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院前急救及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0-07-15胡英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
关键词:目击者心肺监护人

胡英伟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们受教育程度提升,对临床医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推动临床医学持续发展[1]。心跳呼吸骤停为临床常见小儿危重疾病,其临床诱发因素较多,且考虑小儿机体各项系统发育尚不健全,继发心跳呼吸骤停伴有极高的死亡率,需及时开展有效的急救措施,避免继发性损害[2]。临床针对心跳呼吸骤停多首选心肺复苏,为疾病抢救争取黄金时间。现笔者为完善本院小儿院前急救开展情况,收集30 例因不同疾病诱导的心跳呼吸骤停患儿进行数据分析,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本院急诊为试点,以2019 年9 月至2020 年5 月急诊接收的心跳呼吸骤停小儿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30 例,其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最小年龄为20d,最大年龄为11岁,其中20d-1 岁患儿9 例,1 岁-4 岁患儿15 例,4-8 岁患儿4 例,8-11 岁患儿2 例,年龄中间值(3.12±0.14)岁。

1.2 方法

急诊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安排医务人员到往现场,远期指导患儿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采用双手叠扣手法,在不移动患儿的情况下,将患儿呈平卧位,进行胸外按压,观察患儿呼吸情况,于心肺复苏开展时需注意双手肘伸直,施力呈垂直向,持续胸外按压,并联合人口呼吸,规律建议呈30:2,反复进行抢救[3,4];直至患儿复苏;在接诊之后及时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实施辅助机械通气,予以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5,6]。

1.3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P<0.05 设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30 例小儿院前待诊情况

30 例患儿心跳呼吸骤停发生于家中共计16 例,发生于公共场所共计10 例,于救护车接诊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4例,其中16 例患儿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无目击者,14 例患儿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有目击者,依据其占比分为监护人、老师、医务人员、邻居等;于目击后实施心肺复苏12 例。

2.2 30 例患儿心跳呼吸骤停病因分布

其中因新生儿疾病诱导的心跳呼吸骤停患儿8 例,包括3 例早产儿、3 例呼吸窘迫、1 例脑损伤、1 例继发性感染;因心血管疾病诱导的心跳呼吸骤停8 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4例、心肌炎2 例、心律失常1 例、心力衰竭1 例;因呼吸系统疾病诱导的心跳呼吸骤停5 例,包括重症肺炎4 例、喉梗阻1例;神经系统疾病诱导的心跳呼吸骤停5 例,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例、癫痫1 例、颅内出血2 例;意外伤害诱导的心跳呼吸骤停4 例,包括药物过敏性休克2 例、呛咳窒息1 例、中毒1 例。

2.3 30 例患儿急救结果分析

呼吸暂停17 例患儿,接受心肺复苏6 例,抢救成功率83.33%,最终抢救成功率70.59%;心跳暂停13 例患儿,接受心肺复苏6 例,抢救成功率66.67%,最终抢救成功率38.46%,就抢救成功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0 例患儿急救结果分析(n/%)

3 讨论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为临床常见的小儿危重疾病,临床诱发疾病较多,可于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外伤等诱导,考虑小儿机体耐受度较低,在继发心跳呼吸骤停之后,极易导致死亡事件的发生[7,8];据临床不完全数据统计[9],继发心跳骤停患者,其临床存活率为16%以下,若错失抢救时机,极易导致不可逆性的脑功能损伤,危害患儿生长发育,开展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数据显示,30 例患儿心跳呼吸骤停发生于家中共计16 例,发生于公共场所共计10 例,于救护车接诊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4 例,其中16 例患儿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无目击者,14 例患儿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有目击者;呼吸暂停17 例患儿,接受心肺复苏6 例,抢救成功率83.33%,最终抢救成功率70.59%;心跳暂停13 例患儿,接受心肺复苏6 例,抢救成功率66.67%,最终抢救成功率38.46%,就抢救成功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可知,呼吸暂停及心跳暂停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心跳暂停死亡率高于呼吸暂停;同时于心跳呼吸骤停患儿发病地点及目击者因素分析发现,有目击者的患儿院前存活率显著高于无目击者患儿,在本研究中共计有14 例患儿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有目击者,而后接受远程指导的心肺复苏患儿12 例,12 例患儿院前存活率为63.33%,数据显著升高;同时数据也提示开展有效的公民急救措施培养尤为重要,于临床远程抢救指导中发现,因目击者医学知识掌握误区,紧急事件应对能力差异,心肺复苏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其院前急救开展欠缺,需加强社会急救措施培养,针对小儿急救相关知识开展有效的社会宣教,以便全面推行院前心肺复苏,提高小儿心跳呼吸骤停院前存活率,为疾病抢救争取黄金时间[10,11]。同时,针对小儿危重疾病发生因素进行探究发现,有效的家属监护可最大程度降低因意外损伤导致的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事件,为小儿生长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在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干预,确保最佳抢救时机,加强小儿监护人监管能力,针对小儿常见危重疾病、临床诱因、急救措施等相关知识开展健康教育,确保患儿于急救车到达之前维持生命体征,快速转运,避免因监护人慌张延误抢救时机,提高监护人院前急救的配合度,积极调动患儿监护人、医院方的有机联动,推动小儿院前急救的工作的持续化发展[12-14]。

综上,小儿呼吸心跳暂停诱发因素较多,对抢救时效性要求较高,需及时予以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提高临床成功率。

猜你喜欢

目击者心肺监护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目击者隔街相望
四人中谁是凶手?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电梯吃人”事件后,目击者可这样消除心理阴影
经过栅栏外的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