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医务人员精神压力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0-07-15侯小明蒋永萍齐跃军张维娟施兴艳伏升茂
侯小明,蒋永萍,齐跃军,刘 萍 张维娟,施兴艳,伏升茂
(1.西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730060 2.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730030;3.城关区妇幼保健站,甘肃 兰州730030;4.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大刀阔斧,虽真抓实干,但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体制改革不彻底,服务机制不健全问题。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受社会舆论导向影响颇为显著,医务人员在紧张繁重工作之余,还可能承受医患矛盾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由于医务工作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自身,而且直接影响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身心健康,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基于此,特以兰州市各县区医院为例,探究医务人员工作与生活中身心健康的影响原因,导致精神压力的影响因子。走近医务人员群体,关怀医务人员,为兰州市医务人员所面现状提供有效解决措施。
首先按时间顺序介绍涉及医务人员精神压力的影响因素的已有的一些主要工作。
2013年,苏畅、林熙等人[1]对福建省8个县54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的抑郁检出率为中度及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学历医务人员抑郁检出率高于低学历者,且抑郁检出率随学历的增高呈增加趋势。麦红、杨小珍、段丽娜等[2]对深圳市15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发现不同科室,不同职位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护理人员的精神状况最为恶劣,其次是外科医生,再者是内科医生和行政人员。职称级别越低,心理健康越差,学历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学历相对较低人员的精神健康状况最差,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测试结果最差,本科学历人员居中,较好的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2014年,林贤浩[3]发现,医院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女性医务人员,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上,三甲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得分显著高于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和二甲综合医院。冀永娟、贺莉娜、郝静[4]对青岛市4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55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也发现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较高。居前3位的职业压力指标分别为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和组织气氛,其中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得分最高,职能部门人员得分最低。
2015年,潘培涛、杨业兵等[5]对1307名年轻医务人员于2014年5月进行体检,发现许多年轻医务人员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焦虑症状的医务人员具有更显著的情绪枯竭、玩世不恭的职业倦怠表现;存在抑郁的医务人员会有更显著的情绪枯竭、成就感低落的倦怠表现。栗军旺、骆玉菊[6]发现,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家庭因素等,采取合理的心理保健措施之后,能够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出现。孔霞[7]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发现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常模群体,说明护士的心理调节能力差,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2016年,石景芬、龚永等[8]人对四川省15家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共计1249名医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组织管理、社会责任、执业环境、工作回报和内部环境这5个维度的因素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忠诚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医务人员的离职意向受“工作本身、组织管理和感知社会责任”的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和定期岗位培训对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显得极为重要。
2017年,朱婷婷、郑爱明[9]应用宽恕水平、宽恕态度和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相关问卷,对409名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发现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并且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张学敏、刘秀芬等人[10]用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包头市8所医院的4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包头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焦虑、恐怖的均分高于常模。吴晋兰、沈连相[11]等以杭州市余杭区两家基层医院的216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管理,研究发现,该研究所建构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确能有效维护职工心理健康水平。项紫霓、解金娜、衡中玉等[12]以山东省某市758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均呈负相关,与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均呈正相关;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均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
2018年,徐莉[13]对宁波市精神病院精神科工作的10名医生和10名综合医生进行追踪研究,发现精神科医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均低于综合医生;精神科医生的SCL-90各因子分和总均分都显著高于综合科医生的评分。叶惠兴、唐赛利、方巧婵[14]在2017年1-5月对东莞市厚街医院的82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焦虑和抑郁检出率较高;护理人员职业压力最大,行政职能部门人员职业压力最小。洪奕娇、孙理、夏国琴等[15]人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对某综合性医院597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较高,年龄30岁以下、女性、临床科室、专业技术初级职称、大专和未婚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状况较严重且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不良高于社区人群与其他职业人群。
返回到2014年,斯琴在她的学位论文[16]中在对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研究中表明医务人员的人口学差异对身心健康影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又得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弹性、职业倦怠、身心健康显著相关。
从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学术研究者与政府对口工作单位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关注度与日俱增,从2017年开始变成了热点研究课题。这既与医务人员本身的重要社会价值息息相关,也提醒当地职能部门与学术界对所在地区的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密切关注与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兰州市1200名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等)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涵盖全市不同地域(3县5区)、不同级别(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共18家医疗机构。人员比例按照PPS抽样法 (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按三级医院(住院床位≥500张)100人,二级医院(住院床位100-499张)60人,一级医院(住院床位20-99张)32人的比例随机抽取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不同医院等级、职务等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工具为《兰州市医务人员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影响及干预的研究》自制量表(正式问卷调查之前,分别选取30名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进行访谈,了解其压力来源),分为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两版。表中设计了8个模块共9部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个人身体基本情况、工作特征、工作感受(含工作感受,工作与家庭、医患关系、就业环境、感知变化);《兰州市医务人员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影响及干预的研究》普通群众调查表中同样也从以上几个部分进行考量。其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76。调查对象为兰州市辖区内5家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和8县区县级医院的1200名医务人员和医院周边1200名医院周边普通人群。回收到有效问卷2088份,其中1100名为医务人员,988人为医院周边普通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有效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KMO=0.875,接近0.9,取显著性水平,根据综合探究实际考量,初步拟定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龄、收入、月值夜班次数、正式编制与否、职业分类等10个因素进行探究。回收的调查数据经Epitada3.1数据库双人录入,核查后导入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问卷不同问题的计分设置,采录相应得分,计算总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度量加以评价,具体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层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普通群众与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去除无效数据得医务人员和普通群众的个人身体基本情况(得分区间1-9),分数越低身体状况越好)。(见表1)。
表1 兰州市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身体健康状况对照表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的身体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普通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医务人员(M普通=5.07,SD=1.66,M医务=5.78,SD=1.70)。由于医务工作本身具有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状况的无法控制,这就加剧了医务人员工作的高度紧张感。医务人员无时无刻不处于这种高压高期望的环境中,且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接触的群体广,身体健康状况自然不如其他行业。
2.2 普通群众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状况
根据调查问卷表3-6,计算普通群众和医务人员在身体基本情况、精神压力 (得分越高压力越大)、工作岗位满意度(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个人情绪状况(得分越高情绪状况越良好)、工作与家庭(得分越高,对家庭影响越大)5方面各自得分情况(见表 2)。
表2 普通群众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描述统计
由于身体健康状况在表1已经做了详细阐述,这里不多赘述。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普通群众与医务人员在精神压力维度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得分越高压力越大,P=0.000<0.05。医务人员精神压力显著高于普通群众 (M医务=39.99,SD=9.27;M普通=35.61,SD=9.01)。普通群众与医务人员在在工作岗位满意度维度得分差异显著,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P=0.008<0.05。医务人员的工作岗位满意度显著低于普通群众 (M医务=44.87,SD=8.83;M普通=45.87,SD=8.47)。在个人情绪状况方面得分越高情绪状态越好,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在个人情绪状况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0.05,医务人员的日常情绪状况好于普通群众(M医务=55.13,SD=21.00;M普通=53.04,SD=18.89)。结合实际生活,这可能与医务人员的职业特性有关,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帮助他人获得幸福与健康的职业,它能增加该行业执业者的自我满足感与获得感,提升个人社会价值,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积极情绪则更可能激增,促使个人情绪状况偏好。在工作与家庭方面得分越低显示工作对家庭的影响越小,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家庭受工作影响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医务人员的家庭比普通人员的家庭更受工作影响 (M医务=32.33,SD=9.07;M普通=26.58,SD=8.06)。
2.3 医务人员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因子
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逐步增加一些人口学因素是否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类型对精神压力的预测水平。通过绘制部分回归散点图和学生化残差与预测值的散点图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分析逐步探究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龄、收入、月值夜班次数、正式编制与否、职业分类等10个因素对医务人员精神压力的影响效力得:性别显著性水平为0.338、年龄为0.891、婚姻状况为0.453、学历为0.355、职称为0.061、工龄为0.008、年收入为0.931、月值夜班次数为0.148、正式编制与否为0.94、职业分类为0.026。根据上述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由高到低逐次加入分层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运用向后剔除法逐渐分离不显著影响因子,最后构建出影响精神压力的五层回归模型,见表3。
表3 分层回归结果
由上述分层回归模型可以看出,表中逐步加入影响因子职业分类、职称、月值夜班次数、性别、婚姻状况,R2逐渐增大,F值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P<0.05,说明上述五个因子影响显著,总体上说,因变量精神压力与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联系生活实际,由3.1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的身体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即可得医务人员这一职业领域所承受精神压力较大。不同职位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不一样,这一结果与麦红,杨小珍,段丽娜等[2]对深圳市1500名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正高职称的医务人员精神压力最大,接下来是中级职称,反而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精神压力相对较小,这可能由于副高职称的人员工作具有向稳态势,而中级职称者处于职位上升关键期,该期间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不容有失,故所感精神压力较大。初级士级职称者精神压力较高,比之无职称者则精神压力最小,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无职称者已然处于职称评定的最末端,自身所感工作压力和责任相对较小。
2.4 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再探究
由问卷数据可得影响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包括精神压力、工作岗位满意度、个人情绪状况、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身体基本情况等5个维度,运用相关分析探究这些因变量间的联系,发现除个人情绪状况与工作家庭关系无显著性相关 (P=0.321>0.05)外,其他4个因变量之间均有显著相关,见表4。
表4 身心健康因素相关关系
综上,对于医务人员精神压力的调节不仅可以从人口学特征因素方面进行调节,还可通过适配工作岗位满意度、个人情绪状况、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身体基本情况等进行舒缓。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医疗运营过程中医务人员产生的精神压力比普通群众的精神压力高,医务人员的个人身体基本情况比普通群众低,这与已有研究结果[17]一致。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急需改善,探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急救环境恶劣、薪酬待遇低、个人安全存在隐患(如患者暴力)、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医患关系紧张等方面。因此可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提高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首先,在社会因素方面,(1)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护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康健问题,合理制定医疗机构执业规范。有研究表明,医生整体工作要求越高,职业倦怠水平就越高[18]。医务人员不仅承担着医生、护士的角色,还在充当调节者、管理者,劳动强度超过其本应承担的,长时间处于中重度压力环境下[19],心理健康状况易出现问题。(2)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不受侵害,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提升薪酬待遇。研究表明,当前形势下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幸福指数呈正相关[20],让薪酬进一步突出医务人员的价值。(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让患者有一个舒心的就医体验,间接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小医务人员工作与精神压力。
其次,在直接领导机构医院方面,(1)积极发挥医院管理者的作用,合理配备人员,更新设备,完善绩效分配和考核机制,制定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工作。(2)改善医院工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如医务人员的休息条件、办公环境等。(3)进一步强化医院各级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关心各阶层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21],积极引导、减轻和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医院领导应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为医务人员营造方便、高效的工作场所[22]。
最后,从医务人员个人角度出发,(1)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增强自身素质,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减轻职业倦怠感[22]。 (2)定期参加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系统全面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更多心理学方法,提高自身知识与技能,以利于更好地了解患者心理,进行良好沟通。(3)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不因工作影响家庭生活,不把家庭琐事与情绪带到病房、带给病患。
总之,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乃至身心健康状况须要得到改善,需要政府、社会、医院、个人多方面的共同投入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