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委书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像”

2020-07-16李锦斌

党员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层层官僚主义画像

李锦斌

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考核多,基层干部忙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近日,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此“画像”。

重“说功”,轻“做功”

一些同志在理论学习上态度不端正,认为理论学习是做给上级看、讲给下级听,给自己“装点门面”的,而不是为了武装头脑、学以致用、改进工作,因此没有领会思想精髓、触及灵魂深处,导致学用脱节、知行不一,使理论武装和决策部署悬在半空、落不到实处。

有的上级有文就照着发、有会就照着开,看起来站位很高,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却是另外一套。

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甚至工作刚启动就开始作总结、写“捷报”。

重“留痕”,轻“留心”

把心思用在迎来送往、检查考核、填表报数、糊弄工作上,对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漠然处之、推诿扯皮。这种“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行径,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

由此导致的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考核多,令基层干部忙得上不着天、下不著地,有苦说不出。

有的地方,党建就是“屋子里的党建”,桌子上摆上一大摞方案、文件,形成“下级给上级报材料,上级给下级发奖状”的怪圈。

重“面子”,轻“里子”

“秀、大、急”的现象比较突出。“秀”,就是热衷于“造亮点”“建门面”,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就是喜欢搞大呼隆、大场面,甚至搞运动式的大拆建、大突击;“急”,就是习惯搞“一阵风”“一个样”,遇事“三板斧”,热度“三分钟”,缺乏久久为功、钉钉子的精神。

重“出彩”,轻“出力”

“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担当精神缺位,职责范围内的事也层层请示汇报、签字背书,对复杂矛盾避之不及、不推不动,以“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来掩饰懒政、怠政、庸政。

或者好人主义上位,信奉“看破不说破”,生怕伤了大家的和气、影响了自己的人气,只唯上不唯实,不从实际出发,只按上级指令办事。

重“套路”,轻“新路”

嘴上说“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习惯从主观出发想问题、干事情,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过去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穿着新鞋走老路。

比如,近年来医疗保险方面的上访事件居高不下,省医保局在主题教育中逐人逐项“照镜子”,查摆出机关作风存在“这是上级的规定,我们也没办法”向上推;“根据分级诊疗制度,这个你要去找县市解决”向下推;“以前都是这么干的”向前推;“现在没办法解决,看以后有没有新的政策规定能解决”向后推;“这个不属于我们管,你再去别的厅(局)看看”向外推的“五推”问题。

重“加码”,轻“减压”

对政策要求“半生不熟”,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搞不切实际的层层加码,工作目标层层拔高,任务要求层层抬升,完成时限层层压缩,逐级“传压”变成了逐级“增压”。

有时一项工作设定了50%的指标,到了市里、县里就变成60%、70%,到乡镇和村居就变成80%、100%。基层完不成任务被迫弄虚作假,上级检查起来也只能心照不宣地走走过场。

重“问责”,轻“激励”

有的地方问责尺度把握不精准,板子层层往下打,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对基层干部关心爱护、指导帮助不够。这种问责泛化挫伤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有个别村的扶贫手册填写不规范、帮扶措施和成效填写不详细,这些本来是经过指导就可以纠正的事情,但相关村干部却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有一个村干部说:“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被问责。工作没做好,问责没话说,但工作做好了,只不过排名靠后就要问责,实在想不明白。”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求是》)

猜你喜欢

层层官僚主义画像
层层深入写“端午粽”
威猛的画像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00后”画像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画像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