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红色经典电影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探究

2020-07-16黄亚丽王伟

法制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黄亚丽 王伟

[内容摘要]“大思政”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民办高校如何有效做到“三全育人”需要从多角度开展工作,红色经典电影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路径,红色经典电影具有形象、生动的特性,能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素材的感知,进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越,推动学生大局观的形成,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为更好地推进民办高校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助力。

[关键词]大思政;民办高校;红色经典电影;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17-0080-03

作者简介:黄亚丽(1988-),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伦理和高校德育研究。

红色经典电影,泛指红色题材的电影,能够展现出社会主义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体系,贯穿其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思想风貌以及爱国情怀极具感染性。“大思政”背景下需充分调动现有资源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落实“三全育人”、打造高效的思政育人模式,民办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中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适合的路径,而在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红色经典电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爱国情怀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着实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且意义重大。

一、大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艰巨

民办高校积极响应中宣部、教育部的指示,落实“大思政”工作,但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绝大多数学科应用性较强,能够较快地显现其经济效益,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困境与难题。

(一)学校资源投入与重视度不足,思政教学边缘化

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和学科的设置上倾向于实用性,资本的逐利性使得民办学校更青睐于短期内可获得显著成果的学科以及趋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资源倾斜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是对学生内在“三观”的塑造和影响,其过程相对比较漫长,而短短几年大学时光要实现像专业课程目标那样立竿见影的效益实属困难,虽然教育部早已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作为高等教育当中的必修课,但在落实的过程当中,有些民办学校并没有设立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即便有思政部,也是和公体、数学甚至大学语文同属一个机构。再者,民办高校对于经费管理非常严格,不仅很难兑现生均费用,往往连思政工作所需常规费用的申请也要大费周折。因此民办高校的思政部或者马院想开展课外教学拓展的思政工作也举步维艰。

(二)思政施教者角色定位不清晰,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很重视思政施教者的素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与教学辅助工作的学校党政干部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力军,思政教师是“教”者,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是“管”者,虽然课程思政陆续在民办高校展开,但因民办学校重视度不够,收效甚微,自然而然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就落在了思政教师肩上。而民办高校的现状却恰恰是非思政学科专业出身的教师比重不少,甚至存在着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成解决家属就业的部门。最严峻的莫过于优质教师流失较严重,公办院校在待遇、平台、科研环境等方面更具优势,“年轻的教授、博士不愿意来,本校培养的教授、博士一有机会就走”成了民办高校的常态。在此基础上要想形成资深教师带新制度几乎不可能,新教师只能凭借自身的理解与学习,艰难地去适应新环境,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了思政教育实施的一大短板。

(三)学生基础薄弱,自觉自律较差

无论是民办本科院校还是大专院校,较公立院校来说,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且理解力稍差,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亦或必修的思政课程,特别是较抽象的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难以很好掌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部分学生忽视正确意识塑造的重要性,只把思政课单纯地作为应试教育的一环,为此思政课上的出勤率和抬头率始终成为思政课教师首要解决的难题,教师想方设法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度,学生却难以充分接收。当下正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信息,而学生的甄别能力弱,对信息全盘接收加之“三观”还未完全成熟、自觉性差,无法很好地协调学习与网络的关系,学生低头刷手机的情况在思政课堂上屡见不鲜,某种程度而言,思政课成了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学生自律自觉意识不强为思政工作带来不少难度。

二、红色经典电影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教育规律相同的视域下,高校性质不同、经费、人力等资源不同的矛盾中,如何在更好地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当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又一重大课题。

红色经典电影为民办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相关的历史进程以及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深化,进一步掌握以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客观地辨别历史是非和明晰社会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明历史、知兴衰、探出路、谋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分可为“上”、“中”“下”三编,以时间为脉络,都有不少呈现社会状况、人们处境的红色经典电影,通过红色经典电影得以窥见近现代的中国如何从落后就挨打、被人欺辱甚至从民族灭亡的虎口里寻得一线生机,寻找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今天中国的强大正是我们革命先辈用血与肉筑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从某种意义上讲红色经典电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让国人知其中兴衰、知闭关锁国没有出路的,只有打开大门才有希望,只一味的效仿外国是没有出路,只有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才会发展、才会腾飞。

《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我的1919》让我们铭记封闭无法兴邦立国、弱国外交必败笔,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东京审判》、《建國大业》、《建党伟业》让我们深省: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不忘初心,才能带领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中华民族才能发展壮大。

(二)增自信、求奋斗、做贡献、爱祖国

红色经典电影不仅能明历史,知兴衰,在观看的过程中,丰富的历史素材使得观影学生不仅能深刻体会到近现代百年中国的沧桑变化,为曾经被剥削欺凌的中国愤慨,为无数仁人志士一心为国、舍生忘死的爱国精神所鼓舞,也为今天的中国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向世界宣告雄狮已经觉醒,而感到无比自豪。红色经典电影为民办高校提供了除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生动素材,通过影片《厉害了,我的国》,看今朝中国谁可欺,“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创业》看到了一群为了石油事业力排万难、始终如一向目标迈进的人们那股顽强拼搏的精神!《离开雷锋的日子》、《焦裕禄》让我们看到正是那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凭借渺小的身躯不断推进历史蓬勃向前,他们是大写的“人”,是我们对齐的标杆,是激励中国人满腔爱国热情的脊梁。

(三)传递正能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如果认真收集,我们会发现红色经典电影的数量是惊人的,这些数量惊人的影片无一不在展示着近现代中国从挨打、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更是在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为吸纳青年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提供了真实而充分的动员。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青年学生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应当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国运相联系,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追求相联系,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未来相联系,意识到只有成为祖国的一份力量,中国才能继续向前进步,才能更好的创造辉煌。坚定自我,青年大学生应怀揣着影片中的“奋斗”精神努力以实现“中国梦”为中心的伟大理想,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本领和责任担当。

三、加强红色经典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的对策思考

加强红色经典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从多方面人手,积极克服民办高校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困境,充分发挥红色经典电影优势,确保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审批部门加强审批工作,推出更多优质富有教育意义的佳作

电影上映前必须经过审批,电影审查委员会是我国从事电影审查工作的部门,应加强审批工作,针对恶意解读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严重违背历史史实,歪曲中国历史,不尊重他国文明和风俗习惯;贬损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重要历史人物形象;宣扬消极、颓废的三观,刻意渲染、夸大民族愚昧落后或社会阴暗面的红色经典电影应坚决修改删除,避免神剧、伪剧的出现。只有审批部门真正的履行职责,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让观众受到积极正确的影响,在重现红色历史年代的过程中激发现代年轻一辈的共情能力。

(二)民办学校转变思路,群策群力发挥红色经典电影优势

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注重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在健全人格基础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认真贯彻“三全育人”,通过“管者”、“教者”的双向结合,搭建平台,培养一批爱国情怀深、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形成一股合力,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推进红色经典电影进校园、进课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开辟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将红色经典电影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机构和校园网络等平台,及时有效的推送红色经典电影,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来进行深度的理l生思考并撰写观影心得。既充实课堂,又让学生收获知识,实现课本理论与实际实践的结合。

(三)民办高校教师明确角色定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作为教育的先行者与学生的引路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崇高的德行与对受教育者无私的爱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素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素质,将教学内容与红色经典电影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深度,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深受教师人格魅力鼓舞,带着极大的热忱去观影,去思考电影背后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在红色经典电影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强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目标。从而实现红色经典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最大化,更好更快推进民办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大思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