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机在斯洛文尼亚成为“常态”
2020-07-14徐凤江
徐凤江
3月13日,以亞内兹·扬沙为总理的斯洛文尼亚新一届联合政府上台。扬沙领导的民主党获得组阁机会缘于1月27日马里安·沙雷茨政府的辞职。这是自2011年以来斯洛文尼亚连续出现五届政府提前倒阁,平均每届政府执政不到两年。
斯洛文尼亚政坛怎么了?在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和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斯洛文尼亚新政府能长久吗?
从政治转型和经济发展看,斯洛文尼亚是最成功的中东欧国家之一。斯洛文尼亚是前南斯拉夫地区第一个加入北约(2004年)和欧盟(2004年)的国家,也是中东欧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2007年),被誉为“东欧瑞士”和“欧盟新成员里的优等生”。然而,过去十多年来,斯洛文尼亚政治日益陷入政府更替频繁的怪圈。从2011年12月第一次提前大选开始,2014年和2018年的议会选举都是提前进行。2011年12月博鲁特·帕霍尔领导的社会民主人士党政府提前下台更是启动了“多米诺骨牌”,此后历届政府均以提前倒阁告终。2013年2月,扬沙领导的民主党政府提前下台。2014年5月,阿伦卡·布拉图舍克领导的积极的斯洛文尼亚党政府倒阁。2018年3月,米罗·采拉尔领导的现代中间党政府仅距离大选三个月仍提前下台。2020年1月,沙雷茨领导的沙雷茨名单政府仅执政一年多便告下台。可见,自2008年后斯洛文尼亚再没有正常举行过大选,总理频繁提前“告辞”,政府危机已成为“新常态”,斯洛文尼亚通讯社曾刊文称,“我们的国家正变得像意大利一样动荡”。
斯洛文尼亚近五届政府提前下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关系处理失当。2018年3月,采拉尔总理于最高法院做出修建科佩尔至迪瓦查铁路项目公投结果无效的判决后辞职。其实这仅是个导火索,采拉尔政府社会政策不到位以及执政联盟运转不畅最终将其推下台。同样,少数派沙雷茨政府原本就是艰难组阁,后来又在一年多的联合执政中,围绕经济社会政策、对外关系等议题陷入严重内部分歧,逐渐失去执政联盟的支持,下台亦不可避免。沙雷茨在辞职演讲中承认,自己无法在现有执政联盟内达成既定目标、满足人民的期待,因而呼吁提前举行大选。也就是说,现执政联盟无法在国家发展事务上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沙雷茨辞职和本届政府提前倒台有很强的历史逻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从过去的经验和国家发展的现状来看,摆在扬沙新政府面前的挑战至少有三个:一是妥善处理执政联盟内部的关系,加强政府形象建设。新政府由民主党、现代中间党、新斯洛文尼亚党、斯洛文尼亚退休者民主党组成。执政联盟派别多样,有的还曾经是竞争对手。虽然扬沙是政坛常青树,此系其第三次当选总理,但扬沙本人并非没有污点。2013年,时任总理、民主党主席扬沙曾因贪污被判入狱两年并引发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扬沙如何在自我形象与国家反腐败需要之间进行调和,也是一个考验。二是改善经济和民生。诚如一些评论所言,采拉尔辞职将修建科佩尔至迪瓦查铁路项目建设、最大银行新卢布尔雅那银行(NLB银行)的私有化以及卫生、医疗等公共领域的棘手问题留给了下一届政府。同样,沙雷茨也将医保法案、科佩尔至迪瓦查铁路建设以及自愿健康保险取消等议题甩给了扬沙政府。此外,新冠疫情防控也是对扬沙的严峻考验。三是处理移/难民问题。扬沙不仅政治立场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相近,而且两人私交特别好,二者领导的政党均高举反移民旗帜。匈牙利关闭南部边境后,斯洛文尼亚成为难民途经巴尔干入境“申根国家”的唯一通道。随着2月底土耳其“放闸”难民和之后土欧会谈无果而终,移/难民问题必将成为新政府无法回避的重点难题。毕竟,在新的执政联盟中,只有民主党是坚定的反移/难民派。
本文责编 吴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