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前见”释“成心”

2020-07-16丁柏伊

学理论·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视域

摘 要:“成心”是《齐物论》中的重要概念,人的是非观念都从它生发出来,阻碍着人们体认大道。作为认识的前结构,“成心”与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前见”有相似性。庄子主张开放心灵,泯灭“成心”,齐是非以齐万物;而伽达默尔坚持保留“前见”来帮助理解,以“视域”融合沟通过去未来的认识。“前见”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概念,能够帮助理解庄子要超越的“成心”。

关键词:成心;《齐物论》;前见;视域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46-02

“成心”是庄子《齐物论》中的重要概念,人们的各种观念都从它生发出来。“成心”既是认识的前提,也阻碍着人们体认大道,类似于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前见”概念。庄子主张开放心灵,泯灭成心,齐是非以齐万物;而伽达默尔坚持保留“前见”来帮助理解,以视域划分理解的立场。“前见”是西方诠释学的重要概念,以“前见”释“成心”,在对比与剖析中深入理解庄子要超越的“成心”。

《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1]58这是说,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那么谁会没有标准呢?心中没有成见而有是非观念,就像是今天动身去越国而昨天就到达一样,这样是把不可能有的说成是有。庄子这一段围绕“成心”展开的精彩议论,体现出“成心”所具有的两个性质——自有性和偏颇性。

成心是人自有本有的。憨山德清注解为“现成本有之真心也……人人具有此心,人皆可自求而师之也。”[1]58林希逸也称“成心者,人人皆有,此心天理浑然而无不备者也。”[1]58从认识的过程上来说,没有成心作为前提,认识就无法展开。人的种种价值判断和观念都是源于成心,当个人作为独立的认识主体时,成心在认识中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郭象说“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谓之成心。人自师其成心,■人各自有师矣”[2]32。“成心”作为人进行认识的基础可以说是非自觉的。“成心”存于个人的内心之中,不发生认识实践活动时是隐而不彰的,一旦开始认识实践,就会发挥它的作用。成心使人在认识事物时预设了价值尺度,用自己的成心标准去考量。人的认识活动必然是以主观成见作为前提的,这样一来就必然不可能有一个客观公认的标准和结论,因为彼与我的“成心”是同等地位的,无分高低。

“成心”一词古来多有“成见偏见”之义。成玄英疏:“夫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3]68 林云铭解之“有成见在胸中,牢不可破。”[1]58人自有偏颇之心,都以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标准。成心会阻碍人对事物本真状态的认识,所以人要尽力避免师心自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派争论在庄子看来都是出于“成心”,“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1]58 在庄子看来儒以己之所是非墨之所是,以己之所非非墨之所非。与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4]207不同,庄子认为是非争辩体现了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是片面的,争论的各方是“得一察焉以自好”[1]909,只专注局部一点展示己见,忽略其他的方面,正是“辩也者,有不见也”[1]84。人有限的眼界阻碍了大道的彰显,故曰“道隐于小成”[1]58,因其执成心而使认识受限。成心的普遍存在使大道不得显现,人们沉溺于是非的区别争辩。世界上也许不存在一个所谓公理标准,因为人都以己心作为标准。而从成心出发的认识只能是局部的认识,人自以为是,执守己见。

与“成心”含义相似,诠释学中有“前见”概念,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指出:“谁试图去理解,谁就面临了那种并不是由事情本身而来的前见解。”[5]从这一点上说,“成心”和“前见”一样是一种“先行具有”,人的认识离不开“前见”或“成心”。伽达默尔主张保留“前见”作为理解的前提,作为存在着的人不能返回从前,而必须将过去纳入我们的世界中,使历史过去与现在得以沟通。“成心”源于人的主观性认识,也可以说是认识的“前见”。

诠释学认为人会理性地接受来自于传统和权威的“前见”,把它作为真理的来源。“前见”不仅只是前理解,更可以说它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和意识形态。“前见”并不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判断,它包含了肯定和否定的价值。伽达默尔提出“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5]368,前见是理解的条件,人们在认识事物之前会用已有的知识作為基础,在前解释的基础上再能动地进行思维筹划。“前见”根植于“先行具有”,“就是一种判断,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5]347前见与成心确有些相似,都是可以从个人的经验来考察的。“成心”源于人们眼中世界的样貌,这样的世界建立在人自我身体知觉之上的。它是人自有的存在结构,存在于认识之前,是人认识事物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人各有“成心”导致众人的视域眼光不同,各有标准,难以定论,价值判断具有无穷的相对性。这一点上,“前见”与“成心”是一致的。

成心是人本有的,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1]62物自身本无是非彼我之分别,人的不同观点是因主观价值观念的个体性渗透,相当于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不同。“视域”作为认识的前结构,是由历史传统、教育背景和生活经验等这些具体决定的。“视域”之差导致了观点的分歧,从而引发人们的是非之争。人作为认识主体是有很大局限的,而作为认识对象的宇宙万物变化无常,事物本身即是处于流变之中的,故以自有的“成心”观之,价值判断也是发展变化的。诠释学也认为,人处于不断理解的过程中,同样用于理解的“前见”也在更新中,因此,一成不变的理解是不存在的。用自己的“成心”去汲汲求知,就不免产生是非争论了,因为人人都有成心,不得统一。如此,强辩是非是徒劳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对待关系中,处于发展变动中,相应的,人的认识也是有具体的历史视域而动态变化的。

“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1]58言论出于“成心”而不是自然,便是偏滞的,然“夫道未始有封”[1]83,通过有限的语言难以体认“未始有封”的大道,故曰“大道不称,大辩不言”[1]83。庄子认识到了语言表达大道的困境,诘问“言恶乎隐而有是非”[1]58。“大道不称,大辩不言”,所有对大道的言说都可说是“小成”,是非言辩也许能对道有所澄清但亦会有所遮蔽。庄子指出了语言的模糊性和不準确性,成心便是人们过于依赖于语言构成的世界的产物。《庄子·外物》有“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句:一旦完成了意义的理解,言说形式就失去了它们的功用。而诠释学中,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认识理解活动的普遍媒介,一切形式的解释都是语言的解释。“诠释学始于语言,进行于语言和终止于语言。”[5]290解释完全是在以语言为中介的意义范围内进行的,语言是解释的要素;理解活动的核心内容“视域融合”也是以语言为必要条件的,语言是过去和现实融通的介质。

言论和认知都出于人的“成心”,言论人们各有立场,价值判断永远无法摆脱主观成见,认识意味着事物的减损,事物全然之貌便不能被心映照出来。如何化解人之成心对事物本然的遮蔽?与伽达默尔主张保留类似“成心”的“前见”不同,庄子认为,弃除成心才能更近于道,照破事物的界限而泯灭是非,使人返归自然。

作为一种前认识,成心不是偶然的念头,而是一种既定的观念,它规定了人的视域,形成每个人独特的视角和观察角度即诠释学中的“视域”。当“未成乎心”时,初心还未成成心,认识的前结构还未形成,传统和环境的影响还未在心中有所成,这时心是虚静的,空明的,能认识大道的。小成之隐源于有限的认识之心,眼光有限使心灵封闭,使人难见大道之全面,割裂了对大道的认识。“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1]62如果视域有限,那么人只会注重立场角度所及内的,而不能注意到一定距离之外的事物的价值所在,故而只有在视域融合这种意识的迁移中,人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那就需要由“成心”走向“明”,使事物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庄子看来,“成心”不仅成心伤害真知,更阻碍了庄子所推崇的保全肉体生命、提升精神境界的生命诉求。但成心作为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产物,使得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都不完全一致。伽达默尔认可海德格尔“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的观点,但也提醒人不要被前见束缚而盲目了事物本身。

去除“成心”,可从“成心”的自有性和偏颇性出发。抛弃主观化认识,把心排空,超越是非,保持空明。成心使虚静之心不再空明,只以自我视域观世界。而人一旦只在乎己见,会产生武断片面的认识,偏离事物的本质,便无法得到真知,只能任由精神愈来愈封闭和困束。《齐物论》提出设想:“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1]58与其形神劳累执着于辩是辩非,不如“以明”破除,观照于事物的本然,虚怀若谷地接纳外物,使其全然在心中显现本然状态。也许心本该如镜空明昭澈,照见事物的本然。以澄明之心齐万物,而不被成心支配,无所偏执而使万物与我为一,彰显生命的本真。

庄子在《齐物论》中揭示了“成心”的必与弊,提出“以明”的认识方法去掉成心之昧,以至于“吾丧我”的境地。人认知的“视域”必然会有所偏重,反观事物也是在人不同理解中得以显现。理解也是一种宽泛的“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1]58所谓“自知”就是要超越局限的视域,因为“自知者明”[1]201,这种“明”不仅是扩大自己的“视域”,而且要与被遮蔽的视野联系在一起,通过反转视角,沟通彼此。不仅是明其所见,而且要明其所昧,确立一种超出彼此、是非兼怀的目光。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晋]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5][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9-11-29

作者简介:丁柏伊(1995-),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视域
“互联网+”视域下大数据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智慧城市视域下地理信息技术探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理念视域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文本解读视域下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SELF策略例析
深度学习理念视域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