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泉市野生榧树资源分布与生长状况分析

2020-07-17叶茂平周昌和吴国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龙泉市坡向冠幅

叶茂平,周昌和,吴国华,叶 鹏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浙江 龙泉 323700)

榧树(Torreyagrandis)为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苏、贵州、湖南、江西等省,野生榧树属于濒危物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是榧树的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嫁接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栽培遍及浙江会稽山区,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干果商品[2]。其中以浙江诸暨的枫桥香榧、安徽的太平香榧和江西的玉山香榧等最负盛名。

近年来,对榧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质资源调查[3-5]、化学成分研究[6-7]、遗传多样性研究[8-9]、育苗技术[10-12]、经济文化产业[13-14]等方面,对不同环境下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分析鲜有报道。

查清龙泉市现存榧树的种质资源、生长情况和环境是开发利用该树种的基础工作,在对其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资源潜力评价,可为发展榧树木材储备林、香榧种植业和种植区划提供依据。

1 地理概况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东西宽70.25 km,南北长70.80 km,总面积3059 km2。龙泉市属于浙南山地,地势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龙泉市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早夏长,雨量丰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据1953~2016年城区气象数据记载,年降雨量在1024.9~2504.9 mm之间,年均降雨量1670.4 mm。年均无霜期为264.3 d(为1971~2016年);年均气温为17.8℃,年平均日照时间1723.1 h;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4643.8~5933.5℃,年均积温5346.5℃;年平均相对湿度78%。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浙江省林业厅制订的《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2016年版)为标准。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平板电脑进行实地定位,逐株检尺的方法进行调查。全面系统地查清全市榧树资源、年龄、胸径、树高、分布位置、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情况;输入系统进行建档立案,形成完整的文字、影像、电子资源档案。

2.2 统计分析

选择年龄相同或相近的龙泉市野生榧树,根据不同立地因子进行分组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差异显著(P<0.05)的野生榧树分组进行LSD多重比较。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 20.0完成,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6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龙泉市野生榧树资源分布与生长状况

根据访查和实地详查,汇总得出龙泉市11个乡镇榧树分布与生长状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龙泉市野生榧树共有203株,其中龙南乡最多,为125株,占比61.58%。龙泉市野生榧树的生长指标中,全市平均树高为18.57 m,其中城北乡最大,为25.75 m,竹垟乡最小,为11.33 m;全市平均胸径为81.84 cm,其中兰巨乡最大,为111.73 cm,安仁镇最小,为53.58 cm;全市平均冠幅为9.15 m,其中城北乡最大,为14.00 m,宝溪乡最小,为5.60 m。

3.2 不同海拔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

选取不同海拔但土壤、坡向等其他立地因子相同的野生榧树,对其生长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不同海拔野生榧树的树高、胸径及平均冠幅存在显著差异(P<0.05)。

对野生榧树不同海拔的树高、胸径及平均冠幅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海拔250~500 m与海拔500~1000 m的野生榧树在树高上差异显著(P<0.05),即海拔250~500 m的野生榧树树高显著高于海拔500~1000 m的野生榧树;海拔500~750 m与海拔750~1000 m的野生榧树在胸径上差异显著(P<0.05),即海拔500~750 m的野生榧树胸径显著大于海拔750~1000 m的野生榧树;海拔250~750 m与海拔750~1000 m的野生榧树在平均冠幅上差异显著(P<0.05),即海拔250~150 m的野生榧树平均冠幅均显著大于海拔750~1000 m的野生榧树。

表3 不同海拔野生榧树生长状况多重比较

3.3 不同坡向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

选取不同坡向但海拔、土壤等立地因子相同的野生榧树,对其生长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不同坡向野生榧树的树高和胸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坡向野生榧树的平均冠幅存在显著差异(P<0.05)。

对不同坡向的野生榧树的平均冠幅进行多重比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南坡向与西北、东、东北坡向野生榧树的平均冠幅差异显著(P<0.05),北坡向与西北、东坡向野生榧树的平均冠幅差异显著(P<0.05),东南坡向与西北、东坡向野生榧树的平均冠幅差异显著(P<0.05),西南坡向与西北坡向野生榧树的平均冠幅差异显著(P<0.05)。

表4 不同坡向野生榧树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

图1 不同坡向野生榧树生长状况多重比较Fig. 1 Multiple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of T. grandis in different slope directions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性程度

3.4 不同土壤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龙泉市野生榧树主要生长于红壤与黄壤两类土壤中,选择生长于不同土壤但海拔、坡向等立地条件大致相同的的野生榧树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不同土壤野生榧树的树高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土壤野生榧树的胸径和平均冠幅差异显著(P<0.05),即生长于红壤的野生榧树胸径和平均冠幅显著大于生长于黄壤的野生榧树。

表5 不同土壤野生榧树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

4 结论

对龙泉市野生榧树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龙泉市野生榧树共有203株,野生榧树的生长指标中,全市平均树高为18.57 m,其中城北乡最大,为25.75 m,竹垟乡最小,为11.33 m;全市平均胸径为81.84 cm,其中兰巨乡最大,为111.73 cm,安仁镇最小,为53.58 cm;全市平均冠幅为9.15 m,其中城北乡最大,为14.00 m,宝溪乡最小,为5.60 m。

②对野生榧树不同坡位的树高、胸径及平均冠幅的差异性分析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龙泉市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有下降的趋势。具体而言,海拔250~500 m的野生榧树树高显著高于海拔500~1000 m的野生榧树;海拔250~750 m的野生榧树胸径与平均冠幅均显著大于海拔750~1000 m的野生榧树。

③不同坡向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龙泉市野生榧树最适宜生长的坡向由高到低分别为南、北、东南、西南、西、东北、东、西北。

④不同土壤野生榧树的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于红壤的野生榧树胸径和平均冠幅显著大于生长于黄壤的野生榧树。

综上所述,龙泉市野生榧树最适宜生长区域为较低海拔地区南坡向或北坡向的红壤区。

5 讨论

5.1 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详查发现,龙泉市野生榧树生长状况良好,大多数树龄达数百年,在未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仍有很强的结实能力。但调查过程中,在龙泉市野生榧树及其周围均未发现榧树幼苗或幼树,存在天然更新能力弱的问题。同时林农对榧树的种植管护不够重视,均没有进行施肥、修剪、清杂等栽培措施,基本上任其自然生长,仅在捡拾榧子时将假种皮留在根颈周围作为养分补充。

5.2 发展对策

5.2.1 建档管理野生榧树

对龙泉市现存树龄较大的野生榧树要建立健全的古树名木档案并进行挂牌,进一步推进其保护工作。档案中要收集尽可能完整的资料(地理环境、生长状况、图片等),同时指派专人对其进行保护管理。

5.2.2 保护开发榧树树体

为保证正常生长发育,需请专家指导林农对现存的榧树进行正常的养护工作,如施肥、修剪、清杂等。同时对树龄年轻的榧树可嫁接好的品种进行改良。

5.2.3 保存优良种质资源

收集龙泉市境内野生榧树的种子进行播种试验,培育实生苗,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实生苗进行造林,扩大其种群;探究扦插育苗技术,以保存其优良的种质资源。

5.2.4 创新发展加工工艺

龙泉市的榧树产品加工还是采用传统的老办法,和市场上香榧的品质有很大差距。如要发展榧类食品产业,必须在品种选择、产品加工上有所改进和创新。

不管是从保护国家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出发,还是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发展木本油料的需要以及榧树特有的生态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考虑,政府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积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合理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龙泉市坡向冠幅
陈成武艺术作品欣赏
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的单木冠幅数据在桉树林分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1)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DEM地表坡向变率的向量几何计算法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如何发挥地灾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龙泉市为例
坡向和坡位对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