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羽毛球运动的各项礼仪

2020-07-16刘茜

羽毛球 2020年7期
关键词:裁判员发球裁判

刘茜国际级裁判长,拥有数十年丰富的执裁经验。曾先后参与过奥运会、世锦赛、汤尤杯、苏迪曼杯等世界羽联所有重大赛事的执裁工作。

对于带有羽毛的球类游戏,在中国古代、日本甚至印度等地都出现过。这次我们不去追溯其起源和出处以及与当下羽毛球的联系,仅仅谈谈羽毛球的利仪,现代羽毛球是英国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他的领地里让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介绍的一种游戏,即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在软木塞上插上羽毛的球。这项极富趣味性的活动吸引了贵族们,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的社交场上风靡起来。由此“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运动的名称。此项游戏流行于上层社交圈,故被视作绅士运动,在游戏规则之外便自带了其礼仪标记,定界于高雅范畴。

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要相互握手致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是对人、对己、对事物表示的礼节和仪式的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羽毛球礼仪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本项运动的尊重和习惯,包括有羽毛球运动礼仪、用球礼仪、赛场礼仪、裁判礼仪和观球礼仪等。

运动礼仪

羽毛球运动有其独特的一面,一个人在运动之中的表现,可以体现他对这项运动的态度、对内涵的理解,并体现个人本身的教养和举止行为,以及对此项运动的喜爱和尊重。

世界羽联规定了各类人员的行为规范,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比赛场上的秩序,更是维护此项运动的文明。羽毛球游戏或比赛都是隔网对弈,竞技比赛的精髓毫不逊色,但却不用肢体接触,战火虽浓,却仍旧彬彬有礼。就算不经意间球打中了对方,都会有行为表示歉意,有时甚至是打了一个刁钻的滚网球或是假动作骗过对方而得分,也都会礼貌地示意抱歉。

运动的礼节和仪式无处不在,体现着本项运动的高雅本源。就算今年疫情期间的全英赛,大家自觉地将握手礼仪改成了合十礼仪,整个赛事也没有像其他赛事引发病情传染,礼仍在,防范也没疏忽,而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如今,羽毛球竞赛规则不但有“羽毛球运动的道德行为规范”、“运动员行为规范”,还有教练员、技术官员以及相关人员的行为规范,并配备了相应的处罚规定,从官方以及规则上制定了维护羽毛球运动的礼仪规范。

服装礼仪

在礼仪中,服装一直以来都是人或活动的具体展现,羽毛球也不例外。世界羽联的“羽毛球通用规程”中专门有条款20-25条,来规定运动员上场比赛的服装以及广告。

早在上世纪,运动员参赛的服装都必须是有领有袖的T恤衫,此处强调的是有领有袖,而“领袖”一词在中文之中指为人仪则、为他人作表率。比如世界羽联主办的大型比赛,如汤尤杯、世界锦标赛等,还必须是白色或以白色为主的体恤,穿着其他颜色的服装参赛,须先报备,由此可见,羽毛球服装的要求在早期就明确了仪则。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尽管羽毛球服装已经发生了变化,有领无领、有袖无袖均可。但上场比赛仍然是以短衣短裤(或短裙)为有礼,服装上的广告印制有严格的规定,上衣背后的印字必定是印制在比赛服装的上半部,其排列为运动员名、队名和广告。服装上不能有具象图形(如虎头图像或其他具体动物或物件图形),以免给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双打运动员的服装要统一颜色

为了转播以及现场观赛时容易区分对弈的运动员,双方运动员的服装颜色应能一目了然地区分开来。如遇颜色相同,则排名低的运动员须更换球衣,否则就会被罚款。团体比赛,同队队员的服装颜色要一致,双打同伴也需穿同色服装参赛。就算坐在场边指导的教练员,也必须穿队服,不得穿牛仔裤、拖鞋、沙滩裤、短裤等。而场上的裁判员也都是身着裁判服和黑色长裤、黑色软底皮鞋,甚至规定必须穿深色袜子,完全符合正规场合的鞋袜礼仪要求。如有女裁判穿裙装上场执裁、也必须是黑色一步裙。对其临场的坐姿都有明确要求,须一脚搭到另一脚前,呈淑女坐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裁判员不要穿白色的T恤作为裁判服,以免影响运动员在看球时的视觉,因为球是白色的。

运动员在比赛后无论赢球或输球,都不能脱衣光膀子离开场地。赢球后,如有运动员将自己的球衣抛到观众席以示庆祝,之后也会立即拿出另一件衣服穿上离开场地。业余羽毛球选手在打球时,即使夏天馆内炎热,也不推荐光膀子打球。服装的要求,表示相交的各方对他人的尊重,对该项运动的尊重。

团体赛参赛队员都穿队服,不仅是一个团队的标志,同时也显示出这个团队的整体性,就像双打须穿同款同色的服装一样。服装以无声的语言表达了合作的态度:我们一致、我们一心夺取胜利,同时也展现了全队运动员的风采。

之所以各品牌推出大赛服或某某國家队队服的设计,其实都是以色彩和样式成为一段时间内这个队伍的标志和形象。团体赛球衣后面必定要印上队伍的名称,而单项赛须印上球员的名字,当然两者都有,指代更清,不仅能让转播和观众了解场上比赛的球员和队伍,更能宣传球员,让大家认识正在给我们带来精彩赛事的球员,这对于整个运动的推广也有促进作用。

用球礼仪

羽毛球运动之中,球属于损耗品。如今市面上大家打的球基本都是鸭毛球,好一些的为鹅毛制作成的球,球的价格跟其质量基本成正比,就算再好的球,也都不可能一球到底。因此,在一起打球的各方都应备有打的球,而不能只是指望打别人的球,如果要请别人打球,也需将球准备充足。

比赛时,一般丢分的一方应去捡球,就算球落在场地中央,对方能够自己捡球,失分的一方也应该主动去或显示出要去捡球的意向以示礼貌。将球捡起传给对方时,应在对方知晓的情况下,将球用球拍传到对方的手上,而不应只是将球拨到对方场地或打过去,而无视对方是否注意到,更不可用脚将球踢到对方场地,这是非常不雅的行为。而一旦意识到对方将要把球传给自己时,得分一方也应主动去接球或有动作示意感谢。场上的这一细节,充分显示出一个运动员的自律和修养。换球须征得裁判员同意,也最好知会对方一声,以示风度。

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应主动将最后落在场地的球捡起来交给发球裁判员,这个举动虽然没有具体规定,但很能反映出一个球员的基本素养。

赛场礼仪

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赛是一场视觉的享受与礼仪的体现,大家在电视之中常常见到泰国运动员拉差诺和日本运动员奥原希望在赛前向看台四周的观众行礼致意。而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其场上的行为举止充分展现了该运动员的自身修养以及对该项运动的理解,这本身就会得到场上技术官员和观众的推崇,人设得分。无论是林丹、李宗伟还是陶菲克或皮特·盖德,他们在比赛场上的表现无不显示了运动员与羽毛球的契合与相互烘托。

赛场上的礼仪体现于球员的比赛和裁判的执裁当中,裁判员、运动员列队上场后,都走到网的一边,先是行握手礼,就算在疫情期间不合适握手,大家也都相互行合十礼以表示友好。然后进行挑边,之后才能走到发球裁判那边拿球进行赛前热身。而发球裁判员应在此座位前站立,直至将热身的球递给球员、主裁判上裁判椅后方可坐下。双方球员应在裁判员宣报“准备比赛”时停止练习,将球归还给发球裁判员,并到场边摆放好毛巾、球拍以及饮用水,做好比赛准备回到场地中间,准备发球或接发球。

羽毛球规则9.1.1中明确提到: “一旦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做好准备,任何一方不得延误开始发球。” 由此可见,发球必须是在对方准备好的前提下方可发出,而不能在对方无准备之下偷发抢分,也不可在对方准备好后迟迟不发。规则的制定已然融入了礼仪的元素。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换球,须征得裁判员的同意,并将球递到发球裁判员的手上,而裁判员也应递出新换的球,而不是相互之间抛球完成换球,给予收受都是礼貌相待。

羽毛球规则对比赛场上出现的不端行为有专门的规定,定界为“行为不端”,可出黄牌警告,屡犯或情节严重者,则可红牌罚分甚至黑牌取消比赛资格。由此对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进行管理同时,也体现出了该项运动要求球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失其风度和素养。

羽毛球国际比赛上唯一的一块黑牌出现在2013年加拿大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决赛上,泰国选手伊萨拉殴打队友琼吉特,并将其追打至隔壁场地,伊萨拉最终被裁判直接出示黑牌,取消比赛资格。

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比赛,在场上积极打好每一分球,这是运动员尊重此项运动、展现体育精神的根本,也是尊重观赛群众的基本表现。

羽毛球运动员规则行为规范里面的4.2.3条规定:“在一场比赛的赛前、赛间及赛后遵从友好礼节,运动员在离开比赛场地前,必须与对方运动员和裁判握手致谢后,才可与教练或观众庆贺。” 由此可见,尊重对方、尊重裁判的礼仪在此重申并要求遵守,否则也可视为行为不端。比赛之中的不雅行为,如朝对方挥拳,吼叫等都可归于行为不端。尊重都是相互的,场上对对手的礼貌和尊重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观众的点赞,支持者自然就会多,这就是羽毛球赛场的一种自我表现,也是此项运动的魅力所在。

而在比赛进行时,对于观众的喝彩予以回应,也是一种很好的风度。有很多球员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得到粉丝和球迷们的喜爱,与他们在场上的翩翩风度及彬彬有礼密不可分。

尊重裁判是一个球员在比赛之中应该表现出的一个基本素质,同时也是赢得临场裁判尊重的重要因素。一个合格的裁判的基本素质就是公平公正,他们不会刻意去制造不公的判罚。当然,执裁的经验和对规则的领会也会让裁判们在把握特殊状况时出现一些偏差,但都应去体谅和理解,毕竟是人都会犯错,只要不是故意为之。对于某些判罚的不满,运动员应在死球时去跟裁判员据理力争,而不是去影响发球裁判或司线员的判罚,或向他们发难,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目前,世界羽联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减少此类事件,如对于界内外的落点判罚引入了即时回放系统(俗称鹰眼),对于其他一些情况,也在新的规则里面加上了发球裁判员可帮助裁判员做出正确判罚等条款。因此,就算经过各种投诉和调解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运动员也应尊重裁判,迅速恢复自己的情绪,打好接下来的比赛,而不应受其影响表现出不必要的情绪,从而让自己的比赛和人设都失分。

申述程序是球员向裁判员投诉,教练员向裁判长投诉,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有任何的要求,如擦汗、喝水、换球和离开场地等,都应示意裁判员并征得同意方可进行。

运动员在跟随裁判员一同进入或退出比赛场地时,应排成单行进入,而不应一边走一边聊天。业余比赛时,有些运动员一路走一路看手机,不仅显得不专业,而且也很不尊重裁判员、尊重对方运动员和观众。其实,这段时间也是体现个人风采的大好时机,切不可浪费掉了。

运动员的义务之一就是帮助宣传推广羽毛球运动,积极配合媒体的采访。其实,能被媒体采访应该是一件反映其价值的事,运动员应很好地配合。如遇有熱情的球迷也应以礼相待,跟他们握手,给他们签名或拍照,不应该不理不睬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虽然球员能赢得很多的比赛,但明星球员却是需要众星捧月的。

裁判礼仪

裁判员是羽毛球比赛的法官,按规则上说他们主持和管理一场比赛,是维系正常比赛和保证比赛公平、让运动员充分发挥其技术水平的保障人员之一。

裁判礼仪

每个裁判员在踏入这个行业时,受到的基本教育就是 “比赛是为运动员的” 。因此,裁判员临场时都应是服装整齐。裁判服为T恤上衣或运动外套,下身一定是黑色长裤、黑色袜子和黑色软底皮鞋。遵守服装礼仪,就是裁判们尊重运动员和观众的表现。裁判员的裤子应该够长,不要坐上裁判椅后露出袜口和一节脚脖子。穿T恤短袖上场的裁判员,一般都要按要求将衣服掖进裤子里,整洁的妆容表示了裁判对运动的尊重,对运动员和观众的礼貌,同时也为赛事增加了一道风景。

正规的比赛,裁判员上场以后,按规矩站在前发球线的单打边线上,等待运动员准备好过来握手、挑边。发球裁判站在主裁判靠近网的一边,等待跟运动员握手后走到自己的位置,拿好球站立,等待球员挑完边后将热身用球递给他们。这些细节无不隐含着贵族的绅士风度和礼仪。

当运动员出现行为不端时,裁判员可出示黄牌警告

比赛的开场宣报也是“女士们、先生们,在我右边……”,之后开始整场比赛的执裁。正规比赛在介绍球员时,都要求报球员的全名。虽然有些国家的运动员的名字好长好难报,但裁判员们可在上场之前与运动员沟通请教如何拼读他们的名字或如何称呼较为礼貌,这应是所有球类竞技比赛中最为礼貌的执裁开场。裁判员在整个比赛之中都以宣报来进行执裁,就算要给某个运动员黄牌或红牌,亦都是礼貌而温和地招呼他们过来,然后举牌宣布判罚。

如果同时多个场地开始比赛,裁判长会建议裁判员开场宣报最好错开,而不要同时进行,以方便让所有观众听到并了解现在在本场地比赛的球员。比赛结束,比赛结果一般都是在跟运动员握手之后宣布,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造成一边宣布一边握手的尴尬场面。此时,发球裁判员也应站立起来,面带微笑地同运动员握手,并对帮助将球捡回的运动员表示感谢,之后帮助裁判员招呼运动员一起离开场地,或将运动员交予大会专门设的引导员。裁判员在场上的合作态度和表现出的团队精神,是赢得运动员和观众信赖、赞许的根本。

观赛礼仪

做一个文明的羽毛球比赛观众也是此项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是此项运动保持高贵气质的元素。

各个国家都有其观赛的特点,有些喧闹,有些礼貌,无不展现了该国的风俗习惯。日本的场馆有些座位离场地很近,但基本不用担心观众会影响比赛,没有到死球或间歇时,基本没有人走动;而法国的观众在看到场内的比赛打到20比20平时,一定会全体鼓掌,以表示对双方运动员的赞许和鼓励;印尼的啦啦队会穿着民族服饰高歌欢唱,为运动员加油;印度的观众甚至会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但只要球员准备好开始发球,便都安静下来,观看比赛,不去影响球员的竞技发挥以及比赛的精彩呈现。

记得2009年广州苏迪曼杯决赛时,场内观众拿出了一面巨大的可覆盖好几排座位的五星红旗,全场观众自觉地将此面红旗相互传递,围着座位转了整个馆内一圈。观众的支持是球员获胜的动力,有序的欢呼不仅能衬托整个赛事的氛围,还能让人热血沸腾。当中国队夺冠后,比赛馆内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场起立随之高唱,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作为观众,需要热情文明地观赛

一个有素质的观众应是在比赛前进入馆内等待比赛开始。如今的大型赛事在賽前半小时都会有相当精彩的体育展示,提前入场一定不会让你乏味坐等,有时还会有一些互动让你获得小小的惊喜。赛事的互动和体育展示以及裁判员、运动员入场的模式都充满了仪式感和代入感,文明观赛也成了羽毛球观众应该打上的烙印。

由于羽毛球是白色的,且在比赛之中飞行速度较快,因此在羽毛球场四周都不用白色的墙或白色占多的背景板,以免妨碍运动员看球的视觉。观众在拍照时也不能使用闪光灯,以免妨碍比赛正常进行。此外,大家都应该发现,羽毛球馆内的窗和门都会有帘子甚至两层帘子遮挡自然光,这是羽毛球的另一个特点。比赛场内不允许有自然光,自然也就阻止了自然风和穿堂风的影响,在此情况下,观众就一定不能在馆内吸烟,哪怕是平时打球的球馆,这样会影响正在打球的球员。

由于羽毛球赛除了半决赛、决赛时才可能是一块场地比赛,因此在观赛时应顾及到其他场地的比赛,不要在观众席做出喊出界等会直接影响内场比赛的行为,也不要喝倒彩。平心而论,运动员其实都不容易,经过常年的艰苦训练,比赛就是检验他们成绩的场所。即便是业余比赛,业余选手们的参与和付出同样值得我们去喝彩,就算是输球也值得我们鼓掌鼓励。

结语

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普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疾人羽毛球比赛也正式进入了残奥会大家庭。此项运动的精髓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和完善,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知晓和了解羽毛球礼仪、有气质、有教养的羽球人吧。

猜你喜欢

裁判员发球裁判
论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NBA本赛季有5位女裁判
洛阳市篮球裁判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足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
算“10”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比赛发球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
不给面子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