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诗品》中的“虚静”论

2020-07-14徐晓婷张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老庄

徐晓婷 张梦

摘  要:《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论诗境风格的一部文论著作,它深受老庄思想影响,是一部典型的道家文论。《二十四诗品》中的“虚静”论,即源于老庄的“虚静”说,对审美主体的心境和人格修养提出“虚静”的要求。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老庄;虚静

作者简介:徐晓婷(1982-),女,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插花艺术教学与研究工作;通讯作者张梦(1984-),女,本科,讲师,主要从事插花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8-0-01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的一部重要的文论著作,它以二十四首四言诗分别描绘了二十四种不同的诗境风格。司空图的诗论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其文论带有明显的道家色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庄思想的精髓之一的“虚静”说的深厚影响。

在《二十四诗品》中,《冲淡》篇的首句即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这“默”即是虚静。除《冲淡》篇外,我们还可以從其他多处发现“虚静”论的痕迹。如《雄浑》篇中有“返虚入浑”;《高古》篇中有“虚伫神素”;《劲健》篇中有“蓄素守中”;《形容》中有“绝伫灵素”,都是讲要保持心神的虚静。论其渊源,还应追溯到老庄的“虚静”说。

论及“虚静”说的渊源,当首推老子。《老子》第十章中有“致虚极,守静笃”,强调致虚守静,将其看作是至道的途径。对于虚静,《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载营抱魄,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专气致柔”即集气使心境达到极其镇定的一种状态,而“涤除玄览”,据陈鼓应注释说即是“洗清杂念,摒弃异见,而返自观照内心的本明。”[1]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虚静”说,并更多地从审美的意义上来讲“虚静”。《庄子·人间世》中有:“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称“虚”即是“心斋”,也就是“坐忘”,即抛却一切的感官的知觉,抛却一切的知识,忘却外在的事物。由“虚”而“静”,庄子以对圣人的形容来描述了这种“静”的状态:圣人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庄子·天道》)“静”是一种排除万物干扰的精神状态。

老庄讲“虚静”,是讲至道的途径和方法,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文学创作。老庄的“虚静”说揭示也了创作心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即创作前纯净、不掺杂杂念的心境,是文学创作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十四诗品》中的虚静说,体现在多处。以《冲淡》来看,其首句“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即是说诗人须保持着常沉静的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冲淡的微妙。在主体具有一种虚静空灵的心境的情况下,“人的审美之心特别敏感,这样就能领略、把握天地万物之美,吸引、容纳‘万景、‘万境之致,从而感发起兴,诗情勃勃,进入审美体验”。[2]

除《冲淡》篇外,《雄浑》篇中的“返虚入浑”,《高古》篇中的“虚伫神素”,《劲健》篇中的“蓄素守中”等,都是讲要作家要保持虚静的心境,保持心神纯洁。

在《二十四诗品》中,最能体现虚静的人格形象的莫过于《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庄“虚静”说对《二十四诗品》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二十四诗品》中词汇的运用,如“虚”、“素”、“默”等用语;二是《二十四诗品》中的“虚静”说在对审美主体的心境和人格修养的要求上是与老庄“虚静”说相契合。《二十四诗品》中的“虚静”说,继承了老庄“虚静”说的精髓,同时,又赋予了“虚静”说独特的形象美感。

注释:

[1]陈鼓应:《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3页.

[2]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7年,第42页.

猜你喜欢

二十四诗品老庄
大师道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二十四诗品》集句联
《二十四诗品》集句联
《二十四诗品》集句联
《二十四诗品》集句联
谎言
迷棋
老赵老庄
英勇不屈的“刘老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