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新余:以生命的名义守护公路安全

2020-07-15张凤元郭义民

人民交通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隐患整治

本刊记者 / 张凤元 文 / 郭义民

2019年7月14日上午,一辆大货车行至国道220线的一个弯道时,突然失控向路边的高路堤冲下去,所幸路边的加强型波形防护栏将车辆牢牢地拦住,车身和轮胎被防护栏勒出深深的印痕,货车司机王某某提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幸亏有护栏,救了我一条命啊!”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秉承为群众修幸福路、致富路、平安路的原则,不断升级改造域内公路路网,大力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公路由窄变宽、由线成网、由通向好,由好向优,公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交通红利,满意度指数、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如今,一根根钢护栏、一块块减速板、一道道标线、一个个示警桩、一块块警示牌……危难关头它们是过路司机阻挡灾难的“生命墙”,护卫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群众回家的路更安全。如今,“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与大家长相伴,过往的司机、行人都说,畅行在新余这些路上安全有保障!

为干线公路加装“安全带”,为大桥绑好“防护绳”

2017年起,一项以“生命”命名的工程,在江西新余城乡公路网全面铺开。全市以“消除隐患,珍爱生命”为主题,为公路加装“安全带”,为大桥绑好“防护绳”,为边坡穿戴好“防护服”,与时间赛跑、与事故赛跑、与生命赛跑。

着力提质升级国省干线公路路网。投资51.3亿元实施124.7公里一级公路、23公里二级公路升级改造,联合交通、地方铁路局、交警、应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等部门加强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公安、交通、安监部门隐患共排、数据共享、整治共责。

加强公路养护及时消除路面安全隐患。加强日常养护和巡查工作,强化预防性养护和应急养护,大力实施养护大中修工程,及时消除路面病害,着力提升路面技术状况。完成88.661公里路面预防性养护,完成127.969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建成188.26公里省级养护示范公路,“畅安舒美”公路交通环境已然形成。

全面实施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对急弯、陡坡、视距不良、临水临崖等影响行车安全路段进行综合整治,已完成安全隐患整治124公里,安装波形钢护梁48万余米,钢筋混凝土防撞墙约1万米,改建加固危桥15座,提升3座桥梁防护级别,一级公路中央隔离设施全面实施。在所有穿村镇路段装上凸视镜、减速带、限速牌,新、改、扩公路,安防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彻底整治地质安全隐患。新余多丘陵、水系发达,高边坡高路堤较多,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隐患在哪里,责任就压到哪里,工程就延伸到哪里。新余市公路局投入1400多万元对国道220、国道533等9处高边坡实施工程生物防治,整治1处长陡下坡路段,并将边坡做成文化墙,宣传公路法规和文化。危险路段安全隐患清单“清零”后,在国道220线引入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可视化、预警管理、专业监测,大大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公路实施“千灯万带”,危货车辆安装4G视频监控设备

深化系统治理,推动联动共治,同护交通安全。充分借助安委会等平台,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行“路长”工作制,社会协同共治,同护公路安全。

全面强化路面管控。交警、交通全力开展整治小型客车、摩托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超员超速、非法改装、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未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对隐患路段治理情况开展“回头看”,对路况较差、安全设施不达标的道路进行逐一排查建档,并提请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落实整治措施。

夯实安全基础,加大智慧安全治理力度。尽力消除“两客一危一货”等8类重点车辆突出隐患及源头风险,全市“两客一危”已全部完成4G视频监控安装工作,实行车辆动态企业监控网、行业监管网、第三方监测网“三网”合一,打通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联通“最后一公里”。在全市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实施“千灯万带”安全工程,所有乡镇全部安装交通信号灯,规范农村公路平交路口通行秩序,实现农村公路从“村村通”到“路路安”的良好转变。

下一步,江西新余将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高公路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全力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新余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公路安全生产环境,为公众提供“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隐患整治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