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本质 启人深思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深刻”
2020-07-16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引 言
关于“发展等级·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对于这三个评分点,可作如下理解: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要求考生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重视其发展过程;要求行文中运用辩证思维,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追根究底,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及解决方法。
3.“观点具有启发性”,要求作文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能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技法指津】
“深刻”,这是对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是对考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考查。要使文章写得“深刻”,如下五个“想一想”不妨一试:
1.向深处想一想,揭示本质
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从现象入手,又不停留于现象,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迷雾,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方能发掘出藏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例如学生写作以“防患于未然”为主旨的议论文,往往会停留于“防患于未然”有何好处,有的同学能进一步论证怎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但也只是泛泛而论(比如论说的是“有危机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对此深入思考,其实大有文章可做。我们知道“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的故事,“焦头烂额”的救火者固然是值得尊敬的,而“曲突徙薪”的建议者具有先见之明,更是难能可贵。如果早些“曲突徙薪”,完全可以避免“焦头烂额”。由此可见,“防患于未然”不仅需要有高明的预见,而且这预见要受到重视并付诸实施。那么,怎样才能有高明的预见呢?人们往往用已经发生的类似的祸患来推断,即所谓“以史为鉴”;同时,先见、先知往往源于先行实践。能有以上一番思考,也就真正切中了话题的本质。
2.向前面、后面想一想,探明原因并预见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当你面对作文题一筹莫展,难以提出“深刻”的观点时,当你面对某一问题、现象难以深入论述时,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或许难题就会得到解决。请看时评《如何看待“名字越来越怪”》片段:
老师不会读学生的名字并非他们学识浅薄,而是因为“名字越来越怪”。为了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一些家长给孩子取了怪名字。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里,要想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就必须变得与众不同;在成功焦虑的裹挟下,不愿意让孩子们“泯然众人矣”的家长们,自然不愿意让他们在名字上输给别人。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互动的工具,不仅具有分辨、区隔不同人的实用功能,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在不少年轻家长看来,姓名不仅是一个代号,也反映出了一个家庭的受教育水平、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彰显一个家庭的阶层地位与文化格调。那些同质化、庸俗化的名字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负面的社会评价,从而损伤年轻人的“脸面”;那些看上去与众不同、听上去很有档次和品位的名字,能够让他们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
……
“名字越来越怪”的初衷,在于通过新奇的符号,给他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只不过,在一个盛行“浅阅读”的时代里,当怪名字如过江之鲫,当怪名字不能被他人所解读,怪名字也就沦为一种曲高和寡的自弹自唱与孤芳自赏。一些家长自以为是的好名字,实际上是不被他人理解与认同的怪名字;热衷投机、渴望“走捷径”的人们,如意算盘难免会有落空的时候。
(选自《宁波日报》)
在作者看来,“‘名字越来越怪’的初衷,在于通过新奇的符号,给他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具体原因包括两点:一是不少家长希望借以“反映”“一个家庭的受教育水平、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彰显一个家庭的阶层地位与文化格调”,二是想“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不愿让孩子“在名字上输给别人”。然后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沦为一种曲高和寡的自弹自唱与孤芳自赏”,即只能让名字越来越缺乏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上述对“前因”的探察与对“后果”的预见,可谓言之成理,且能促人反躬自省。
3.向对立面想一想,客观理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等。所以,写议论文常常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这就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以全面地认识问题。如高中课文中,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的典范。作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既“占有”,继承好的,又“挑选”,剔除坏的,既不是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也不是盲目地全盘否定。在论述对“鱼翅”“鸦片”“烟具”和“姨太太”的正确态度时,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全面科学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正确观点。全文充满一分为二的观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再来看2019年高考浙江考生《忠言在耳,初心弥坚》一文片段:
人生之书的作家时常忽略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最终的读者,那就是自己。当完成了作家、读者身份的转换,我们便会发现,自己是个最具资质的读者。
自我认知往往是最为深入的。正如“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在对往事的回溯中,自我之书的章节无不呈现,有助于把握全局,梳理成败得失,甚至在下一章节,提笔完成情节的逆转。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纵,但在自传《忏悔录》中,他真实地记叙了自我认知过程中心灵的悔过。
阅读自我之书,便能觉察,自我追求无可取代。作家对自我的作品寄寓的热望,甚至能使他忘却一切读者。乔伊斯写出奇书《尤利西斯》,震撼文坛,但作品一直被视为天书;海明威在《过河入林》里抒发战争创伤之痛,小说成书后却饱受诟病。人生之书同样可能难得知音,但知其不可而为之,在真实而坦诚的心灵面前,意义自然萌生:那便是初心之光。
当然,守初心的作家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在“作家”“读者”的身份转换中,人永远在追寻理想的读者、明智的谏言者以及共鸣的知音。在与读者共度的岁月里,作者为其奉上一本独特的人生之书,深谙忠言在耳、初心弥坚的写作要义,并在无人领受之时,将人生之书奉献给自己。
该考生重点强调的是“在纷乱的书卷与对他人之书的匆匆浏览中,初心如星光,在北极天顶闪现”,直白言之,就是文中提出的“人生之书的作家时常忽略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最终的读者,那就是自己。当完成了作家、读者身份的转换,我们便会发现,自己是个最具资质的读者”。如此立论,足以新人耳目。与此同时,他还想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守初心的作家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在‘作家’‘读者’的身份转换中,人永远在追寻理想的读者、明智的谏言者以及共鸣的知音”,此种辩证思维值得肯定。
4.拆开来想一想,分清析透
何为“拆开来想一想”?读一读下面两则见解独到、给人启迪的言论就能明白了:
①“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的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物质丰富);“谐”的左边是个“言”,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精神自由)。
②知识分子不但要“知”,还得有“识”,得对这个世界有新的发现。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不过是“知道分子”罢了。
考场佳作中也不乏这类“拆解字形(或概念)”进而落笔成文的范例。试看一例: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且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选自江苏考生《好奇心》)
文章拆解“好奇心”——“好”,“奇”,“心”,写法相当别致。这里蕴含着一种认真求索、严谨向学的精神。但作者并不刻板、迂执,而是相当灵活,相当深刻,也相当机智地将三个概念解说得饶有意趣,决不流于浅薄俗套。这些解说笔断而意不断,“好奇心”在作者心中是一个整体。因此,得出的好奇心“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的结论,很好地升华了“好奇心”的内涵,突出了“好奇心”的价值。
5.合起来想一想,由此及彼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下面这篇时事评论,就是运用相互联系的观点来洞悉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认清事物的本质的:
近视与“伪娘”流行其实是硬币的一体两面
……
当然了,在孩子的近视问题上,家长们肯定也没起到好的作用。要知道,很多近视都与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玩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有关,这些可都是在家里进行的。
不过,在近视的问题上,更值得探讨的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
实际上,近视只是一个信号,很多近视的孩子,不仅眼睛近视,身体还存在要么瘦而弱,要么胖而虚的问题。这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有关。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则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大多数家长都更重视孩子的脑袋,而轻视孩子的身体,重视脑袋里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轻视身体上的肌肉得到了多少锻炼和成长。更进一步地说,他们轻视与体力有关的一切,既轻视体力劳动,也轻视体育活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四肢发达者必然头脑简单,所以,为了避免头脑简单则一定要避免四肢发达。
不仅是家长如此,很多学校和学校里的老师潜意识里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多数学校的体育课都很难获得与文化课同等的重视,时间上有时候也很难保证。
这种观念表现在审美观上,就是大多数人对于身体强壮者、肌肉感十足的人不感兴趣,而是觉得柔弱者更美,甚至在对男性的审美上,“小鲜肉”甚至“伪娘”更能引来尖叫,肌肉男反倒不受待见。这种现象显然不正常。这也说明,近视与“伪娘”其实是问题的一体两面,是一个牵扯多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值得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大河网)
本文作者的眼光颇具穿透力,他不仅看到了“近视”“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大多数家长乃至老师“轻视与体力有关的一切,既轻视体力劳动,也轻视体育活动”,还将近视普遍与“伪娘”盛行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有关社会心理与审美观方面的缺失,读来催人警醒。
以上五个“想一想”,在实际写作中往往可以综合运用。除了“想”得深入,还应力求表达得出彩,即注意锻造金句,使文章时有风骚。请阅读如下三例:
①在太阳下辛勤劳动过的人,在树荫下吃饭才会心安理得。
(选自2019年河北考生《同学们,请不要轻视劳动》)
②直至后世,我们的文明在坚船利炮下、炮火纷飞中,用她残损的手掌支撑起她的儿女。我们以“刚韧”抵御外辱,以“柔韧”师夷长技,以“坚韧”坚守气节。故而,五四运动兴,西南联大立,抗日战争胜,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有这股韧劲儿。
(选自2019年北京考生《文明的韧性》)
③坚守初心,听从内心的声音,追随理想,勇敢而清醒地面对各式流言,我们才能牢牢地占据自己的人生舞台,我们的人生之“书”才能以我们所期望的方式续写,而非像少年维特那般困于外界非议而饱受痛苦。
(选自2019年浙江考生《坚守初心,谱写人生之“书”》)
例①根据日常生活现象道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朴素之理,作者的剖析可谓严丝合缝,无懈可击;例②锤炼近代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素材成句,阐述了中华文明的韧性让中国得以存续、发展之理,“刚韧”“柔韧”“坚韧”虽分而列之,但均处于“韧性”这一体之中,分而能掘,合而能统,堪称巧思;例③正面立论,揭示出不畏流言、续写自己的人生之“书”的前提条件——坚守初心,态度鲜明坚定,逻辑关系明确。如此立论,都堪称独树一帜、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