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疫情政治学”
2020-07-14庞大鹏
庞大鹏
进入3月以来,俄罗斯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断恶化,总确诊数已破17万例,85个联邦主体全部出现病例,4月30日米舒斯京总理也感染告假。主流看法认为,俄疫情将在5月到达高峰,但不会失控。在普京总统直接领导下,俄正举国抗疫,官方防控措施不断加码,已两次延长全国放假时间。与此同时,持续低迷的国际原油价格令俄经济雪上加霜。普京的当务之急是,帶领俄走出疫情与石油两大危机的叠加冲击,减少经济衰退对既定战略部署和发展目标的影响。
俄与世界的“疫情政治”共振
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已有学者使用“疫情政治学”术语来描述疫情和政治的关系。疫情政治学聚焦三大研究议程:一是生存,二是具体防控措施,三是各国应对方式的差异。
2020年4月3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视频连线中向总统普京汇报了自己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确诊感染,需要进行自我隔离。普京盼其早日康复,并签署命令,任命别洛乌索夫为俄代总理。
内外形势的剧变对俄罗斯的国家议程产生了深刻影响。2018年,普京开启第四个总统任期,面临确保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如果说2018年俄国家议程的“关键词”是“双70”(确保当年总统大选投票率和普京首轮得票率都超过70%)、2019年是“应对挑战”,那么当前,在疫情蔓延导致全球“停摆”的情况下,俄国家议程与外部世界高度共振。摆在第一位的是“生存”——维护国民生命安全。避免经济崩溃是“生存”的另一重要方面,与维护生命安全等量齐观。国际劳工组织估计,若病毒严重扩散,俄失业率将骤增,失业人口从350万增至480万。俄联邦工商局估计,若疫情拖延下去,近300万企业主可能破产,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将有860万人涌入劳动力市场(目前俄中小企业容纳了1530万人就业,占全国就业人口21%)。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收入降幅大致是50%,其他行业可能下降10%到20%。俄储蓄银行预测2020年俄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相比将下滑4.2%,全年仅增长2%。
就第二项议程而言,因为全球疫情何时退去尚难预测,现在无法评估各国的抗疫举措孰优孰劣。在疫苗和特效药一时还无法问世的前提下,疫情治理考验的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配合。对各国政府来说,疫情是一次“压力测试”,政府的治理模式和效率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俄是高度集权的“总统制”国家,具有能集中、优化政治资源进行国家治理的特点,此前处理国内各种突发事件均较高效。年初疫情在中国暴发后,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关闭中俄陆路边界、管制航空交通、停发签证等措施,但由于其对欧美疫情缺乏认知,加上国民防疫意识淡薄,最终没能躲过疫情暴发。俄专家学者已在反思,现有观点表明,俄疫情防控机制建设将从四个方面加以完善:加强政治领导力,其有效性和强力性将成为俄在广袤国土面积上消除任何疫情的决定性因素;确保社会动员力,在联邦和地方州两级主体层面对全国资源进行高效自如的调配;实现公共领域尤其是民生领域信息的公开透明;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就第三项议程而言,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价值和地域差异,西方有观点认为这背后反映的是制度与文化博弈,不仅涉及“身份政治”问题,也引发对政治权威与稳定、国家与个人、全能型和有限型政府等问题的思考。俄没有照搬中国和西方的任何一种抗疫模式,而是结合自身国情采取了介乎全能型政府与有限型政府之间的抗疫策略,试图在国家、地方、个人三者间建立互融互促机制。4月1日,普京签署总统令,赋予政府在国内实施紧急状态的权力。4月2日,普京赋予各联邦主体自主治理疫情的权限。这关键两步便是俄走“中间路线”的例证。俄政府明白,只有把公民自觉、地方因地制宜与国家宏观协调更好地协同在一起,才能有效挫败重大疫情。
“突破性发展战略”保得住吗
新冠疫情对俄既定战略部署构成冲击。2020年是普京执政20周年。2019年下半年开始,俄官方开始有意识地宣传普京的业绩。借助宣传声浪,普京力推修宪、调整内阁等重大举措,俄官方也配合宣告,普京1月发表的国情咨文“具有划时代意义”,俄“进入实施突破性发展战略的新时期”。
“突破性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建立面向未来的领导体制。修宪让普京进退自如,进可继续当总统,长期执政,退可不受限于2024年这个敏感时点,适时从容确定接班人。二是执政重点从国际转回国内,聚焦俄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抓住国家复兴发展面临的“机会窗口”。在普京看来,俄已在国际格局“第一梯队”中站稳脚跟,自身安全有了可靠保障,需弥补在2014克里米亚“回归”后错失发展“窗口期”的遗憾,以2020年为新起点进一步振作起来,完成“突破性发展”、巩固大国地位的战略任务。
然而,这些规划被疫情打乱,俄经济和社会跌回到危机边缘。修宪全民投票已推迟,但不会晚于9月的地方选举。全民投票本来就不具法律约束力,只是对普京的一次信任投票。从目前各项民调看,俄民众担心内外形势继续恶化,需要政治强人稳定局面,半数以上支持修宪没有悬念。
普京近期关于疫情的讲话并未要求政府及地方确保落实国家项目,也暂未就俄该如何一边抗疫一边保“突破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调整方针。但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3月24日与各地方党组织书记候选人见面时表示,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国家专项规划似乎已偏移到热点议题之外,但其重要性不减,因为这是国家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落实国家专项规划,它将使我们更快地摆脱困难”。这代表了俄高层的真实想法:只有维护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确保政治稳定,为普京保驾护航。
新冠疫情属于全球大流行病,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普京领导下的俄政府一直积极部署防控措施。同时,俄也具备熬过危机的传统生存方法,遍布于城乡之间的“达恰”(乡间别墅和木屋)是老百姓的“秘密武器”。据估计,俄6300万个家庭(其中4000多万位于大城市),拥有超过2000万所“达恰”,基本可在经济危机时保温饱、疫病流行时供避难。新冠疫情对俄政治也暂未造成实质性冲击。全俄舆论中心近期民调显示,支持普京总统任期清零的民众比例、对总统信任指数、对政府信任度等指标都在增加。
普京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疫情过后俄将何去何从。俄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个观察视角。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疫情将此前各国深度分工、相互高度依赖的全球经济结构的内在脆弱性暴露无遗,冷战后由资本的逐利性和制度规则的一致性保障的这一轮全球化行将终结。美国特朗普政府力求借助此次疫情打破国际供应链,使就业岗位回流美国。今后有可能基于不同规则和标准,以欧美日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一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另一方,形成新的经济全球化局面。由于市场不完善,且经济结构过度倚重能源出口,俄本就长期处于经济全球化边缘,若未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不均衡分化局面,俄该如何选择、怎样摆脱“有稳定无发展”的尴尬?又会对中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恐怕才是值得普京及俄各界思考的大问题。
本文责编 赵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