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报纸副刊的新闻性

2020-07-16黄从慎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6期

黄从慎

摘要:副刊新闻性问题虽属老调重弹,但报纸副刊一百多年的历史,也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无非是以前强调文艺属性多一些,而近年来却在思想性、文学性、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强调了新闻性。副刊文章的新闻性如何体现?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编辑体会试做探讨。

关键词:报刊副刊;新闻性;《新安晚报》

报纸副刊的新闻性,是近年来副刊同仁经常提出并探讨的问题。副刊的新闻性和新闻本身,有区别,也有共性。

一、有区别,是因为副刊和新闻的内容采集和呈现形式不一样。新闻是记者自采,以消息、通讯等方式呈现。副刊则包罗万象,一般而言,非记者自采的文章都属副刊范畴。就副刊的本义而言,凡新闻正刊之外的版面都可称为副刊。这是从大的范畴划分而言。而新闻现在的变化也很大,新闻这个箩框里装的内容也要比以前多得多;相比较而言,副刊的变化尺度反而不是太大,凡属外来投稿或编辑约稿的散文、随笔、小说、诗歌、评论等文学体裁类文章,都可发表在副刊园地。甚至科技和时尚、美食之类文章,也可发表在副刊上。一般而言,新闻版面是记者的主阵地,副刊是外来投稿者的百花园。但现在有时也混淆在—起,记者一样可以采写副刊的内容,而且记者出手写的副刊文章往往更有可读性。因为记者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在文本的呈现上,会迥异于一般投稿者。他们的新闻意识决定了他们抓取素材及处理素材的能力比一般作者强,他们的文本表达自然会带有新闻属性。我们以前有记者经常抓一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故事开写,这类文章可以放在副刊园地,当然也可以放在新闻版块,这类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说明,副刊文章和新闻是可以结合并且结合得非常巧妙的。另外,文化类记者也擅写文章,因为他们接触的人物偏重于文化人物或素材,接触多了,处理起这类素材,随意写来都会是一篇好文章。历来副刊上最引人注目的作者通常有两类人物,一类是文化记者或文化工作者的稿件,一类是社会新闻记者或社会工作者。他们接触的对象和掌握的素材,是一般投稿者很少能深入或广泛涉及的。所以副刊上的知名作者大部分也都是这类人物,专业作家倒未必竞争得过他们。就文本的文化含量而言,社会工作者或社会新闻记者肯定是弱于专业的文化工作者或文化记者(或编辑),这是由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二、有的报纸副刊名人很多,这是由编辑的社交圈、编辑趣味及平台大小所决定的。民国时期那些知名副刊编辑,往往都是知名作家,他们的社交圈或朋友圈都是知名文化人物,他们编辑的副刊,经常自然会有这些知名人物的文章“粉墨登场”。比如,徐志摩1925年编辑北京《晨报》副刊时,他的作者群体中有胡适,有林徽因,有沈从文等,这些人都是他的好朋友。林徽因早年发表的文章,几乎都经徐志摩之手。而她能成为著名诗人,也和徐志摩有关。徐志摩的朋友们多有留学欧美经历,自然他负责的副刊作者也是这些人居多。同一时期,孙伏园、周作人主编《语丝》时,主要撰稿人是鲁迅周作人兄弟、刘半农、钱玄同等人。他们多数都有留学日本或出生浙江的特点,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历来报纸副刊,都和编辑趣味有关。编辑会通过来稿认识优秀的写作者,而优秀的写作者也会因投稿而认识编辑,他们之间因此而成朋友是很正常的事,认识后,编辑会不断策划或邀约他们写稿。这些作者也因此在副刊走红。像沈从文的成名,就离不了郁达夫和徐志摩的赏识。但他刚开始投稿北京《晨报》时,当时的编辑是孙伏园,孙伏园并不欣赏他的稿件,也没有采用,反而嘲笑这个投稿者是最失败的乡巴佬。所以一个写作者的出名与否离不了编辑的赏识,而编辑的趣味是个个不同的,很难说高低上下,无非读者也是需要引导的。如果编辑趣味过分偏狭、小众,他经营的副刊自然也是这类作者居多。那编辑的审美趣味要不要有个陛?当然要有。但个性太强会不会流失读者?这个也要具体分析,有的编辑很包容,会允许不同趣味的文章出现在他的版面上,但也有编辑不能容忍,致使他的版面个性强烈,流失了许多大众读者。显而易见,前一類编辑更符合职业要求,他的版面也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理论上,副刊要有个性,但更要有多样性和包容性。如果副刊版块多,充满个性的版块当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但包容多元的版块更要有,这样一调剂,读者的口味再刁钻也能满足他们的趣味要求。一般而言,我们看副刊,通常只要看上几天,便能看出副刊编辑们的审美趣味。越是大气的报纸副刊,越是包容多元的,而不是偏狭冷僻的。

三、《新安晚报》在厚报时代,副刊一天有三个甚至四个版块,主版块叫“人生百味”,以包容多样为主基调,还有各种副版块,比如我们当时有“女性心语”,有“婚恋家园”,有“百姓故事”,有“文学之舟”,有“城市记事”,有“悦读”,还有发表学生文章的“花季雨季”,甚至还有医疗保健版块。此外还有小说连载。那个时候(2000年至2012年左右)的副刊,是报纸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很多写作者通过在副刊发表文章得到了写作锻炼,并因此而走红、成名。我们那时候的副刊编辑理念便是包容多元的,我们副刊作者有知名作家也有打工者,有文化名人也有普通作者。多元化,恰恰催生了副刊的勃勃生机。但现在报纸又回到了“薄报时代”,新闻在减少,副刊也在减少,我们报纸的副刊从每天三个版减为每天一个版,还被大量广告占据着,副刊的读者自然也在减少。到了自媒体时代,副刊风光虽已不再,但仍然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作者,他们不会因为稿费的减少、读者的流失而不再给副刊投稿,副刊仍然吸引很多作家和普通作者,很多老作家每有新作,报纸副刊仍是他们投稿的首选目标。

那么,副刊有什么优点吸引自媒体时代的读者呢?众所周知,自媒体时代平台泛滥,在平台发稿子几乎已无门槛,但报纸副刊,仍固守着原有的门槛要求,甚至当稿费也不再具有诱惑力的时候,报纸副刊的高门槛恰恰对作者构成了挑战的意味一一当在平台发稿已成寻常景观的时候,在纸媒发稿因为相对不易,反而让作者有了挑战的冲动。那些能在大报发表文章的作者因此而倍感骄傲。最近便有—个作者,原本是一个平台的签约作家,他的粉丝量也已不小,但他每有稿成,仍把稿件先投往报纸。他从小报发到大报,当有一天他在新民晚报副刊发文后,那天朋友圈里都为他欢呼——有门槛,恰恰构成报纸副刊的诱惑力吧。

四、说到报纸副刊的新闻性,—般强调的多是散文和随笔(诗歌从未在报纸副刊占据要津),副刊的新闻性我们理解有几方面:

首先是文章内容要新鲜。内容为王,副刊更甚。同样一个素材,怎么去表达,从何种角度进入,这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同样写父母,多数人喜欢写父母感人的一面,这是常见的文章。但有一位作者,却偏偏写她母亲(父亲早年去世)的种种不近人情处。她从小并不理解母亲,反而对母亲有很大的意见。直到母亲在她24岁那一年生肺癌去世,后来她结婚生了孩子,对母亲的不解乃至怨气才渐渐消除。这个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却又角度独特,文章很快见报,引起不小的反响。还有一位作家,写她父亲如何伤害了她。记得稿子拿出来时她先生是不赞成的,认为家丑外扬并不好。但她还是把稿子寄给我们并很快发表。没想到这篇写“家丑”的稿子发表后,反而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尊重。一个人敢于“亮家丑”是要有勇气的。这样的作者当然值得尊敬。一改常规反向写法,这就是新闻。这既是表达的问题,也是角度的问题,由此也决定了内容的新鲜度和新颖性。这体现了作者的认知高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伪饰的文本是不会打动人的,只有真实的书写才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其次是文本表达要突破程式,要有新鲜感。包括语言提速,行文活泼而富生气。信息量要盡可能的丰富。因为报纸版面紧张,通常一个版面得发三四条或四五条稿子,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在容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容不得废话空话和套话,敷衍成篇的重复的大而无当的语言必须尽量去除,“开门见山讲故事”,这才是副刊行文的特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副刊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多方面:标题的醒目,有新闻感;开头第一段话要体现出新闻元素,直奔主题还要抓人;行文中要不断切换角度,要有多维空间,要有信息量。长文甚至还要有大小高潮的设计,文本要有张力。语言要简洁生动,当然文风可以各各不同,但不能挑战读者的神经,让人厌烦。

副刊文章普遍偏于柔软,有艺术腔,还要有点古雅味,并有点时尚风。这也是副刊有别于新闻之所在。新闻性只是副刊文章的一个属性而已,副刊文章还有别的属性。所以新闻性又必须不露痕迹,还要有对读者心理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其实难度还是很高的。小文章也许好写,大文章又要有吸晴效果,非大手笔往往做不到。

至于副刊文章的标题要做出新闻性来,并不定责于作者,而更多的职在编辑。编辑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有吸晴效果的副刊标题,记得我们编发过一条长稿,某作家去世后约他年轻夫人写的,那位夫人也是一位职业写作者,她起的标题是《某某先生祭》之类很文雅的标题,后来编辑改为《安徽文坛著名老少恋:我是你的眼睛和拐杖》。这样的标题明显要比《某某先生祭》更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