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赌博的自我防控措施探究

2020-07-16熊诗丽曹玉敏

法制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

熊诗丽 曹玉敏

[内容摘要]赌博不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极易诱发其他犯罪,大学生赌徒因赌债而进行各类犯罪的示例屡见不鲜。防止大学生进行网络赌博以及各类赌博,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前途,也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赌博;大学生;抵制;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17-0097-02

作者简介:熊诗丽(1986-),女,江西南昌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会计&审计;曹玉敏(1981-),女,江西进贤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当代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自控力低下等特点,非常容易受到赌博的吸引直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尤其是互联网赌博,例如网络游戏、网络牌局、赌球等等。因其上手容易、赌注起点低等特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触过或者正深陷网络赌博中。防止大学生参与赌博的措施可能有千千万,但从以下两个对比案例可以看出,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大学生能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主动抵制和脱离赌博。

本文基于大学生赌博的真实案例,提出4点建议,帮助大学生正确规避赌博漩涡。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大学生王某,男,20岁,大二。家境困难,主要靠奖学金上大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室友在上网玩桥牌,并听其介绍说短短几天就赚了几百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王某也慢慢开始接触桥牌和其它网络赌博游戏。一开始确实赢了好几千,但慢慢的就开始输了,越输越多,甚至向同学借钱来赌。最后欠款越来越多,实在没办法就参与了民间借贷。短短一年的时间,王某共计欠款30万元。直至发稿,王某已经辍学,处于失联状态。

案例二:大学生林某,男,19岁,大一。家境良好,家里人经常进行赌博这种“娱乐活动”,对各式常见赌博都不陌生。为了额外赚点零花钱,又不想打工,只想赚“快钱”,就参与了网络赌博游戏一斗牛。林某对赌博这种行为不以为然,在“斗牛”里赚了点小钱之后,还经常向同学或者好友炫耀自己的小聪明。可是好景不长,林某发现自己输的概率越来越大。后来,在输光了所有的生活费之后,林某痛定思痛,决心研究赌博背后的“秘密”,这才发现赌局背后的机制其实最终只有一种结局,那就是“十赌十输”。林某最终金盘洗手脱离了赌局,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二、案例体会

从以上两个真实案例包括其它类似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网络赌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网络赌博的危害一无所知。就像案例一中的王某,大学生大都单纯,如果从小没有接触过网络赌博,也未进行过相关的预防教育,那么,网络赌博就会像毒品一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二)身处赌博环境。在案例二中,由于林某的家人经常参与赌博,林某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对林某来说,赌博可能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模仿大人进行网络赌博也是水到渠成。当然,林某也是未意识到赌博的不良后果,才会这样贸然的淌进赌博的漩涡中。在实际案例中,本文发现其实很多大学生参与网络赌博都是被骗的,尤其是被好朋友或者同学骗进赌局。因为这些自称已经在某赌局中赚了很多钱的同学,实质是某赌局的二级代理。

(三)自控力不强。无论是案例一中的王某还是案例二中的林某,都是因为没有抵住“网络赌博能赚钱”这种谬论的诱惑。另一方面,参与赌博之后,面对输赢,又没有“及时止损”的良好心态,才会导致输了之后还想回本。可能本来只是输了几百,但为了赢回来,不惜借钱、贷款,如此往复进行恶性循环。

三、大学生自我防控建议

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提供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游戏和网络赌博,相辅相成,正在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群体。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缤纷绚烂,连成年人都容易深陷其中,自制力不足的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大学生参与网络赌博只是一个方面,还是存在局限性。本文以高职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江西省选取了8所高职院校共计3000名在校大学生就赌博意向、行为和动机开展了抽样调查研究。本文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增强大学生自身对网络赌博的抵制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宣言和口号,大学生也经常打趣地说道:“真是毁三观……”。然而,如果问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几乎都答不上来。事实上,不同的人对“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不同的见解,答案也没有唯一。正是因为这样,大学生自以为了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模糊的,也就是沒有“标尺”。

首先,按时按量地完成课程学习,尤其是尽全力甚至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任务,逐渐重塑自信心。

其次,积极参加校内学生会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软技能能力,例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等。

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消费观,是消费去向的指南针,也会是决定人生方向的舵手。消费观一旦错误,比如很多大学生信奉“享乐主义”,吃喝玩乐优于一切。而享乐主义又对应着自己无法承受的消费水平,只能额外想办法“赚钱”。打工赚钱觉得太苦太慢,自然打起了“赚快钱”的主意,最终容易就走进赌局。

最后,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大学这所象牙塔的三年旅途中,慢慢地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坚持下去。一旦形成了自己认可并终身受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不惧怕受到任何诱惑。即使身处诱惑之中,最终也能迷途知返。

(二)大学生应增强法律意识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90%的被调查大学生并不清楚参与赌博的直接和间接法律后果。其实不光是赌博行为,包括很多其它问题,大学生都无法分辨何种行为违法,基本属于“法盲”。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包括整个社会对于普法教育还是没有重视。

本文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加大法律课程的比重,把基础法律涵盖到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中。让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能够清楚的知道“赌博”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

与此同时,大学生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学校的普法工作,自己应该有针对性的多阅读法律相关书籍来增强法律意识,进行自我保護。

(三)大学生应重视自己的心理需求

根据2017年石永东和蒲小红关于《大学生负性情绪与赌博认知偏差和赌博成瘾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负性情绪不仅对赌博成瘾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赌博认知偏差对赌博成瘾有间接作用。本文通过调查亦发现,大学生在受到挫折、心情郁闷时,赌博频率更加频繁,赌注下的也更大,赌博成了大学生在消极时进行自我麻痹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消极心态,其产生主要源自于3个方面:1)对专业或者学校不满意,感到有落差。尤其是当父母替孩子选择了学校和专业时,大学生出现消极心态的可能性更大;2)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不能做到脱离父母,从思想上、行动上独立起来。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事事碰壁不顺心;3)对自己的认识有偏差。以前在家里总是被大人夸,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到了人才济济的大学,才发现自己可能一无所长,感到强烈的对比和落差。

其实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中心,但是却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大概有2方面:1)学生对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就算意识到自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抑郁反应,认为可能是阶段性的,过一阵子自己就会好;2)学生对“心理健康中心”的认识有偏差,总认为是“有病”的学生才去心理健康部门咨询。其实心理医生就像贴心的朋友,会认真倾听我们的烦恼,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我们调整好情绪,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建议大学生们能及时调整好步人大学校园的前后落差,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处于消极状态中。如果确实无法自我调节好,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请及时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尝试去预约一个心理咨询。往大了说,病情一直拖着不去治疗,轻伤可能会演变成重伤,甚至影响生命。闲暇之余,若对心理学有兴趣,也可以尝试接触心理学类的课程,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大学生应尽量远离赌博环境

悉心劝说有赌博行为的家人,主动远离有赌博行为的朋友或者同学,总而言之,不要让自己的身边出现有赌博行为的人。

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除非特别有学习任务需要,尽量不要上网,充分减少上网娱乐的机会。每逢周末,多给自己安排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把自己的周末安排的充实且快乐,就不会因为周末有空而去网吧或者上网冲浪。

猜你喜欢

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大学生之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