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泥哇呜在宁夏的文化研究

2020-07-14司文飞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保护传承

摘  要:泥哇呜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宁夏一带的一种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陶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他的由来、发展、传承为切入点,从他的自身特点阐述了泥哇呜这件乐器的音乐表现及价值,从其发展的历程瞭望传统乐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泥哇呜;保护传承;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司文飞(1983.7-),男,汉族,宁夏西吉人,本科,石嘴山市文化馆中级群文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8--02

一、泥哇呜的由来

中国的陶土乐器自距今有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直至今日,种类繁多,艺术特色鲜明,这一时期的陶土乐器大都构造简单,器表较为粗糙,颜色单一,较有代表性的乐器有埙、泥哨。《诗·小雅·何人斯》中有记载:“伯氏吹埙,仲氏吹箎”; 我们从中可以得知,陶土乐器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一定发展。而泥哇呜这种广泛流传在宁夏地区的陶土乐器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吹奏技巧,是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

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和石埙,多为椭圆,有吹孔但没有指孔,直至1963年甘肃秦安兴国镇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犬型泥哨便更接近于目前较为常见的泥哇呜造型。据说,最初的泥哇呜是先民们用来诱捕猎物时模仿自然界鸟兽叫声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工具”逐渐演化为一件简易的乐器,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可以吹奏曲调的乐器,而原始的泥哇呜也只有两个音孔,一个孔能发出近似于“呜”的声乐,而另一个孔则发出近似于“哇”的声乐,吹奏起来呜呜哇哇的,泥哇呜因此而得名。在宁夏很多地方,把泥哇呜简称为“哇呜”或“哇呜子”。根据造型和演奏方式来区分,扁豆型、牛头型都属于边棱吹奏属于“埙科”,而另一种和泥萧的吹奏一样属于吹口乐器,主要有美人笛以及来自意大利的乐器陶笛等,属于“笛科”。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形制还是声音来讲,泥哇呜与埙、泥哨应该属于同宗乐器。只是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加入了不同文化内涵和民族元素,它不仅继承与发展了埙与泥哨的许多特点,更有宁夏地区文化、穆斯林文化赋予它的丰富民族文化积淀。

二、泥哇呜的烧制及音乐特点

最为传统的泥哇呜并非烧制而成,而是阴干后涂上胡麻油,并用手不断的揉搓,表面就变得非常光亮,这种最为古老的“上釉”方式也对泥哇呜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后来随着砖瓦窑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泥哇呜这种民间娱乐型乐器也开始了烧制之路,最早在瓷窑堡出土的西夏时期的牛头哇呜就是在窑里高温烧制而成。

泥哇呜的捏制方法种类繁多,样式各有特点,在当地至今流传着捏制泥哇呜的歌谣“抠把黄泥捏窝窝,捏好窝窝我玩玩,你吹吹,我吹吹,呜呜哇哇一地渣”,由此可见,最初的泥哇呜捏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消磨时间和娱乐而随心所欲的产物,他们大都采用当地粘性较强的黄土捏制。不同形制的泥哇呜有着不同的音响效果,且能表现不同的民间曲调,如:流传在当地的花儿小曲《牧童歌》《摘枸杞》《宁夏花儿》用泥哇呜演奏别具风味,更能表现出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

在宁夏主要流传的泥哇呜型制有牛头型、牛角型、鱼鸟型、扁豆子型,而器形较小的泥哇呜声音尖锐,高亢,器形大的声音沉闷、雄厚穿透力强,给人以古朴空灵的感觉。泥哇呜的吹奏声音绝大多数都带有“沙哑”的声音,给人以粗犷,悲凉、原始的味道,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传承价值。

三、泥哇呜的传承与保护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这里回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其中民间音乐泥哇呜一直伴随着社会发展延续至今,是当地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杨达吾德作为《回族乐器--泥哇呜》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泥哇呜的烧造和改良工作,在本属于边棱吹奏的泥哇呜基础上又吸收了民间“鸟巧巧、鱼巧巧”的工艺,制作出多种属于吹口型的泥哇呜,更加便于演奏,泥哇呜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2006年回族民间乐器—泥哇呜,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平罗沙湖杨达吾德器乐坊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这对泥哇呜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巨大作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也积极争取各种机遇,为泥哇呜发展搭建平台,先后设立了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平罗回民小学等泥哇呜传承基地,这些学校还将泥哇呜的教学列为校本课程,积极推广宣传。为了使泥哇呜更具表现力,杨达吾德又制作出双腔体和多腔体的泥哇呜,使得音域更加宽广,更加便与吹奏,造型音色更加优美。经过反复研究,他还把平吹口泥哇呜和民间流传的泥吹吹子进行嫁接,解决了平吹口泥哇呜不好发音、高音上不去的诸多缺陷。同时,他与当地几个音乐专家重新编写了泥哇呜的演奏教材,新增泥哇呜练习曲目,完善演奏技巧,大大充实了学习内容。

泥哇呜也已作为宁夏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各类宣传展会。这种特殊的“黄土工艺”,赋予了泥哇呜古朴而又时尚的文化内涵。

四、泥哇呜的价值及发展

1、泥哇呜的历史、文化价值

泥哇呜作为陶土乐器不仅保留了传统陶土乐器的特点,更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首先他是情感表达的媒介。在古老的宁夏当地,往往会有青年男子吹奏泥哇呜来赢得少女的芳心,而她们也会拨奏口弦来附和男子,久而久之这种简单的合奏越来越默契并独具特色,赋予乐曲强烈的情感色彩充满着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的探索。其次是缓解劳作时的疲劳,丰富娱乐生活,每当农作歇息的时候,男子往往会拿出来随口吹几句,有的曲调深沉、悲凉、有的则欢快喜悦,这些简单的音调都是内心质朴的情感表达,从中可以看出陶土乐器是农耕文化影响的产物。再次就是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陶土乐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至秦汉以后,中国的陶土乐器还一度成为宫廷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泥哇呜给人较直观的感受,是古今音乐中对世间万物的朴素思考,他更多的赋予了乐器传统文化精神。他深沉古雅、苍凉深邃的音色和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自然为美的审美思想,也是古人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反映。

2、泥哇呜的创新发展

泥哇呜这种陶土乐器是基于黄河文化,穆斯林文化等独特的历史和地域文化而形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但其应有的传统社会功能以渐渐弱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他也毫不例外的遭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很难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在加之制作工艺滞后,年轻人大都追求时尚,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这种民间传统乐器发展举步维艰。从传承和创新保护的角度而言,泥哇呜的发展必然要和非遗+文创产品,非遗+旅游结合起来,使更多的人认识泥哇呜,让他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泥哇呜独特的造型和苍凉而富有生命力的音乐,同时,积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在旅游市场推广,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他的市场价值、文化价值。从工艺角度而言,制作工艺精细化、专业化是泥哇呜走向市场的基础;从乐器自身而言,创作更多优秀的泥哇呜音乐作品,丰富泥哇呜的演奏形式,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他的艺术魅力;从保护传承的角度而言,健全保护机制,培养传承人,更深层次的挖掘泥哇呜传统文化内涵是泥哇呜创新发展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文化创意和非遗保护--马知遥,孙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国乐器博物馆.时事出版社,2005.

[3]新中國六十年民族乐器改革研究--赵春婷,王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4]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保护传承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保护传承方法研究
理论的终结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