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的功能分化及其语法化
2020-07-15李思旭
李思旭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近年来,“怪不得”的特殊性逐渐被学者发现,比如陈宝珠、王利对“怪不得”历时语法化过程的探讨[1-2];张富翠对“怪不得”语法化动因、机制的探讨[3];张薇、李秉震对“怪不得”词汇化过程以及“醒悟义”产生过程的研究[4];吴婷燕、赵春利对副词“怪不得”话语关联和情态语义的研究[5]。由于历时层面“怪不得”的词汇化、语法化历程及其形成机制与动因研究成果非常丰硕。本文将转换一下研究视角,从“怪不得”的功能分化、句法位置分布差异、与其他词语连用共现差异、语法化路径及动因,这四个新角度进一步探讨共时层面现代汉语“怪不得”的句法语义属性。
一、“怪不得”的功能分化
“怪不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种差异性较为明显的语义。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6]239《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7]477,本文将其归纳为三种:动词“怪不得”,表示“不能责怪,别见怪”的意思,必须带宾语;副词“怪不得”,表示“明白了原因,对某种情况就不觉得奇怪”,含有醒悟的意味,前后常有表明原因的语句。此外,还存在独立使用的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它是从副词“怪不得”进一步演化而来的,较之于副词“怪不得”,它的虚化程度更高,表示的意义与副词“怪不得”类似,但醒悟义更重。
(一)动词“怪不得”
动词“怪不得”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否定。从结构上看,是述补复合词,是“述语+可能补语”的能性范畴。其后往往会加上以人称代词为主的宾语,即“怪不得+O”,表示对该宾语的理解和体谅,或者对所陈述事件的否定。在上下文语境中少数带有讽刺的意味,与“怨不得”的使用方法近似。以下两例中“怪不得”后分别带“粮店的负责人”“别人”。
(1)这也许怪不得粮店的负责人,因为到新税制实施了半个月后,他也仅仅只是接受了两个小时的培训,不懂的问题有的是。(1994年《报刊精选》)
(2)人家没注明省份想必东台该是老少皆知的地方,现在抓瞎怪不得别人。(1996年《人民日报》)
(二)副词“怪不得”
副词“怪不得”起连接上下文或者联系前后语境的作用,是语气副词。连接上下文中出现的因与果,或者表达对先前存在事物的突然领悟,带有个人主观性的情感色彩,是动词“怪不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语法化的结果,可以同“难怪”等词语替换。
(3)家在日本广岛,父亲是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专家,她自幼随父亲生活,怪不得她讲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1994年《报刊精选》)
(4)记者与易民胜道别时,他已匆匆拿起“大哥大”,边往外走边说,下午4时半别人约了谈一桩业务。怪不得他刚刚说过,现在一些业务是别人找上门来的,有干不完的事。(1994年《报刊精选》)
作谓语的动词“怪不得”,其凝固性没有副词“怪不得”强,因为动词“怪不得”可以分拆为“怪+O+不得”结构。以带第三人称“怪他不得”为例,现代汉语中仅有2例,如例(5)、例(6);近代汉语中则多达25例,如例(7)、例(8)。已经语法化的副词“怪不得”,其完整性强,不能够拆分。
(5)这也怪他不得,他以《裸者与死者》成名,一下子就站立在畅销书目单的顶峰,当时不过二十五岁,年少气盛。(《读书》)
(6)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鲁迅《朝花夕拾》)
(7)这样的平心和气细细想起来,倌人们没有良心,实在怪他不得。(清《九尾龟》)
(8)仁贵想:“这怪他不得,他是前辈老先生,怎么要他出来接我,自然待我进去见他。”(清《说唐全传》)
(三)准话语标记“怪不得”
准话语标记“怪不得”由于是从语气副词“怪不得”进一步语法化而来的,它在结构上与语气副词“怪不得”基本一致。这是因为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在单独使用时,还具有真值语义,表示醒悟义,句法上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即不能删除。但是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又有典型话语标记的特征:语法分布上具有独立性,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语法单位;语音上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停顿,即逗号,或者后加语气词[8],如例(9)-(11)。
(9)他此刻的外表,同那座山坡一样,是一个幻觉,怪不得,她一直认为怀刚太过英俊太过潇洒太过理想,原来他不是真的。(亦舒《异乡人》)
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常跟语气词连用,如前加“哦”,后加“呢、哩”等,这跟它表示加强的“醒悟义”有关,如例(10)和例(11):
(10)小鹅儿看了一下,说,哦,怪不得呢,一些大专院校和文艺团体也来联系订票。(欧阳山《苦斗》)
(11)怪不得哩,当了代表,大人物啦,把弟弟忘了,连这个穷家也不要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二、“怪不得”句法位置分布差异
(一)动词“怪不得”的句法位置分布
动词“怪不得”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出现“怪不得+O”的结构,可以位于句首或者句中,一般不位于句末。动词“怪不得”位于句首时,直接在“怪不得”的后面添加简单的宾语,以人称代词或者表人的名词为主,有些情况下还会在已经表达完整的结构后面,添加所要否定或者责备的事实,或者在“怪不得”后直接加语气词单独成句。
(12)如果他不小心跌下去,那也怪不得我们,对吧?我们的手可不会沾上他的鲜血。(玛格丽特·魏丝《龙枪传奇》)
(13)如今看来,怨不得旬亲王,亦怪不得浮舟,而是我办事不周所致。(紫式部《源氏物语》)
动词“怪不得”位于句中时,前加成分往往是一些副词或者连词,“那就、也、也就”等,主要起强调、加重语气或者连接作用,可以省略。因此“怪不得”位于句中与位于句首是类似的,后加成分与位于句首时一致。
(14)(尖酸地)哦!(长长叹一口气)那就怪不得你,你现在这样了。(曹禺《雷雨》)
(15)那就怪不得你不肯说破了,贵东家没有交代清楚。(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16)这位龙姑娘果然艳极无双,我见犹怜,也怪不得尹志平如此为她颠倒。(金庸《神雕侠侣》)
动词“怪不得”位于句末时,前加成分与其位于句中相似,可能是由于说话人的语用习惯而发生的倒装。例(17)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钟姑娘的爹娘是武人,怪不得不懂书画”。此外,有时会和固定语气词连用,单独成句,如例(18)。
(17)“钟姑娘的爹娘是武人,不懂书画,那也怪不得。”(金庸《天龙八部》)
(18)余妈妈把今天晚上的经过从头叙述了一遍,余静会意地说:“哦,怪不得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动词“怪不得”单独成句和准话语标记“怪不得”的情况不同,它不是对前后语境和上下文的连接,而是一种省略,很少出现。
(二)副词“怪不得”的句法位置分布
副词“怪不得”在句子中,可以有句首、句中两个句法位置分布。副词“怪不得”位于句首是常见形式,常常起到句首发语词的作用,后面不单独加宾语,而是加上完整的分句或句子,在表示醒悟意义的同时,加强了说话人的肯定语气。副词“怪不得”省略后虽然对句子的意思影响不大,但是会对整个语境的形成产生影响。比如以下两句删除“怪不得”后,上下文之间的醒悟义丢失了,也不能体现说话人的肯定语气。
(19)两三工人叮叮当当刀斧相加,老树颤抖着淌出浓稠的褐汁终于放松土地倒下,这才发现树根原是蟠在一口深水井里。怪不得无论天多旱,那龙眼果总是一泡蜜汁。(舒婷《老家的陈皮芝麻儿》)
(20)相比之下,还是做一个人幸福些吧,至少有享受短暂幸福瞬间的机会。怪不得我们从古老的故事里总可以找到神仙下凡的传说了。(古龙《陆小凤传奇》)
副词“怪不得”位于句中位置的情况远多于位于句首。据笔者对语料库检索出的789条有效例句的考察,表醒悟义的副词“怪不得”共83条,其中句首7条,句中76条。这主要是由于句首与其表示醒悟的意义有时会产生矛盾,“醒悟”一般都发生在说话者已经说出了一些内容,突然醒悟过来,知道了为什么此前出现不好情况或不利因素的原因。
(21)我知道了您当了那么大的官,可对人民还是那么好,没一点架子,怪不得人们都跟您说心里话。(1993年《人民日报》)
(22)潘大庆顿时来了火,好你个阿娇,怪不得你不开门,原来是背着我偷养小白脸。(《故事会》)
(三)准话语标记“怪不得”的句法位置分布
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单独成句或者放在两个分句之间的情况较为多见,可以省略。当它位于两个分句之间时,具有连接的性质,前后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语义上更侧重于强调后一句的“因”。在语言表达上,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内部没有停顿,但它在整个句子中起到停顿和强调的作用。句子在此处的停顿较长,可以引起他人对后面分句的关注。
(23)敢情是不收车钱,再仔细一看,怪不得,今儿这“面的”升了格,拉的是“国家领导人陈毅元帅”。(范大宇《“陈老总”轶事》)
(24)胜利的全部思想,都在那电报中,怪不得,彭总心里那么稳,那么有把握。(杜鹏程《保卫延安》)
例(23)中的上文是“刘锡田要付车钱,司机坚决不收,推推拉拉,争的不可开交,酒店的保安人员远远瞧着不对劲,以为发生了司机勒索乘客的事,急匆匆奔过来一问”,“怪不得”后面引出的内容说明了原因:车子拉的是国家领导人陈毅元帅,所以司机不收钱。
在近代汉语中,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已经产生,主要出现白话小说中,在文言中并不常见。
(25)一家骨肉且相残,怪不得,带累着,和尚也同和尚闹。(清《续济公传》)
(26)黄老爹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们二位!到跟前才认得。怪不得,我今年已八十二岁了,眼睛该花了。文卿,你几时来的?”(清《儒林外史》)
三、“怪不得”前后连用成分差异
(一)动词“怪不得”前后连接的成分
动词“怪不得”在句子中主要出现在谓语的位置,因此,其前后连接的成分与普通动词差异不大。其前面的主语和后面的宾语往往都是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或名词。从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出的789条有效语料看,主语和宾语都以人称代词为主,如例(27)。此外,动词“怪不得”前加的主语经常被省略:一是因为该主语与紧密相接的上文主语一致,省略可以达到表达简洁、感情强烈的效果,比如例(28)“怪不得”就承前省略了指示代词“这”;二是因为动词“怪不得”的施事者并不明确,比如例(29)“怪不得”前面的“这”就指代不明。
(27)我嘟哝着“叮噹,你怪不得我”,赶到羽厅。(亦舒《香雪海》)
(28)广源氏公子说道:“这乃前生命定,怪不得你。你且宽心,听我一言。”(紫式部《源氏物语》)
(29)我儿,夫妇之情,原是越思量越痛伤的,这怪不得你。(陆人龙《型世言》)
动词“怪不得”前面可以跟副词“怪不得”一样,加上连接性的词语,如“就、也、也就”等,而且当“就”加在动词“怪不得”前面时,多数情况会在“就”前加“这、那”等指示代词,来突出强调。
(30)那小头目冷笑了,“你们府上老爷子敢背着我家主子来绝的,也就怪不得我家主子手下无情了!”(冯苓植《雪驹》)
(31)他向道静斜了一眼,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小姐,那就怪不得我胡某了!”(杨沫《青春之歌》)
在小说人物对话的口语里,当动词“怪不得”用在句尾或者单独出现的时候,后面可以加上语气词。通过北京大学语料库的检索发现,动词“怪不得”后可以加上“了”,既能表示话语的结束,也能体现说话人的情感。
(32)原来你还没有开口求婚?那就怪不得了,姐姐一定以为你不喜欢她,所以,她便下了决心,准备另行选择对象。(岑凯伦《合家欢》)
(二)副词“怪不得”前后连接的成分
副词“怪不得”主要表达领悟语气,较之动词“怪不得”,用法更加自由灵活。多数情况下,副词“怪不得”后面会连接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是主语被省略的句子,这也是副词“怪不得”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句子意思的重要原因之一。副词“怪不得”表示说话者对该事件的醒悟,而不是像动词“怪不得”一样可以直接连接单个代词或名词,如以下两例:
(33)怪不得有红学家认为此园“影自红楼、味如大观”。(1994年《报刊精选》)
(34)老远我就看见那卖主正低着头,膝盖上放着一本书,怪不得没人买,原来他还在看小说呢。(1994年《报刊精选》)
副词“怪不得”多用于日常交流的语境中,其后连用的语气词种类也不是很丰富,可能是因为副词“怪不得”本身就是表达领悟义的语气副词,即本身已经表示一种语气了。通过对789条现代汉语语料的统计,跟副词“怪不得”连用的语气词主要有“呢(5例)、哩(4例)、了(2例)、喽(1例)、啊(1例)”等。
(35)医生发现富翁的心脏不在应在的位置,弹头并未伤及心脏。“怪不得呢!”医生说,“原来其心不正。”遂将其心移正。(《读者》)
(36)“怪不得哩,我还以为徐义德为我们工人着想哩!原来是刮我们工人,给他自己打算盘啊!”董素娟气愤地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37)江说:“你们说欢迎起义,为什么不开夜航设备,刚才差一点下秦淮河喂王八了。”“怪不得喽!你们撤退时破坏了,还没修好。”(1997年《作家文摘》)
(38)林小枫开口了,根本不看他,只是看那些照片,自语一般:“怪不得啊,从来不让我到他……”(电影《中国式离婚》)
以上讨论的是同一小句内副词“怪不得”跟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下面来看复句中副词“怪不得”所在的分句,跟另一分句中同样表示领悟义的语气副词“原来、确实”的共现情况。以“原来”为例,据笔者对789条现代汉语语料的统计,先结果后原因语序的“怪不得……,原来……”复句共50例,如例(39)、例(40);先原因后结果语序的“原来……,怪不得……”复句共计18例,如例(41)、例(42)。
(39)于是我开玩笑说:“怪不得你那么爱听京戏,原来你是‘四大名旦’之一呀!”(1993年《作家文摘》)
(40)颂莲沉吟良久,后来她突然说了一句,怪不得这园子里修这么多井,原来是为寻死的人挖的。(苏童《妻妾成群》)
(41)唐龙说:“你小子真能钻,原来你是要冒一次险呀,怪不得不让我穿军装。”(柳建伟《突出重围》)
(42)原来他们是在船上放的,怪不得我看见在移动。(巴金《家》)
此外副词“怪不得”还可以跟表原因的连词“因为”共现,据笔者对789条现代汉语语料的统计:先结果后原因语序的“怪不得……,因为……”复句共4例,如例(43)、例(44);先原因后结果语序的“因为……,怪不得……”复句共计3例,如例(45)。
(43)怪不得近年来大部头书好卖,因为只要一两本书就够高了,比一大堆小本书更能“高枕无忧”。(《读者》)
(44)怪不得瘦子马说巴豆耍他,因为他要看的是舍利子。(李承鹏《寻人启事》)
(45)毕竟是因为她患的是器官性毛病,怪不得我这百试不爽的心理治疗会失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三)动词“怪不得”、副词“怪不得”的混同及分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动词“怪不得”和副词“怪不得”存在着较多方面的差异性。但是由于动词“怪不得”和副词“怪不得”是同形异构,虽然在某些句子中,“怪不得”可以有两种解读,但是两者前后所连接的成分还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可以通过这点来分辨它们,进而准确把握句子的意思。
但是当两者前后都添加一个完整的从句或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时,特别是该句子是否定句,如例(46),或者表示具有消极意义的事件时,如例(47),此时“怪不得”则是两解的,既可以理解为“不能责怪”义的动词,也可以理解为含有“醒悟义”的语气副词。
(46)会后,我们取笑之光同志说:“怪不得我们听不懂你的有些话,连总理都听不懂。”(1995年《人民日报》)
(47)你来京以前,我就对你舅舅说,他这个海外关系实在要得,怪不得他们要把他送进牛棚。(1994年《报刊精选》)
以上的歧义只存在于书面语中,因为在口语交流中,听话人可以从说话人的语速或语气来识别究竟是动词“怪不得”还是副词“怪不得”。在口语表达时,动词“怪不得”语速较慢,重音在“怪”字上,补语“不得”往往会被轻读,同时,关注的焦点在于其后的宾语上;副词“怪不得”,语速较快,几乎无重音强调,充当了发语词等作用,类似于英语中的no wonder,关注的焦点在于其后的整个句子。此外,在分辨时也可以采用替换的方法,如上文所说,动词“怪不得”等同于“不能怪”,副词“怪不得”等同于“难怪”。
四、“怪不得”的语法化路径及动因
以上分析了“怪不得”的动词、副词和准话语标记三种用法,按照语法化理论的:从实到虚、从较虚到更虚的演化路径,本文把“怪不得”的共时语法化[9]归纳为:从动词语法化为副词,再从副词进一步语法化为准话语标记。其语法化的路径,如下所示:
(48)怪不得群众牢骚,从武昌到汉口仅十几公里的路程,没有1至2个小时无法到达。(1994年《报刊精选》)
副词“怪不得”常位于句首,特别是副词“怪不得”后面连接的成分是完整的分句时,受到特殊语用的作用,从句中脱落,进而独立出来,就可以形成准话语标记“怪不得”。
(49)他是你朋友?噢,怪不得,他一定是个薄情的人,居然让你这么等,太不象话了。(王朔《人莫予毒》)
(50)那家伙还真信,掏出本来一边记一边说,怪不得,见过好几个这种富有的人。(《百家讲坛》)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指出,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语义变化是导致词汇语法化的两个重要动因[11]。原来处于主要句法位置且意义实在的词,因句法位置变化了,词义就会发生虚化。动词“怪不得”后接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处于谓语核心位置的“怪不得”是句子时体信息的主要体现者,意义实在,表示“不能责怪”,不易发生虚化。当后接成分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包括小句)时,“怪不得”处在非谓语核心位置,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句子谓语核心。长时间处于次要位置的“怪不得”语义慢慢发生虚化,产生表示醒悟义的语气副词“怪不得”。由于汉语语气副词的位置分布较为自由,既可以位于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的中间位置,也可以位于主语之前的句首位置。处于句首的语气副词“怪不得”,在停顿、强调等语用因素作用下,从整个句子独立出来,进而形成准话语标记“怪不得”。
五、结语
现代汉语中的“怪不得”,按照语义的不同可分为三类:表示“不能责怪,别见怪”义的动词“怪不得”,含有醒悟义的语气副词“怪不得”,独立使用的准话语标记“怪不得”。它们的句法位置分布也不同:动词“怪不得”主要出现在句中谓语的位置上,语气副词“怪不得”可以有句首、句中两个句法分布位置,准话语标记“怪不得”以单独成句或者放在两个分句之间。“怪不得”的语法化路径是先从动词语法化为副词,再从副词进一步语法化为准话语标记。“怪不得”语法化的动因是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词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