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86例

2020-07-15王永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血肿

王永贵

脑出血,主要指的是一种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造成的出血现象,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其发病的原因可能与人体脑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不良的反应,如若不及时救治,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对此,医院相关部门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收入的86例脑出血患者,对其分别使用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现将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进行了整合,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选取本科室收纳的8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的时间选取在2016年11月—2019年4月,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具体资料如下。研究组:共43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6~75岁,平均(55.59±1.82)岁;出血量≤60 mL的为35例,出血量>60 mL的为8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1例,脑叶出血26例,小脑出血6例。比对组:共4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8~77岁,平均(57.65±1.94)岁;出血量≤6 0mL的为34例,出血量>60 mL的为9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2例,脑叶出血20例,小脑出血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发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指导患者进行CT、MRI等检查,检查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的结果判断患者脑部具体的出血位置[3]。其次,辅助患者保持平卧的体位,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麻醉等操作,后沿患者头皮各层进行纵向切开,一般情况下,长度保持在5 cm即可。在切开后,在患者的颅骨部位利用小乳突撑开器进行撑开,后使用电钻对其颅骨进行钻开,在血肿的部位使用硬脑膜针进行穿刺,在此同时,利用专业的手术工具对血肿部位的血液进行抽吸,使其体积逐渐缩小,从而降低患者的颅内压[4-5]。在抽吸完毕后,在患者大脑皮层部位作一长度约2 cm的切口,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对其中残留的血液及渗出液进行低负压抽吸,抽吸结束后,进行常规的清洁、缝合操作。

比对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前,指导患者进行CT、MRI等常规的检查,判断出血位置(同研究组),后对患者进行全麻操作,选取患者颅骨距离血肿直线最近的位置进行切开,作一长度约15 cm长的弧形切口,后将内部的皮瓣进行掀开,使颅骨完全暴露[6]。其次,利用电钻对患者的颅骨部位进行钻开,去除大骨瓣,将硬脑膜剪开,对其中的血肿部位进行清除,清除完毕后使用电凝进行止血,后进行常规的清洁、缝合等操作[7]。

1.3 评价指标

(1)统计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具体包括手术时间(h)、住院时间(d);(2)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脑水肿、消化道出血、二次出血、切口脑脊液渗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项手术指标的分析

接受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接受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比对组脑出血患者相比,明显较低,优势显著,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

研究组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4/43),比对组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91%(12/43),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脑出血的产生可能与人体脑血管病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属于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8]。通常在患者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时发作,早期死亡率也相对较高[9]。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大脑皮层进行密切的观察,彻底清除其中所隐藏的血液及渗出液,降低术后切口脑脊液渗漏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在实际恢复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关注患者各项不良症状,定期辅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肺部感染、脑水肿现象的出现。

表1 两组脑出血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分析与比对()

表1 两组脑出血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分析与比对()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研究组 43 0.98±0.12 23.06±2.41比对组 43 2.96±0.23 35.18±3.29 t值 - 50.05 19.49 P值 - 0.00 0.00

表2 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分析与比对[例(%)]

在本次研究中,最终的结果表明:接受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接受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比对组脑出血患者相比,明显较低,优势显著,P<0.05;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而言(9.30%vs27.91%),研究组有明显优势,P<0.05。其主要原因在于,针对脑出血患者,在使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时,虽然能够从根本上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组织,达到立即减压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脑组织嵌顿在骨窗边缘,导致脑缺血等现象的出现,另外,对于部分脑出血合并血管畸形患者,大骨瓣开路手术还可以充分显露病灶,有利于彻底清除血肿。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部分高龄患者及身体素质较差患者的预后情况也相对较差[10-11]。然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不仅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一缺点,而且,在术后恢复过程中所出现的脑水肿、消化道出血、切口脑脊液渗漏等现象明显低于大骨瓣手术治疗组,更加突出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时效性。因此,使用价值较高[12-13]。

综上所述,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小骨窗开颅术的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另一方面,还能够较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血肿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