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扶贫减贫的八大支柱

2020-07-15拉希德·阿利莫夫

丝路瞭望 2020年6期
关键词:减贫旅游农村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我看来,中国脱贫之所以卓有成效,不仅因为制定了全面稳定的专项计划,严格监督管理纲要的落实,更得益于夯实了八大支柱,支撑脱贫工程这个复杂庞大的体系稳定运行。

基建扶贫

治理贫困离不开持续更新的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下大力气在贫困地区修建先进的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灌溉、交通、通讯设施工程建设是中国扶贫减贫的重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农村道路建设。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的公路里程已达48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3万公里。边疆地区道路建设,互联互通也有很大发展。例如,1998年西藏的公路里程2.25万公里,2017年增至8.94万公里。2013年,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中国实现县县通公路。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86%。而联合国的对比数据显示,全球仍有7亿多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精准扶贫建设专项计划包括铁路精准扶贫。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曰的在于扭转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大规模的公路铁路建设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西藏自治区国内旅游规模从2000年的15万人增至2018年的47.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47亿元。

易地扶贫

易地扶贫是中国扶贫减贫的一项复杂工程,指将生活在边远和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集中领导方式,充分征求拟搬迁人口的意见,不破坏自然村建制,不破坏乡村传统的社会关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下辖的几个村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土地不适合农业耕种。为了改善这些地方的生活条件,县政府决定对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山之间狭窄地块上的三个相邻县14000多人进行集体搬迁。当地政府投资8.4亿元修建了阿克塔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给排水、电网、公路、天然气一应俱全的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卫生所、农民活动中心、街心花园等公共设施。类似的搬迁安置点遍布全中国。2016年至2018年,中国完成8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教育扶贫

只有充分重视教育,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才能彻底消除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国在教育扶贫方面力度大,成效好。

中国政府大力普及基础教育。例如,河北省保定市阜平村将脱贫与教育挂钩,投资修建了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与河北省其他市县中小学合作,招聘培训本地师资。

高等教育在中国日益普及。普通高校的数量从1978年的598所增长至2018年的2663所。中国赴海外留学人数大幅提升,从1978年的860人增至2018年的66.2万人,净增长700多倍。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扩大,尤其在偏远地区。甘肃省有近1000所学校在校生不足5人。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甘肃省政府2017年启动线上教育试点。目前,甘肃省教育云平台执行统一课表,教师统一在线授课。教师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看到学生,与学生实时交流。

目前,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覆盖1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全国6.4万所中小学校配置了数字教育资源,支持400多万名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学生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教育。

卫生扶贫

卫生扶贫是中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完成了3438个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4万个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贫困地区新配备了1.4万名医生。截至2018年底,农村门诊医院覆盖率达到94%.

远程医疗的蓬勃发展,使边远地区的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大城市专家的高端医疗服务。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

改变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面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项系统工程,仍需长期努力,推广先进诊治技术,增加卫生保健投入,降低医疗收费等等。

金融扶贫

扶贫小额信贷优惠政策是金融扶贫的生动实践。2014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制定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提出扶贫小额信贷是“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的信用貸款”,利率参照贷款基础利率。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落实《意见》的具体办法。例如,贵州省纳雍县千秋村设立社区发展基金,调低申请小额信贷的门槛。33个农户获得了基金支持的小额贷款,29户用于发展养殖业,4户用于采购农用车。社区发展基金不需要质押,村民可以自行安排资金使用方式,村民的财务管理和资金利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金融工具和基础设施的同步改善使得该村的贫困状况获得较大缓解。

产业扶贫

中国改革开放后,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减贫作出巨大贡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2018年末,中国小微企业法人约有30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

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这些数据最有说服力。

旅游扶贫

世界旅游联盟和中国旅游研究院合作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旅游在经济发展、扶贫减贫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最近20年,旅游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为国家财政作出显著贡献,仅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就达5.13万亿元。

中国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推广“乡村旅游”,帮助贫困地区开辟收入来源,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与地面垂直距离800多米,全村共有500人。直到不久之前,进村的唯一通道还是藤梯。尽管生存条件非常恶劣,但是村民们不愿意搬离故土,当地政府投资100万元(约14.5万美元)在悬崖上修建了带扶手的钢梯,将阿土勒尔村到县城的交通时间从3个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中国电信投资150万元为村民开通了移动通讯和互联网。阿土勒尔村原来的藤梯则成了当地的一大景观。 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投资达1万亿元。旅游扶贫也获得了国际组织的支持。世界银行向中国多个城市提供贷款,用于修复开发文物古迹,包括长城居庸关、麦积山石窟壁画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合1.4万亿美元)。旅游业创造了8000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0.2g%。

互联网扶贫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度日益扩大,已覆盖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8.54亿,占人口的61%,其中2.25亿是农村网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8.17亿,占人口的58%。

有别于城市居民,大部分中国农民还处于互联网革命的边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国务院决定持续大力提高农村互联网覆盖率。2018年,政府又启动贫困县乡的互联网普及计划。这些举措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互联网让偏远地区和外界建立了直接联系,也打开了外界认识偏远地区的窗口。贵州黎平县盖宝侗寨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拍摄成短片,上传到视频网站,迅速积累了超高人气,游客络绎不绝,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借助互联网,偏僻地区农产品上架全国网店。“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互动之势正在形成。山东临沂沂南县因地处沂蒙山深处,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不便。当地开通互联网之后,农户迅速与销售商和电商平台建立了联系,农产品销量明显上涨。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与各级政府深度合作,积极参与扶贫。例如,阿里巴巴推出了农村淘宝项目,支持外出打工的优秀人才回归农村创业。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平台上实现网络销售1100亿元。

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国城市普及度高于农村,但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零售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0.18万亿元增至2017年的1.24万亿,年均增长91%,同期全国网络零售的平均增速为35%。

互联网扩大了脱贫攻坚的覆盖范围,为2020年底彻底消除极端贫困增效提速。

殊途同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世界各国制定不同的扶贫减贫方案。14亿人口的中国选择了符合本国实际的脱贫战略,攻坚克难,稳步前行。

目前,中国的精准脱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即便面临突如其来的大范围新冠病毒疫情也毫不松懈。中国政府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都是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同等重视。

中国的减贫成就令世界赞叹。中国不会止步不前,仍要谨慎杜绝返贫、致贫,“一带一路”倡议也会为减贫助力。2020年,中国立志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勝利!

(拉希德·阿利莫夫: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

猜你喜欢

减贫旅游农村
报告
旅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支农贷款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扶贫,我们在行动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