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教育
2020-07-16侯香丽岳素云刘楠
侯香丽 岳素云 刘楠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031-01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教育影响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过程。可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忽视了品德形成是个长期反复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过程,只重讲授不重内化,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培养了些“纯道德”的学生。那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呢?
1.灵活整合教材,加强课程与生活的统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新的教材观指出: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基于“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的基本理念,教学前我往往会先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科书的内容就要有所取舍。
2.创新开展活动,挖掘品德形成内驱动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素质教育要求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2.1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学生自觉行动意向,使他们产生强大内驱力,自觉兴致勃勃地去进行行为实验去主动加深道德认识、推动道德行为、坚定道德意志,也就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学习主体性。空洞地说教,不易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而活动由于生动有趣、参与性强,深得学生的喜爱,更有利于兴趣的激发。
2.2增强互动。
传统的灌输教学对于一些道德理念,他不去考虑学生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机器,因此学生学习有着被动性,不利于学生品德形成。而交流互动却是依据学生认识过程特点,把学生看作学习主人,在交流中感悟。在教学中,有时我会借鉴“人生AB剧”的模式,根据教学目标假设一个故事情节(没有结局),设定两种做法,让学生选择,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思考,在阐述理由时,各人的观点、看法、疑问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在辩论中更正。俗语说:“理不辩不明,法越辩越清”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道德观念才会自然流露,是非善恶才会清楚明了,学生在思维火花碰撞中增强了辨别是非能力。我相信这种道德观念形成留给学生印象才会更深刻、更持久。
2.3重视实践。
在品德课中,晓之以理是品德课的灵魂,动之以情是品德课的催化剂,导之以行是品德课出发点、落脚点。为让学生的道德落到实处,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道德观念指引下,用行动去认识、验证、加深道德理念。实践不只是在联系实际上指导行为,更重要是把导行确确实实落在学生身上。在我们学校就特别注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品德养成的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真正让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体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没有离开生活的“纯道德”,家庭更能反映學生的原始状态。所以,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配合和支持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我们学校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等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途径。我们的班主任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除了通过传统的家访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指导外,还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时指导家教工作。我校许多老师建立了班级微信群,约定一个时间,共同上线,谈困惑,聊想法,实现了与家长的实时互动、现场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学生品德形成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使品德形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制变成自觉,最终使道德行为落到实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探究和解决问题,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