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度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反作用
2020-07-16赵岩
赵岩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与家长并不能掌握好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度”,为了让青少年少走弯路、少吃苦头,其在教学及生活环节对青少年活动进行过度干预,在这种情况下,破坏了青少年固有的发展计划。本文从过度教育出发,论述过度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反作用。
关键词:过度教育;青少年;发展;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016-01
在青少年教育环节,合格的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更能培养其优秀品质,使其具备独立面对风浪的过硬能力,在青少年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人为干预、过度教育,为了“望子成龙”“学业有成”而抹去青少年发展路上的挫折,在挫伤青少年参与未来生活积极性的同时,更会严重降低其发展潜能。
1.形成心理依赖,无法发展个人能力
在对青少年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要对青少年的差异性进行重新定位,对于拥有不同智慧、生活环境不同的青少年来说,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推动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及时引入挫折教育、失败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同时,更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以更高的信心迎接未来生活。
“一帆风顺”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但并不应该将其应用在青少年教育上。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其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正在逐渐向着成熟系统的方向转变,如果能够把握好教学的度,青少年在吸收经验的同时,能够同时积累教训与结论,为完美人格的养成提供实践基础。但在过度教育的引导下,青少年会产生极为明显的依赖心理——为了享受当前生活环境的安逸,其在面对挫折、承受失败时。会将目光转向教师与父母,希望得到外界力量的帮助。过度教育成了培养畏缩心理、惰性心理的沃土,在不良思维习惯的影响下,青少年开始忽视自身具有的个人能力,转为全面依靠外界资源,在面对困难时,其首先想到的是“谁能帮我”,而不是“怎样解决”,依赖性思维极大程度的破坏了青少年的发育本质,其与生俱来的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等优秀意志被过度教育所覆盖,在家庭、学校、乃至于社会等活动范围内,其无法养成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个人素质,在过度教育的误导之下,青少年终将丧失朝气与创造力,被社会遗弃。
2.掩盖人性光芒,性格发展存在缺陷
“过犹不及”,这一结论在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同样适用,在面向青少年开展教育任务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把握好教育力度,其得到的结果必然违背教育工作者的初衷,在过度教育下,青少年无法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的案例比比皆是,但随着竞争压力、作业压力等压力逐渐增大,过度教育的弊端已经在破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对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进行了调查,在科学的检测活动之后,其列出了现阶段青少年普遍承受的20个不良压力,如校园暴力压力、教师言辞压力等,并将其中的12个教育归于“过度教育”。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生命体,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能够调和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重新规划生存方向。但过度教育的出现则破坏了青少年的这一内在潜能——在家长、学校、教师的多方约束之下,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开始产生本质上的转变:从果敢坚定转为畏手畏脚,从热情自信转为冷漠反抗,在过度教育的背景之下,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被全面压制,其长期生活在“配合教师、配合教育、配合生活”的环境之中,加之家长的过度期望、同学间的互相攀比,在过度教育的不良引导之下,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过度教育向违背,其变得冷漠、焦躁、多动,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教育手段,在破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同时,必然造成教育的失败。
3.导致生活障碍,无法适应社会要求
在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活动中,施教者主要为成年人群体,出于帮助青少年“少走弯路”的目的,成年人会在无形中将自身的体验重新施加在青少年身上,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青少年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在过度教育之下,其固有的个人思想更容易与施教者的思想产生矛盾。在过度教育的压制之下,青少年的发展空间与发挥时间被大幅度占用,其与社会产生接触的频率更低,更容易使其产生孤独、离群、忧郁等消极心理。
在过度教育的过分干预之下,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被尊重,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其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要求我怎么做”,在提升个人生存压力的同时,并不能使自身获得追求胜利的动力与达成目标的满足,在迈向成年之后,青少年的不良体验与过度教育结合,一旦遇到挫折,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与发展潜力将被极大程度的挫伤。
结束语
良好的教育活动应把握合适的尺度,以尊重青少年的客观发展规律为核心,重新定义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教学与教育环节,成年人应引导青少年做好碰壁的准备,提升其抗压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蕴.“过度教育”现象背后的“幸福方程式”[J].当代继续教育,2016,34(2):81-83.
[2]李媛媛.過度教育现象初探[J].法制博览,2016(20).
[3]张基广.“过度教育”让人忧[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