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020-07-15

矿山测量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准点全站仪监测点

沙 磊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安徽 合肥 23004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物基坑开挖的深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保证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在基坑监测工作中,一般在基坑外围埋设平面基准点,然后利用导线测量[1]、前方交会等方法,计算在基坑边缘的工作基点的坐标,最后在工作基点上架设全站仪测量监测点。当基坑场地无相对稳定的工作基点,随着深基坑的开挖,就必须对工作基点定期进行检测,这样导致复测工作量较大。对于布设闭合导线控制网[1],或布设相互垂直的两条视线[2],对基坑周边环境要求较高,也很难找到合适地方作为控制点。对一些特殊场地,在两个以上工作基点上架设仪器,才能观测到所有监测点,因此上述方法在造价以及高效性、实用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本文采用边角交会建立平面控制网,结合全站仪自由设站方法[3,5,7-8],在多个工作基点上架设全站仪进行观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满足监测精度要求。

1 建立监测控制网新方法

1.1 导线测量建立控制网

城市的深基坑在开挖工程中,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施工场地必须进行围挡施工,场地空间往往非常狭窄,可实现传递的视线通道较少,在仅有一个视线通道时,导线测量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城市闹区基坑外围环境,人车流量都较大,观测工作易受影响。选择在外围已建建筑物的房顶埋设基准点,通常现场环境要求高,有合适的条件才能满足。因此通过导线测量建立控制网 ,很难寻找到合适位置布设基准点。随着深基坑的开挖,必须对工作基点定期进行检测,后期复测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也较低。

1.2 边角交会建立控制网新方法

1.2.1 新方法基准点布设

传统导线测量的基本思路是,在基坑外围稳定区域建立基准点,通过闭合导线测量估算工作基点坐标,这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以假定工作基点坐标反推基准点坐标,通过边角交会测量建立控制网,再结合自由设站方法。如图1所示,选择3倍坑深影响范围外,原有建筑物上安装棱镜作为基准点(G1、G2),在基坑边缘布设工作基点(J1、J2),并能与基准点通视。在基坑开挖前,不妨设J1为原点,J2为后视点,分别在J1、J2架设全站仪,通过高精度全自动全站仪观测ΔJ1J2G1和ΔJ2J1G2,测得两个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及夹角,在进行平差计算,从而得出基准点G1、G2的坐标。

图1 监测控制网

1.2.2 新方法工作基点检测

在深基坑开挖及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于工作基点稳定性进行检测,考虑到深基坑水平位移产生的力学原理,往往在基坑开挖及周边载荷增加、大雨过后等关键节点时产生较大位移,因此每次观测都进行工作基点稳定性的检测,其观测的工作效率较低,特别是基坑变形相对稳定时段,工作基点产生的变形,相对基坑监测精度可以忽略不计时,工作基点复测的意义不大。如何保证基坑观测的质量,也能提高观测工作的效率。这里采用如下方法,给工作基点与基准点的距离变化设置一个阈值[4],每次监测时都与基准点进行照准观测,及时对工作基点与基准点的距离变化进行判断。由于工作基点与基准点距离变化的直观性,对工作基点稳定性判断方便快捷,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设J1G1、J1G2测距变化值为ΔS,这里对阈值的设置取测距观测中误差mS的2倍。当观测的距离变化ΔS小于阈值2mS时,可以采用忽略不计原则,以工作基点上次坐标作测站点进行测量,这样就减少了基坑变形相对稳定阶段复测工作量;当观测的距离变化ΔS大于等于阈值2mS时,以基准点反算测站点新坐标,以工作基点新坐标作测站点进行测量,这时又弥补了基坑变形相对稳定阶段,未复测工作基点所丢失的变形量。

2 水平位移的精度分析

2.1 自由设站点精度估算

深基坑在开挖及使用过程中,工作基点会产生一定的变形,通过测定位于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至少两个固定已知目标,即自由设站法计算测站点坐标,文献[3]给出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的原理及精度估算。

不妨设mJ为工作基点的位置误差,方向观测值中误差为m0,则自由设站点点位中误差为:

(1)

2.2 监测点精度

采用极坐标法对每个监测点进行观测,用极坐标法估算监测点观测中误差为(不考虑棱镜的安置误差):

(2)

综上所述,监测点的点位中误差来源于两个方面:

(1)自由设站点点位中误差mJ;(2)极坐标法测定点位平面坐标误差m测。

因此监测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3 工程应用实例

某商业酒店深基坑位于闹市区如图2所示,该基坑东侧是主干道,北侧及西侧是已建商业酒店,南侧为已建小广场,考虑到施工安全及已建商场正常营业,在道路一侧留有施工通道及施工生活区过道,其余三侧已被围挡封闭,基坑外围无合适现状房顶可以布设基准点,基坑开挖深度约14.7 m。

首先采用传统闭合导线方法建立监测控制网,在道路东侧埋设2个基准点B1、B2,在基坑周边布设2个工作基点J1、J2,由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随着基坑的开挖,需要对工作基点J1、J2的坐标进行复测,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由于城市主干道人车流量较大,工作基点的复测工作易受到影响,测量工作效率不高。

采用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在基坑东侧商业楼侧面安装2个棱镜,作为基准点G1、G2,如图2所示。在深基坑开挖前,不妨假设工作基点J2为原点,J1为北方向,利用徕卡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标称精度为(1.0+1×10-6×D)mm。分别在工作基点J1、J2上架设全站仪,对基准点G1、G2进行边角测量,然后进行平差计算,解算出基准点G1、G2的坐标。

图2 工程实例

在基坑开挖及使用过程中,在工作基点J1上架设全站仪,J1G1的观测距离为97.551 8 m,J1G2的观测距离为153.859 9 m,即测距中误差分别为1.09 mm、1.15 mm。考虑到监测过程有观测误差、仪器误差、外界环境影响等因素,根据观测统计数据及现场观测人员熟练程度,参考实际经验取测站与基准点距离变化阈值为2 mm。当测站与基准点距离变化量不超过2 mm时,相对于基坑变形位移精度可忽略不计,工作基点采用上次原坐标值;当测站与基准点距离变化量超过2 mm时,重新计算工作基点坐标,工作基点采用新坐标值。

在整个监测期间,工作基点J1点累计距离变化量达到17mm,进行了4次坐标修正,其余观测次数工作基点坐标与上次保持不变,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每次工作基点的复测,又能将未复测工作基点时所丢失的变形量改正过来,从而保证了整个监测过程的数据质量。随着基坑北侧地下室施工的完成,工作基点J1出现了遮挡,这时选取备用工作基点J2对南侧剩余监测点的进行监测,保证了整个观测过程基准的统一,顺利地完成了后续监测工作。

4 结 论

本文以边角交会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在结合全站仪自由设站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距离变化阈值方法,检测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了内外业工作量。因自由设站法不用建设固定观测墩,不仅节约了经费,也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在实际工程中,方案设计时需要进行精度估算,确定使用何种精度的全站仪,测几个测回等。

猜你喜欢

基准点全站仪监测点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解析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对岐山县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地力变化的思考
浅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技术及方法
全站仪在金属矿地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全站仪在工程放线验线中的应用分析
深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一种面向文物本体微小变化监测的三点重定位方法
浅谈全站仪在建筑测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