而出的一瞬间,他眼前如一道霹雳闪现,紧跟着冷汗涔涔而下,凌晨时分那难免的困倦一扫而光。他急忙纠正过来,强自镇定地继续将后面的内容播完,但脑子里的阴影挥之不去。沮丧地回到办公室,康辉开始预想着最坏的结果和要承担的最大责任。
但让康辉感到意外的是,网络上有关他这个失误的留言、评论、帖子,绝大多数都是对他表示理解和谅解的,很多网友说:“谁没有口误的时候,主持人凌晨坚持直播,太疲倦了,能理解”、“电视台工作很辛苦,千万别因此受处分”等。来自观众的宽容令康辉很感动,也愈发令他惭愧,对网上为数不多的批评甚至斥责更诚心诚意地接受。
尽管自曝有过失误,但在外人看来,康辉无疑是很优秀的,是当之无愧的“播神”。但他提起这一称号的时候很谦虚,坦言不是“播神”,也从未见过什么“神”。他说:“因为工作性质的特别,这些年,我得了些许薄名。然于这薄名,我常心怀惴惴,唯恐名不副实,这一行太容易让人把一些不属于自己的光环套在自己身上,以致飘飘然,进而昏昏然。”
一个人的每次突然闪亮,都是磨砺后的正常发挥。如今的康辉业务出色,在专业圈里有口皆碑,更是被观众所喜爱,同时因有着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国脸”的经历,康辉被不少人羡慕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做人可以平凡,但要拒绝平庸,这或许才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人生范本。
(摘自《青春期健康》)(责编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