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如何有序发展

2020-07-17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机构监测

苏 阳

山西宝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强,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运而生,大多数是在2015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就山西省而言,现在已有110多家,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的问题

2.1 机构成立过多,粗放式发展

山西省而言,目前已经通过计量认证(CMA)资质认证的环境监测机构110 余家,部分地级市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超过10家,注册资金上千万的机构不足15家。大多数机构运行时间不足五年,存在规模小,仪器设备配置低,检测项目少需大量分包的问题,检测质量难有保障。

2.2 市场无序,社会环保意识缺乏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对环境质量和排污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监测,对环境污染程度数据化的一个行业,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生产工艺改进和净化设备改进,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缺乏,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排污企业错误把环境监测作为排污改善的一个“伪手段”。第三方生态监测机构数量骤增,市场竞争激烈,排污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形成了价格竞争,而忽略服务质量,形成无序的市场环境。

2.3 专业人员缺乏,流动性大,能力保持存疑

对山西省某市六家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调研,该市环境检测相关从业人员共150余人,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不足25%,工程师及同等能力人员占比不足20%,其中一家公司2018 年至2019 年期间,3 名工程师及同等能力人才流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员流动性大,是大多数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面临的问题,使机构能力不能得到持续提升,甚至下滑,监测质量难有保障。山西省2019 年进行了气中SO2和水中Cu 的能力验证,参加能力验证的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气中SO2有7 家机构补测后合格,1家机构不合格,水中Cu有14家机构补测后合格,1家机构不合格。

2.4 管理体系运行缺失,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存疑

环境监测有别于真实产品的检测,是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的过程,这就要求不仅要分析准确,更要现场采样无误,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体系未有效运行,缺乏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监测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存在疑问。2018 年5 月31 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监测〔2018〕45 号),建立了“双随机”检查的监管模式,2019年多省“双随机”检查中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检查结果触目惊心,几乎没有一家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运行不存在问题,其中不乏谱尼、华测这样的行业巨头。

表1 2019年各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双随机”检查结果汇总

2.5 方法标准与行业标准不一致,认证造成困难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进行资质认证,实行以行业标准推荐方法的政策对参数进行确认,部分方法适用于该类污染物,由于行业标准未提及,不予以认证。比如空气和废气中硫化氢有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监测,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推荐方法为GB/T 14678—93《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该方法标准有直接进样和浓缩进样两种方法,直接进样适用于浓度高于1.0mg/m³的样品测定,而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硫化氢厂界三级排放标准限值为0.32mg/m³,显然不满足使用要求,而浓缩装置购买成本高,市场价为80 万至100 万,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使大多数第三方检测机构选择了放弃该参数的认证。

3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有序发展的建议

3.1 资质认证重技术,能力确认要持续

资质认证评审着重进行技术的考试,确保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准确,对方法选择上把控上以方法适用范围评判,允许选取较低成本的监测方法认证。对取得了CMA资质的检测机构,需要进行持续性能力确认,每年组织1-2次的能力验证,保证检测机构能力持续,对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的机构取消该参数资质。

3.2 监管须有力度,对于弄虚作假行为不遗余力打击

第三方监测机构弄虚作假,是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一味追求利益的表现,但也存在监管不严,监督混乱的原因。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接受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门的双重监管,要避免相互扯皮,也要避免争着管。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属地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监管,每年进行1-2次专项检查,对机构体系运行和能力保持进行监管,对检查中发现重大问题的,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163号令)对机构进行处罚。各地级市生态环境局对在当地进行环境监测的机构进行监管,进行准入登记,通过原始记录审核、现场监督、人员能力核对等方式对检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报告进行审核,对存在弄虚作假、监测数据存疑的监测机构,停止监测资格,并移交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惩罚,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至司法机关。资质认定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和信息沟通,及时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和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信息在各自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3.3 有监管也有服务,主管部门为机构做后盾

第三方生态监测机构是生态环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既要加强监督管理,更要为第三方机构做好服务,培育生态环境监测有生力量。各地市生态环境局为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才培育提供支持,邀请生态监测领域专家对机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机构核心人员素质,监测站帮助企业对机构新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机构监测人员整体业务能力。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技术比武,褒奖在比武中表现优秀的机构,促进当地机构间的交流和良性竞争,从而提升当地行业整体业务水平。

3.4 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人员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保障监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是对所有检测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关上岗资格方可上岗,上岗考试需进行专项专考。二是加强检测人员的持续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和送技术人员外出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保证员工让技术人员了解学习最新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实现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三是对重视人员梯次的建设,以老带新,轮岗学习的模式,保证一岗多人,降低人员流动对检测工作的影响。四是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检测人员学习,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留住人才。

3.5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保证管理体系良好运行

检测机构需建立完整、系统、协调的管理体系,并通过支持服务保障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体系应与检测检测机构组织架构相适应,并覆盖检验检测全过程,包括合同的评审签订、监测任务和质控单的下达、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报告出具等,涉及分包情况,应对分包方进行能力评价,并对分包进行监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客观。

图1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活动流程图及质量控制

3.6 建立行业联盟,合作共赢

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行业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持续发展。行业联盟应设立常务理事会,定期组织环境监测技术交流会,由联盟内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报名,评选出优秀的机构承办,进行监测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升行业整体实力,还可以通过常务理事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共同筹款,邀请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专家进行讲课。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相互积极进行机构间比对,对自身能力保持进行确认,保证监测质量。监测业务方面可以加强沟通合作,无能力的检测项目进行相互分包,异地采样不能及时送回本机构检测的,送至当地机构,保证样品的时效性。行业联盟的建立,作为监测资源整合的一个平台,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通过这个平台,寻求自身所需。

3.7 多领域寻求合作,提升自身实力

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加强与当地高校进行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建立长期持续的人才培育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也可以成为引进人才的渠道,完善机构的人才梯队建设。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与设备厂家由购销关系向层次合作转换,邀请售后工程师进行点对点培训,组织举办技术研讨会和仪器设备展会,邀请其他第三方机构和优秀设备厂家参加,进行技术研讨交流,促进行业的不断更新进步,积极参与厂家新型设备研发试验。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担负社会责任,与当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合作,积极参与公益性环境监测项目,学习监测站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秀的技术。

3.8 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创新,大量新的方法标准在2017年后不断发布,对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要放大格局,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待遇,吸纳专业的技术人才,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强自身体系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树立自己的品牌效,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政府应对规模化、先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逐渐淘汰粗放式的落后第三方机构。

3.9 建设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生态环境监测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覆盖监测工作全过程。现场采样仪器安装定位系统和联网芯片,现场直接监测数据及时回传,需送回实验室分析的样品粘贴二维码标识,通过手机app输入样品信息,实验员分析样品后扫描二维码上传样品分析情况和检测数据,监测完成后自动生成该企业监测数据报告,由质控员对质控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出具监测报告。由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监控监测分析全过程,避免人为原因造成数据的虚假和无效。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管理系统与管理部门监控中心联网,定期上传监测数据,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

4 结语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和支撑,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已成为环境监测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有序发展,管理部门需要合理布局,对机构进行资质认证方面指导帮助,对机构业务工作开展严格监管,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对社会负责。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自身要放大格局,着眼未来,努力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机构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