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方法与路径研究

2020-07-16

魅力中国 2020年2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是国家软实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工记》、《齐民要术》等典籍反映出中国古代技术文明的杰出成就,能工巧匠们已将这种精神融入生命,进行传承和弘扬。职业教育在中国古代已经兴起,其表现形式为艺徒制度。在艺徒制度中,师徒之间全程式的共同生活,共同研究探讨,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端正徒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工匠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品德和技艺传授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蕴含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并厚植于其中。当代高职教育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高职培养出学生技术水平同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小,但这仅是工匠精神中的“技皮”。大多数职业院校忽略了对于学生职业精神和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职业技能教育上对于内涵理解不到位,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缺乏长远规划,见异思迁,这是忽略了“术骨”的培养所导致的。更谈不上让一个产品拥有附加值具备灵魂的“匠心”。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它能够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为职业教育赋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核和意蕴,摸索出工匠精神融入当代高职教育的培养方法和路径,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剖析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根据时代特点把握内核重构,辩证看待传承中的“变”与“不变”,让高职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感受到的职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认同工匠、乐于工匠、融于工匠。

一、工匠精神的意蕴及呼唤工匠精神回归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及内涵

古语云:“技进乎艺,艺进乎道”,中国古代技术文明很好的诠释了工匠精神。

1.匠心。“匠心”是一种吃苦耐劳的职业坚守,是一种执着和专注。《孟子·告之》载:“虽有天下易生物,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对于产品每一个工序、细节的深耕细作,对于一个行业的欲求和热爱,才能守住这份不变的坚持,因为他爱它的存在和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但他们获得了产品的更加完美升华所带来的“十年磨一剑”、“百年造一物”的快乐和成就。执着、严谨的南仁东同志一生择一事,心无旁骛,燃尽一生为“天眼”;三十年如一日,从稚嫩的学徒到国内一流的钢绳大师的周家荣同志让贵州钢丝绳走向了全世界。不变的是专业领域的高度热情,不变的是锲而不舍的坚守,不变的是工匠执着和专注的敬业精神。

2.匠艺。“匠艺”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创新的职业追求。对于工业产品而言,细节决定成败。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品质。纵观德、日两国,之所以他们的制造业发达,是因为他们在产品的设计、做工上非常的考究,对于每一道工艺和每一件产品的要求近乎于苛刻,这根源于从业人员从职业教育阶段开始,就有产品质量关乎个人荣辱的意识。我国必须要将工业产品中以扩张为主的发展理念调整成为品质追求,将对于“技”的追求升级为“艺”,不论是在制造业还是信息技术业,都要不断攀登。“量”的积累才能带来创新“质”的转变,将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高品质追求、自省、谦恭、入魂作为社会理想的恒定部分,倡导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崇尚改革,崇尚创新,有着“庖丁解牛”的境界,有着 “干好本职就是追求尽善尽美”的 “车工大王” 陶安同志的工匠精神,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

3.匠德。“匠德”是传技与育人的统一。“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阐释了古代技术文明所崇尚的教育理念。“正德”居于首位,仁政德治就是古代工匠必须尊崇的职业信条,要求工匠必须为人正直,端正德行。而利用和厚生则是先辈告知工匠们,在赚取生活保障的同时,要以他们的智慧和技艺惠民。匠德的传授是教育学当中心传体知的学习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无论是在古代手工业中所崇尚的“师徒相授”,还是民间绝技绝活的子承父业,延伸到代代相传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不诠释着尊师重道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辩证看待“匠德”,每一个高职学生应当从师者身上获得除了高技能之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即“人文素养”。为人师,授予学生的不仅是技能,而是知识与生命相融后实事求是的较真精神和行为素养。“匠德”亦是守正与创新精神的统一。当代工匠精神的传授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作坊式模式,已演变为打造分工精细化的“专”“精”的工匠团队作战,能够很好的传承工匠文化,又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厚植工匠文化,倡导协作,崇尚奉献的文化生态和工作环境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整个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共识。正如扎根一线38 年,放弃提干机会,守正出新的行业修理高级技师贺思建,他说“去一线,那才是我该去的地方”,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亮丽的光彩。

(二)呼唤工匠精神回归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缺失

(1)社会传统观念对高职学生心理影响较大

许多学生认为,大学教育唯“本”“硕”“博”为尊,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职业教育总是“低人一等”,重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仍然在社会中盛行。简单理解为学计算机的就是修电脑的,学机电一体化就是修理工,部分学生还会认为顶岗实习就是打廉价工,这些不理智、不客观的思想会影响很多学生因此而退学,到沿海地区打工赚钱。师生当中精益求精理念的缺失,会让师生在教与学当中对自身的要求降低,教学中缺乏系统化,教师忽略自我再教育,学生的学习浅尝辄止,对技能的掌握不牢靠,“心、艺、德”均不能在教育中得到培养和体现。

(2)反作用力对职业教育中冲击较大

一线生产工人社会地位偏低,发展通道不畅,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成功就是“升官发财”;有绝技绝活的手工业者卷入外出打工的队伍行列,传统手工艺被大规模机械生产所取代,一些企业片面的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工匠的职业认同感丧失,“老字号”的称谓越来越少。90 后00 后学生频繁跳槽成为毕业生的一大特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著,选择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反而优于制造业,缺乏敬业精神。一个健康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知识掌握、岗位就业、职业发展到引领企业必然要经过简单到复杂,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专心、专注、专业的工匠精神作为支撑,严于修身、严于律己才能砥砺前行。专业本领和职业素养

(3)职业教育“素能教育”偏向“技能教育”

当代职业教育由于缺乏工匠精神做引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专业,重技能,轻素质,轻育人的问题。忽略了“德艺兼修”中的“德”更加偏重了技能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不完整,忽略了职业精神的培养。部门高校出现了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就仅局限于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文体活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教学计划中结合不紧密,缺乏统筹设计和合理规划,造成学生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产生沟通问题,缺乏团队意识,缺失敬业精神和荣辱感,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文化,从而错失自身发展的良好机会。

(4)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现状调查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星对两所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情况做调查,调查对象如表1 所示:

表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2 工匠精神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数据得出高职学生中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比较浅显,学校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还未形成合理架构,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方向不明确,且缺乏敬业精神,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2.培养学生工匠职业素质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社会对人才的储备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更需要极高的个人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回归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定位,不受社会风气所影响;清晰定向,把握行业发展规律;精准定性,坚守职业品质;明晰职业定“点”铸就专注精神;深思定格,明确自身今后发展方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解决人才供需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在高速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关键性高品质的技术支撑,国内产品的质量处于中低端水平,造成我国对于优质产品的供给远远跟不上国内民众的消费需求和水平。消费者对于进口产品盲目崇拜,尤其是服务业中的免税店、国外代购盛行,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呼唤工匠精神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回归,增强工匠素质能力,才能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效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厚植工匠文化教育概念模型构造

“崇尚工匠精神,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应该各行各业中大力倡导。高职院校一定不能受经济快速发展中带来的“短平快”思潮所影响,要摒弃浮躁心理,重信仰教育,重习惯养成,重品质培养,重职业发展;轻表外,轻短益。工匠精神的烙印才能按照非自由演绎路径,通过微观环境营造和科学引导印记演化方向进行。

我们可根据源于生物学领域的烙印理论对工匠文化进行根植。烙印理论是指焦点主体会在环境变迁的敏感期内,形成对环境变迁相适应、相对稳定的印记特征,且这种印记将持续影响个体或组织的后期行为[1]。第一阶段,主体会在环境变迁中主动思考原有价值理论和新价值观,并作出比较,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自发的适应性;第二阶段,称为环境烙印阶段。在前一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会通过政策、经济规律、技术手段、法规、章程等体现出烙印特征;第三阶段,称为印记的演变阶段。前两个阶段所形成的烙印,外部环境的演变会使得烙印持续、扩大,进而对工匠精神的根植起着积极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知行合一、敬业、乐业、善页的价值向度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对于工匠精神回归的呼唤,造就了营造工匠精神烙印的敏感期,加之人们对于个性化、私人订制、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引起了各行业原有心智发生变化,他们必须对新的要求有足够的主动适应性思考和调整,触发其自身形成工匠印记。有效的印记是在教育中刻意的将工匠文化所蕴含的内核及价值引领给被烙印者,产生印记效力后,让其感受工匠精神所带来的实质性价值。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一理论与原有价值观会产生一个不断交融和反复迭代的过程,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过程,是一个务虚与求实交讼的过程。

三、当代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融通路径

(一)言传身教从严管理,改革创新教育模式

1.内因驱动,严肃教育过程,促进学生自信和习惯养成

学风管理从严进行,杜绝学生中流行的所谓“平时不学习,考试靠抄袭”不当学习态度,许多学生甚至认为作弊光荣,考试不作弊就吃亏。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奖惩都要如实记录其中,增强诚信对于学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改善学校的考风考纪。

积极引导学生增强对于本专业的兴趣,在入学教育中,以图文并茂加职业发展的角度,邀请业界杰出人士对工匠精神做深入、细致的剖析,全方位解析专业发展,工匠、大师身上所彰显出的精神和行为恰恰是传统文化中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当代工匠精神展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传承。学生教育工作告诉我们,与学生有相似经历的成功人士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模仿,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如邀请非遗文化中的剪纸、通草堆画大师到校讲课,在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践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分享感受大师们成功的历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核。怀揣“初心”的坚定,可以有效的抵御外界物欲的干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无孔不入的厚植“工匠意识”,授课教师因材施教,不生搬硬套教学进度,每位老师的每个课程都设计出自己的特色,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感受到乐趣。适当改革考核方式,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一定都要以纸质考卷的闭卷方式为主,提升考核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2.发挥思政课和就业创业指导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研究表明,现代工匠精神的生成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外部职业环境和主观内在职业素质共同耦合的结果。从内部生成机理、内外耦合形成机理两个层面在职业精神的培养中,将工匠精神合理融入思政课和就业创业指导课,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及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融合,思政课理应让学生理解技术的创新应该与道德、坚定和信念相结合才能理清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模块,教师可以深刻深挖优秀传统道德、职业精神内涵贴合“工匠精神”,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这样的结合必然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高校课程设置中,大一新生所设置的专业课较少,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由就业指导课引入专业体验期,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开展专业咨询、毕业生访谈、职业生涯规划等互动环节,例如:“开学第一讲”、“我的专业理想”沙龙等让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后期学习专业课以及企业学习实践做好准备和铺垫。这个过程可以联系企业,引入他们的企业文化、行业标准,来体现工匠精神。这对于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理解,认识其价值和意义,提升职业素养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专业教育是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载体

(1)建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不断突破自我,追逐更高品质的有力保障。高职学生要在学校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专业课是“工匠精神”最主要的载体,专业课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工匠精神”内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专业课的教学要融入“大思政”的概念,根据行业特点和院校特色,教学系部应该主动分析本行业、本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工匠精神。“教书育人,手艺是根,师德是本”[2]。职业教育需重构师徒关系的纽带,师傅倾情相授,徒弟积极努力,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其今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精神往往会通过专业实训的形式作为载体,才会转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职业场景,推进项目导向,基于工序流程的进行案例推演、角色扮演增强专业课教育的互动性,激发并训练学生对于本行业的职业感情,将抽象的职业精神融入在现实场景中供学生体会和品味。例如,将教学任务分成各模块,以行业、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强调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后,划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下发任务、解决问题、自我评价和教师点评,实现悦纳式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的“心传体知”就变得尤为重要,“技艺”的把握,不仅仅靠单纯技术“继承”,更要不断的去“悟道”,而施与受的过程则需要师生之间心灵的默契交流,两者之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无话不谈的,共同探讨、精益求精的一种钻研模式。同时是中国古代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学徒制的一种继承形式。专业课厚植工匠文化的教学,可以将知识内化成素养,素养升华为精神,精神涵养成习惯,可以诠释“工匠精神”从意识层面发展到品质层面的全过程[4]。

(2)强化课程模式与互联网+新业态教育模式

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表现为严谨、细致、专注、精益求精、敬业、乐业、善业,那么互联网+工匠精神将会变现为一种化学变化。工匠精神以最海纳百川的姿态去吸收各种先进的技术,表现为在线教育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填补课堂教育的缺陷,它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可以有效缓解教学资源配备的不均。例如慕课的开放式教学、微课的许多精品课程都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将跨越地域,跨越院校,优秀教学资源可以最大程度的得以分享。翻转课堂,师生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转化,相互体验,更好的感受教与学的过程,促发师生之间主动的思考,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以课程为单位开发出项目式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不矢为一个有效的突破点。

4.校园文化是熏陶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数据表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工人的比例中,高级工所占比例为50%,而中国仅为5%,《2017 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人才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上千万人。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制约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的实现[3]。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因为当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规范是一致的,给学生树立技术发展的目的是要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理念。首先,我们应该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教风学风的价值体系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弘扬“工匠精神”,融入价值导向,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出台一些有利于推进工匠精神发展的奖励机制和政策,创造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凭一技之长同样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将《大国工匠》《大国重器《国家宝藏》等系列纪录片的鉴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计划中,甚至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学生自信,突出表彰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在大赛的作用下,对所学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校赛、市赛、省赛、国赛,每个参赛过程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洗礼。比赛过程中与对手的博弈,会催生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会更加专注、精准和热情,并且会把这种体验分享给他人,一旦形成这种文化环境,这种品质就会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可以聘请行业中的杰出校友作为专业指导教师,树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教室环境建设中突出“工匠精神”元素,开展工匠精神主题班会,寝室文化建设按照 “6S”进行布置,强化标准意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同时合理利用新媒体,通过“两微一端”,定期推送并设计工匠精神关于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互动话题,用大国工匠的故事和互动方式感染学生。坚持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训、实践活动相统一,专业课教师同辅导员、专业导师相统一,技能与素养相益相长。

5.在现代学徒制中融入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被录用的学生同时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校企联合共同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5]。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法,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该模式要求学生不仅局限于课堂,还需要在一线生产实践中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技能传授环节教会学生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师傅的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岗位的需求,融入企业和社会。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要依托于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院校构建方式已经在文中提及,这里不再累述。现在主要说明企业如何同高校一起推动现代学徒制融入工匠精神的构建。

首先,企业要主动参与,制定出个性化的学生顶岗实习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企业文化渲染;作息时间;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任务完成与否的考核标准;顶岗实习期间的奖励办法等。顶岗实习制度的先行植入,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其次,院校需主动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注重工匠精神内核的考量,考核方案中明确学生实习期间学业完成与否的考核标准以及企业录用标准。在招生工作中,明确校企联合招生,为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渠道。院校根据企业的标准和要求为其打造量身定制的技能型人才,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业成绩应有企业商议专业导师共同完成,对于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可以直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共同构建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双课程”;教师和师傅“双导师”;学生和学徒“双身份”。

6.校企融合,共同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中的 “工匠精神”

学校和企业之间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医疗行业,医科大学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就很密切,已经构建了校中院,院中校的结构。医科大学的专业课教师要去医院实习,医生可以作为专业课教师去授课或者做讲座。之所谓要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的授课教师要送到企业去进行实训,还需要企业中有技能、有口才的技术人才到高校兼职任教,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善,同时还可以促进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学目标任务落实,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适用于产业的需要。

7.加强高校科技、技能类社团的建设和“工匠精神”的融入

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文化生活的有力载体,深得大学生的喜爱。当代的职业教育,学生往往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教师和学生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专业课中,而忽略了一些精神层面的教育过程。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自发性,是以兴趣和社会潮流作为出发点,学生在其中可以主动学习,在活动中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力提高方面得以加强,同时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工匠精神的内涵告诉我们,精益求精和创新进取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更需要有效的载体来培育和实现。工匠精神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引领价值,作为社团的指导思想,可以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受到工匠精神的洗礼,将工匠精神体现在日常教育活动当中,学以致用,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帮助更加全方位的成长。在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可以引导细节决定成败,注意观察和规律,鼓励其不断探索和创新,从一点一滴中体现出工匠精神的价值。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主选择社团和研究方向,犹太人的成就来源于对个人清晰的认知和兴趣。在社团实践活动的项目中,要坚持项目设置丰富且专一。通过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模式设置正确而明确的目标,帮助其树立适度且长久的学习进度,促使社团活动的创新内容有届次的提高,延续组织活动的有序性、稳定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制度和指引流程,并保持和传承下去。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是第一个课堂无法取代的。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社团的科技、技能活动当中,社团届次之间的传承都可以让学生深刻体知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社团可以作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

8.创建“工匠精神”辅导员工作室

首先要着力打造一支具有 “工匠精神”意识的专兼职辅导员团队,团队成员按照特长合理分工、集体备课,形成符合院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或者精品项目。其次,工作室充分调研所在院校学生工匠精神重点缺失的部分,结合实际情况,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工作,这也有利于辅导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辅导员团队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勇于创新,紧跟国家和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摒弃老方法。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紧跟学生的思想变化,根据学生的诉求,跟踪辅导帮助学生,敢想敢做,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工作。同时,高校可以根据辅导员个性成长经历和工作室建设需要,为其规划和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其工匠精神的意识和工作能力,为工匠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提供保障。

四、合理运用工匠精神消散教育主体自觉与命令驱动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中,合理运用工匠精神中原始的师徒共生共荣之间的关系,重塑师生之间的关系。调节条件反射式机械性的命令驱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本质力量,教师应自觉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学生之间建立深刻的平等和信任,进行深度沟通和对话,亦师亦友,才能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提高其话语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告别传统填鸭式教学中学生一味的服从,帮助学生找回内化于心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工匠精神,是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深刻体现劳动精神的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人”“育人”“成人”“开发人”为根本要求的,教育也应该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探究方式方法努力使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释放能量,追求其生命的意义,而不是教给学生简单而机械的服从,这样才能从应然和实然中总结出适然,学生才能主动的内化,实现内涵式发展。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工匠的主阵地,孕育产业工人的摇篮。教育中以工匠精神作为指引是实现我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必然趋势,把握工匠精神在当代继承和发展的“变”与“不变”,是国内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对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内涵形成共识,引导高职师生正确看待产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工匠精神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特质和终身追求,高职院校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匠心,育匠人。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