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的劳动教育
2020-07-14张伟光
张伟光
【摘 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务实;意志;解决问题;工匠精神;责任感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这里从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特点出发进行了必修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时间规定,非常必要,既是底线,也是生命线。学校要从国家意志、国家使命、国家责任的高度认识和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使其在德、智、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劳动教育要务实做事,不流于形式
劳动教育如果不务实,流于形式,会让学生觉得,原来这就是劳动,劳动其实很简单很好玩。这样的劳动教育不仅不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还会造成孩子对劳动的理解偏差。唯有让孩子真正进入劳动的状态,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才能让他们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的成果。这样,才能让孩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所以,做为学校,或者是校外劳动场所,例如我们综合实践基地,我们会根据各学段学生在劳动态度的稳定性、劳动强度的适应性、劳动密度的合理性、劳动难度的可靠性、劳动长度的坚持性、劳动广度的覆盖性、劳动品质的迁移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学段学生学习方式、实践能力、活动场域、发展取向等方面的特点,从劳动素养的各个要素上,运用进阶性、分层性、聚类性、相关性等分析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渗透教育规律、反映社会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在劳动教育中磨练意志
在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时,不妨让孩子们参与具有周期性的劳动过程,比如,让孩子经历种子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的孩子做事,通病就是没有恒心和毅力,不能坚持。
整个生命历程,让他们懂得任何成果的获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其需要劳动者的精心培育、呵护。意志力的磨练,对孩子的情商和心理素质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从而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同时,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情怀,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习惯,在劳动体验中涵养德行、升华人格。
三、在劳动教育学会解决问题
在课本中,学生们解答的都是虚拟问题。劳动教育让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地的生产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倒逼学生搜集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在不断的试错、实践中打开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变得更有智慧,也为他们日后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好铺垫。例如,在我们实践基地的种养植课程中,我们会让学生尝试种植菜苗,学生观察,不断尝试种植,最终成功把菜苗种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体验,是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经受磨炼后,体会到的苦尽甘来的成就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学生认知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在劳动教育中感知工匠精神
以工匠精神为抓手,切实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例如,我们实践基地的木工课程,学生在尝试制作木工模型,虽然花费很长的时间和消耗很大的精力,但做出来的效果,和木工师傅做出来的模型一比,从外观和品质上,都相差很大。这时,学业生就会明白:工匠精神从动手从劳动中来,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是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磨砺而形成的。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把鲜活的工匠故事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更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魅力与价值。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目标,立志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
五、在劳动教育中培养责任感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孩子参与劳动需要有责任感,劳动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每个孩子在参与劳动之前,都应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他的加入对团队的意义。
我们要始终教育学生勇于砥砺奋斗、善于吃苦耐劳,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通过劳动过程中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来体验和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和乐趣,体现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激发永远奋斗的精神。
今天的劳动教育,是孩子们通向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出错,可以寻求帮助,唯独不可以逃避责任。只有把每一次劳动教育当成未来生产生活的实习,才能真正实现劳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潘正春. 淺谈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发展[J]. 神州(上旬刊),2019,000(009):165.
[2]祁立杰,张涛. 浅谈关于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19(A0).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