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非”英雄再出征
2020-07-14张豪李斯睿
张豪 李斯睿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正值万家团圆的日子,国家卫健委一声令下,广东需选派医护人员于1月24日晚8点出发驰援武汉,时间紧、任务急。
接到命令后,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简称南方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队长郭亚兵、当年的护士长王晓艳率先在小汤山医院微信群里起草了一份《请战书》,主动要求赴一线。很快,他们的倡议就得到了24名小汤山队员的热情响应,大家纷纷签字,按下红手印,随时准备迎战。
17年前,SARS肆虐,郭亚兵作为队长,带领着医疗人员前往北京小汤山医院支援,抗击“非典”疫情。在小汤山执行任务的50天里,这群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经历了生死考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谊。
17年后,面对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再一次团结在了一起。除夕夜,57岁的郭亚兵再次挂帅,带领包括南方医院24人在内的9家医院128名广东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逆行出征武汉。
艰难的第一周
1月25日凌晨4点,广东医疗队抵达武汉驻地。休息不到4个小时,郭亚兵便马上和对口支援的武汉市汉口医院负责人进行对接。原是一家综合医院的汉口医院,是武汉市首批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之一。广东医疗队接管的是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管理76张病床,其中60%都是重症患者。
“广东医疗队很有担当,他们一来就接管了医院病人最多、病情最严重的病区。”汉口医院副院长张琼娅坦言。
郭亚兵告诉笔者,汉口医院最紧张的时候,1500人到2000人的门诊量,走廊、过道都是病人;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医院的卫生无人打理、医疗垃圾不能及时处理……虽然来之前队员们有过思想准备,但还是被眼前这一幕所震惊。
抓院感稳人心
见此情形,不少队员倍感压力。
“首先我们要确保队员们零感染,非典时期能够做到,现在也一样可以!”郭亚兵说,只有队员们的安全得到保证,他们才会放心投入战斗。1月27日,他便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控专家刘大钺等队员一起,花了一天的时间打扫卫生,严格按照传染病医院三区两通道的要求,重新对病区进行规划、改造。
不仅如此,郭亚兵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院感督导组,对队员们进出病房之间,穿脱防护服进行监督指导,确保操作准确无误。病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队员们的信心也上来了,工作也回到了正轨。
优化诊疗方案展现广东智慧
“我原本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出院了,非常感谢广东的白衣天使们!”2月8日元宵节当天,住院16天的75岁武汉黄陂人刘老走出汉口医院广东医疗队隔离病区后高兴地说。与他一起出院的,还有29位患者。
在郭亚兵看来,优异的诊疗效果,与广东医疗队发挥集体智慧、优化诊疗方案的努力密不可分。“专家们为了救人,都急红了眼。”
到达武汉的第一个月,在郭亚兵的带领下,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已治愈出院近百名患者,其中多数为重症患者。
“我们离胜利的曙光不远了。”他说。